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晶体是不同折射率的电介质材料在空间呈周期性排列构成的晶体结构,它是材料科学、光学原理与集成技术以及微纳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代表了光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并将成为下一代新型的光电器件和光集成技术的基础。本书内容包含三个部分:部分系统地阐述了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主要包括光子晶体的概念和性质(章),光子晶体的分析方法和电磁波理论(第2章);第二部分介绍了光子晶体的制备方法(第3章);第三部分给出了光子晶体的应用,介绍了新型的光子晶体光学器件,包括光子晶体光开关、滤波器、光波导(第4章),光子晶体光纤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第5章),胶体光子晶体(第6章),光子晶体发光(第7章)和负折射率光子晶体(第8章)。本书适合于从事微纳光学和光通信、微纳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应用物理
《晶体中的位错(重排本)》成书背景如下:位错理论在本世纪30年代发源于英国,成熟于40年代末,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的重视。而我国由于受苏联学术界的影响,位错理论一时无法推广。直至1959年,钱临照才开始在物理研究所内写讲义,讲授和讨论这个国际公认的学说。随后,举行了两次全国性的晶体缺陷和金属强度的讨论会。钱临照和杨顺华合写了10万字的《晶体中位错理论基础》赴会报告,后集结成册出版,向那一代物理学工作者介绍了此领域的基本理论,对他们的科研与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是一本有关新型晶体材料的制备、光谱分析和应用的专著。全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部分包括晶体材料进展,晶体学基础,晶体结构,相图,晶体生长动力学;第二部分包括材料的光学性能,固体的发光,光谱及其表示,过渡金属离子光谱和稀土离子光谱;第三部分介绍了新型激光晶体,上转换激光晶体,闪烁体和拉曼激光晶体的研究进展。该书为新型晶体材料研究和探索可以提供有益的参考。本书对于从事晶体生长,固体激光器研制和发光材料研究的研究生与科技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晶体场手册》以对晶体场现代概念的理解为基础,澄清了在历史上产生混淆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关于磁性离子能级光谱的共价效应、配位体极化效应方面的问题。 对固体中磁性离子能级光谱的唯象分析,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一套计算机程序,向读者说明了如何用不同层次的参数化模型来从观测光谱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特别地,详细阐述了叠加模型和跃迁强度的参数化以及当标准(单电子)晶体场参数化不成功时所要使用的方法。 这是本把参数化模型、概念和使用它们所需的计算手段统而述之的晶体场理论著作,对光电子和磁性材料方面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特别有益。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34:近代晶体学(第二版)》系统地论述晶体与近代晶体学、晶体结构周期性点阵描述、晶体对称性理论、晶体形态学、晶体的衍射效应及其应用、晶体结构及其形成、晶体的物理性质、晶体生长、晶体缺陷、磁晶与磁群、准晶体、纳米晶体、液晶等。 全书共14章。一至十章多属于经久不衰、长期起作用的晶体学理论及其应用。十一至十四章为近代晶体学发展拓宽的内容。 《现代物理基础丛书34:近代晶体学(第二版)》可供从事晶体学、晶体物理、晶体化学、材料科学等研究、教学和应用的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介绍了共晶凝固理论的研究进展、相场法数值模拟的概念及其应用以及典型的多相场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全书共7章,其中共晶合金定向生长形态演化是其核心内容,包括二维形态演化和三维形态演化。本书从多相场模型的建立、参数的选择及边界条件的确定开始,分别研究了共晶合金的形态演化、形态演化过程中的共晶层片厚度效应及影响形态演化过程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共晶合金的微观组织奠定了基础。本书可作为材料加工学科及物理学科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相场模拟研究的高校教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广大科研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