本书讲述了西班牙的近两千年的科学历史,展现了西班牙以科学为梦想的科学家及科学机构的故事,书中的科学者们以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状况为条件,致力于科学,度过了人生充满希望的时光。近代西班牙人认为,科学是一个值得终生奉献的梦想。本书也印证了西班牙人从来都不乏能够欣赏科学价值这一事实,而西班牙科学家对世界的贡献与价值也被低估了。
本书是“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之一。全书探讨了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起源与形成的轨迹,梳理了中国古代科学伦理规范和技术伦理规范,比较了儒、墨、道三家的技术价值观,分析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时间观的科技伦理属性,阐述了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文化渊源、现实原因、科学前提、哲学基础和主要内容。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科技伦理思想的专著,可供对科技史、科技思想史、文化史、哲学史、伦理学感兴趣的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丛书》的分册之一。全书分为九章,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原子吸收光谱仪结构组成,并对其主要部分(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光电检测器件部分、电路系统、背景校正装置和数据处理系统七个部分)及主要附件的工作原理、作用进行了论述。对AAS仪器整机性能的评价和检验,按国内外制定的有关规程的要求及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进行了细致说明,还结合笔者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和积累收集到的仪器故障处理资料,介绍了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置方法。 全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使用人员和研发、生产、维护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分析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心血管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在“融化”诊疗指南的同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近来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新观点、新进展,精心编写了此书,旨在为广大一线心血管科医师、全科医师以及广大的实习期医师提供一本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内容规范、形式新颖的治疗参考读本。《心血管科临床处方手册(第2版)》自2011年出版以来,读者反映热烈,基于此,我们又组织了再版工作。 《心血管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以临床治疗为中心,以治疗“传真”——“处方”为重点介绍了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对于继发性心血管疾病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全书内容翔实、形式新颖,实用性、针对性强,重点突出。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八十周年大庆纪念册》内容为对“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产生背景、组团经过、它的巨大成就及其在中国科技发展史和中外科技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均进行了阐述。
本书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关于动态多目标优化及其进化算法发展现状、基础理论及实现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作者基于进化计算的动态多目标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动态无约束多目标优化进化算法;动态约束多目标优化进化算法;离散时间空间上的动态多目标优化进化算法;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动态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基于进化算法求解动态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动态多目标进化算法性能评价指标度量方法;动态多目标优化问题测试集,为便于应用,书后附有部分算法源程序。 本书可供理工科院校计算机、自动化、信息、管理、控制与系统工程等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科研工作者阅读,也可供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人员参考。
目前,国内对软科学项目评估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评估指标的量化及评估方法的改造,对构建评估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及结构完整的评估体系等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研究的深化及其与实际工作的结合。 本书在充分吸收国内外软科学项目评估的有用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项目管理者的视野出发,综合运用系统理论、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理论,在科学理论基础上建立一套包括前评估、中评估、后评估等不同阶段,涵盖构建指标体系、确立评估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等评估重点在内的完整的软科学项目评估体系。并以管理为导向,在对软科学项目评估的全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阐明软科学项目评估不同阶段的管理要点,规范开展评估工作的有效组织流程,为软科学项目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潘恩荣编写的《工程设计哲学(技术人工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中国技术哲学与STS论丛”系列之一,全书分为问题之难与研究进路;结构与功能的分离;案例与模型;技术功能类函数;样品模具的结构类函数;电子表的设计和使用等内容。
