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收入一组有关史前至唐代北部湾沿海社会生活、海上经济联系、行政管辖的专题论文,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区域早期历史的海洋特色;其他专题论文分别探讨了明清时期因经济、政治原因导致华人大规模向海外流动、海外贸易中的水手管理、珠江口湾区国际性走私网络与贸易变迁、妈祖信仰及其比较研究等重要问题,挖掘利用大量手的中外文献材料、考古文物资料及田野考察发现,视野独到,考证精微,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重庆地震研究暨》是在编制《重庆1:50万地震构造图》文字说明基础上,进一步编纂、汇集重庆20余年积累的地质、地震地质、地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反映了重庆地震研究的主要成果。全书共分八章和三个附录,分别介绍重庆地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地震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震害、震例和地震目录等。全面地分析、归纳概括了重庆地震学科的基础特征,研究程度和现状。 《重庆地震研究暨》可供从事地震、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工程建设、环境等方面的科学技术人员和有关院校师生参考。
《中国云锦石》一书是恩施地质工作者和奇石爱好者孙邦复、蒋远兴、郭洪涛、陈林对于云锦石开发历程的客观总结,也是地方奇石科技攻关课题和地质科技服务的可喜成果。该书的特色在于:资料翔实,论述深刻,合理地探析了云锦石的自然形成过程及成因,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信度;结构严谨,文辞流畅,恰当地分析总结了云锦石的主要美学特征与综合价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感染力;图版所选石品精美,图像绚丽,全面地展现了云锦石叹为观止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与收藏价值。
本书以中国海相地层发育的区域构造背景、原型盆地沉积充填和构造演化为基础,对海相地层的石油地质基本条件、成藏物质基础、成藏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和评价,并对油气成藏有利地区进行科学预测。同时,本书探讨、论证了中国石油工业二次创业的可能性、现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油气勘探的科研、教学、生产和管理人员阅读。
人类的创新活动以及由此诱导发生的技术进步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但是,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如果不去或很少关注自然资源开发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必将刺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而这种自然资源的持续开发将不断降低自然资本价值。 本书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个角度探讨了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现状和潜在的开发趋势,详尽描述和解释了开发利用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洋可再生能源.水下矿物质资源、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制品这5种自然资源的经济条件和技术装备需求,《海洋经济——海洋资源与海洋开发》重点强调了不同的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与手段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特定环境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