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大量收集国际、岩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地质公园的有关资料,提出了岩溶地貌的综合分类,对华北干旱一半干旱岩溶地貌的形成条件、演化过程和地貌组合进行了探索,并以房山岩溶地貌为典型案例,对其地质背景、形成过程和古岩溶发育、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对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地图学:空间数据可视化》系统讲述网络时代来临之后,给地图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介绍地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和分析,展示地理空间信息发布和可视化发生的背 景。《地图学:空间数据可视化》划分为三个部分.部分讲述地图的背景和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描述地理空间数据的位置、属性和时间三要素;第三部分讨论地图的应用,阐述地图如何帮助我们解决相关问题和决策支持。
《测绘案例分析体系和题解/斑点牛2019年注册测绘师笔记系列丛书》根据新《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精心编写,可帮助考生迅速掌握考试重点、难点,建立大测绘知识体系。与前一版相比,本版进行了大量的改动,使内容更加具体、严谨、浅显易读,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建立。《测绘案例分析体系和题解/斑点牛2019年注册测绘师笔记系列丛书》重要特征是强调测绘地理信息知识的现势性、知识的完备性、体系的完整性,可供参加注册测绘师考试的考生备考使用,亦可作为大专院校开设注册测绘师课程的教材。
油气储层沉积学是储层地质学与沉积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它属于沉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应用沉积学的范畴。碎屑岩系地层则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气资源储层。
《GPS卫星导航基础》旨在详细描述全球定位系统及相关的技术,讲述GPS如何工作以及如何应用,包括基本原理、系统结构、信号特点、坐标系转换、位置计算、差分技术、辅助GPs、GLONASS、GALILEO与北斗等其他GNSS介绍、数据格式与硬件结构,并包含了GNSS领域的新技术,以及GNSS应用等内容。《GPS卫星导航基础》条理清楚、内容丰富,易于理解和掌握,为GPS开发和GPs应用人员提供所需的参考内容,帮助读者快速和全面地理解GPS相关技术。《GPS卫星导航基础》可以作为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开发者、导航技术应用者、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高等院校师生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全球星载SAR正射影像研制原理与方法》针对目前在轨SAR卫星的成像特性,结合全球覆盖的观测任务,提出一套适用于全球超大规模SAR卫星正射影像产品研制的数据处理技术体系。具体内容包括:星载SAR区域成像任务规划、星载SAR影像几何定标、星载SAR影像自动匹配、星载SAR影像区域网平差、星载SAR影像正射纠正与更新、星载SAR影像强度一致性处理与镶嵌等。基于这套技术体系,利用我国高分三号卫星全球覆盖的影像数据进行正射影像产品生产,生产实践结果验证了《全球星载SAR正射影像研制原理与方法》所提出技术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内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增强系统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系统组成基础上开展性能功能指标的设计规划,并且提出测试要求和方法,这是个开拓创新的过程。本书的部分展望了在GNSS后时代的定位、导航、授时新技术,尤其是室内外无缝导航和多系统多手段融合定位技术。
本书是一本关于精密水准测量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专著,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近50年来外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其中包括作者的科研成果。主要内容除包括精密水准测量的一般问题,如国家高程网的布测、高程基准和高程系统、仪器和作业方法、跨河水准和标石稳定性以及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等问题外,还重点讨论了各种系统性误差来源,如尺桩和脚架的垂直位移、标尺误差、折光差、热力作用、磁致误差和潮汐影响等。此外还论述了包括特高精度的精密水准测量、现代空间技术下的精密水准测量以及全球统一高程基准和全球统一高程/深度基准的构思模式等较为新鲜的命题。 本书内容兼顾外,重点在;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实践为主。因此,本书是我国近50年来在精密水准这一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总结,可供从事大地测量,特别是从事精密水准测量的生
本书共分为二十六章,系统地讲述了摄影测量的解析基础,单像、双像、单航线、区域网(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解析摄影测量原理,大规模方程式演算,像片纠正和正射像片微分纠正原理,立体测图仪结构及其测图原理,以及摄影测量数字化与自动化;还介绍了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和特殊摄影测量原理;最后将像片解析基础知识和有关数学知识与常用公式列入了附录。本书可供摄影测量专业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本专著问世至今,已近30年了,如今摄影测量已完成了模拟、解析和数字阶段的转变,但该书的理论学术思想仍是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纲领。 为了向读者再现当年的这部不朽著作,重新出版该书,即按原有章节、原有内容、原有的文字、公式和图表及其编号重新出版该书。改正了原版书中残存的
《混合整数GNSS模型参数估计理论与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混合整数GNSS函数模型和模型参数估计理论与方法。在函数模型方面,研究了P范分布混合整数模型极大似然估计理论、混合整数病态模型的正则化方法,以及附线性实参数与非线性整参数约束条件的混合整数模型参数估计理论;构建了GNSS多基线联合求解的简化等价差分观测方程;介绍了三频GNSS数据处理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无距离限制的三频模糊度求解方法以及基于三频GNSS的中长距离RTK方法。在模型方面,基于等效残差,构建了方差分量估计(VCE)基本方程,以此导出了各种VCE方法估计公式,揭示了不同VCE方法的本质;研究了基于等效残差积粗差探测的VCE理论,并提出了一种高计算效率的VCE方法;系统性地研究了评估短基线以及中长基线GNSS观测值特性的方法。 《混合整数GNSS模型参数估计理论与方法》可作为
国际制图协会(ICA--Intemarlonal Cartographic Association)是世界上地图制图学界专家性的学术组织。《国际制图协会历程(1959-2001)》详细介绍了ICA成立以来42年走过的,上溯至1956年的埃塞尔特会议(Essehe Conference),下延至2003年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国际地图制图大会(ICC 2003 DurbaSouth Africa)。《国际制图协会历程(1959-2001)》共分10章,主要介绍了ICA创立之初的活动,自成立以来举办的20次国际制图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及地图展览、专业委员会组织及专业活动发展方向、与其他相关学术组织的关系、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技术的政策、中国参加和组织的ICA活动、ICA设立的奖项、ICA l999--2003年的组织与任务等情况。《国际制图协会历程(1959-2001)》还搜集了二十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真实记录了ICA历史中的重要人物和场景。 《国际制图协会历程(1959-2001)》是中国地图制图
《地理时空数据挖掘》主要针对地理空间数据及其时间序列,系统总结主要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及挖掘方法,探索其在抽样调查、自然灾害及系统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及辅助决策功能。《地理时空数据挖掘》将分方法、工具及应用三部分。(1)方法部分探讨采用经典数据挖掘来处理空间数据,在经典数据挖掘方法的基础上融入空间因子;考虑到空间数据具有空间关联性即空间变异性的特点,经典的方法不适合处理空间数据,本部分也系统总结不同于经典方法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如何在GIS的环境中建立基于时空数据挖掘方法的辅助决策支持模型。(2)工具部分总结了主要的空间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软件,重点探讨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如何实现时空数据挖掘的算法,如何集成多个系统组件形成有机的系统,以达到辅助决策的功能。(3)应用部分则重点介绍了时
本书共8章,系统阐述了GPS接收机的技术基础、系统设计方案、射频前端低噪声放大器电路、下变频器电路、射频前端电路;相关费电路;基带处理器电路和单芯片GPS接收机电路设计,对组成GPS接收机各部分的集成电路芯片的原理、内部结构、性能指标、应用电路以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介绍。本书突出新颖性、工程性和实用性,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使用。 本书可供从事GPS接收机在导航、测量、无线遥控和遥测系统、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无线网络、无线安全防范系统等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GPS接收机电路设计与应用的参考书和工具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电子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