艺术与科学是相互影响的。艺术力图逼真描摹物象世界的光影特征和空间关系;科学则用语言、定理和公式来说明这个物象世界的内在结构和变化的规则。两者都试图真实地重构世界,只不过手段和媒介不同。将科学知识运用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中就会包含丰富的科学思想。艺术与技术的相互融合是艺术与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本书包括综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新媒体(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体)推进文化传播、数字科普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新型科技传播模式、数字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与艺术融合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等专题。
本书是集科学研究论证和实物图版于一体的学术专著,主要论述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早期传播范围和路线,首次系统刊布了西夏和回鹘文活字印刷品和有关活字的材料。
《穿越荒野手记:亚马孙河流域》属国家地理、休闲旅行类图书。图文并茂,图片精美,文字细腻,叙述精彩,文学性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介绍世界自然风光和风土民情的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分概论、散剂、丸剂与胶囊剂、片剂、软膏剂与舐剂、注射剂、液体药 剂、长效制剂、生化制剂、中药的炮制、配伍禁忌、新药临床前的试验等十二 章。对兽药制剂生产的基本知识、法规、操作方法以及各种制剂的生产工艺作 了详细叙述。共介绍了188种广泛应用药品的配方、生产工艺、作用与用途、 用法、用量,实用性强。可供兽药生产、管理、检验人员阅读使用,亦可供基层 广大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农业院校畜牧、兽医、饲料专业师生参考。
《现代动力系统理论导论(卷)》对动力系统理论提供了一个全面广泛的综合介绍,是现代动力系统理论的一本难得的并将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有着影响的经典著作。它内容博大精深,是涵盖当代动力系统几乎各个分支基本理论的一部鸿篇巨制。作者介绍并发展了这些理论,同时也给应用中对此理论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基本工具和范例。全书除了附录、附注、练习提示与答案外,正文包括部分(其20章)和一篇补遗。主要内容有动力系统的几个基本例子与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用综合观点介绍拓扑动力系统、符号动力系统、光滑动力系统、遍历理论、古典力学中的现代方法、低维动力系统、双曲理论等基础理论和它们之间的联系,重点在光滑动力系统理论。
宣传、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钱学森学术生涯后期的重点之一,而且成绩斐然。本书考察了钱学森哲学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和时代背景,分析了其哲学探索的指导思想和知识基础,核心部分是对钱学森构建的由一个殿堂(辩证唯物主义)和11架桥梁(哲学分论)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梳理,揭示他如何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扎根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问题,最后从三个不同视角论述了钱学森哲学探索的重大历史意义。本书适合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及社会人士、高校师生阅读。
80年代末,适逢东湖磨山亟待开发,武汉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方面的考察、研究,决心在此地建一座“楚城”。原因有三:一是楚文化内容丰富,在中国和世界的地位很高,建楚城影响大;二是湖北是楚国的腹心地带,在湖北的省会武汉市建设楚城,在学术界没有争议,外地不会争建;三是全国研究楚文化的学者较多地集中在武汉地区,可就近请教,有这些学者把关,楚城的建设不会走样。
本书是在1994年出版的《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一书基础上通过增新删旧后写成的。近十几年来,该书有关领域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硒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积累了许多新的知识,这在《硒的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2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全书共20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硒的化学基础,包括硒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硒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包括硒蛋白基因组学、硒蛋白的生物合成、几种重要硒蛋白的研究进展、硒蛋白的生物模拟等。第三部分介绍了硒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包括硒与人体健康、硒与农牧业、硒与环境等。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作为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并可供有关教师、研究人员和相关工作者参考
黄家声主编的《实验室设计与建设指南》共设计了七个章节,章介绍21世纪的国际化实验室模式,描述国际化实验室的概念与未来;第二章介绍实验室的种类并展示了各行业实验室的大量精美图片;第三章介绍实验室设计基础,包括设计规范、设计流程、实验室模块、空间标准、实验室装备、灵活式实验室、实验室标识设计;第四章阐述实验室系统工程,包括实验室通风、空调、洁净、环保、供气、给排水、纯水、供电、智能化、安全防护、管道系统;第五章介绍常规实验室设计,包括化学实验室、分析仪器室、气瓶室、天平室、高温室、药品室、洗涤室的设计与说明;第六章介绍特种实验室设计,展示了微生物实验室、PCR实验室、HIV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动物实验室的设计及说明;第七章属于实验室设计应用,以实验楼整体设计为案例,全面剖析实验室设计
宇宙通过对称破缺和相变从对称向复杂演化,本书用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自组织的角度阐释自然界和社会中新出现的序和结构。这些动力学是处理信息和熵而建立的计算机模型。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对称和复杂仅仅是科学中有用的模型呢,还是现实世界的普遍现象?书中讨论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艺术领域中一些与之有关有趣的问题。本书包含大量的图示和图片,向读者展现了非线性科学的魂与美。化的复杂世界正说明了多样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