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零距离感受未知的世界》是BBC纪录片《非洲》的同名图书,由“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阿滕伯勒(David Attenborough)及屡获奖项的BBC自然历史部联手推出,带你领略从未被镜头捕捉到的震撼人心的非洲景观。在这本精彩纷呈、不容错过的图书中,自然史作家、曾任BBC自然历史频道制片人的迈克尔·布赖特(Michael Bright)将为你展示非洲五大特色地区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旅程,《非洲:零距离感受未知的世界》将带你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感受其壮丽辉煌及出人意料的自然百态。先进的摄影技术将捕捉到前所未见的野生动物行为、令人着迷的新生物种以及神奇的地质景观,你在此前对非洲的认知可能会被动摇甚至被颠覆。 让我们一起见证鹰捕捉飞行中的巨型蝙蝠、蜥蜴在狮子背上追踪猎物以及长颈鹿互相搏斗的奇妙场景,共同窥探世
本书是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水利水电部门有关中国暴雨特性分析与设计暴雨计算综合研究的总结。主要讨论降落在中国地面上暴雨量分布的特性;简要叙述设计暴雨分析原理和计算注意事项。书中分别阐述了和水利水电工程有关的暴雨主要因子(暴雨量极值、统计特征、时面深关系、时面雨型、暴雨日数和暴雨水资源、季节变化等)研究的资料基础、分析方法及主要研究成果;汇集了全国暴雨研究的综合性图表(其中包括100余幅反映全国各种暴雨特征分布或等值线的地图)、代表性地点的暴雨特性分析和代表性大暴雨的特性分析成果(其中包括80余次大暴雨和典型暴雨的等雨深线图等);介绍了有关暴雨的单项研究成果,并列出参考文献300余种;给出了暴雨区划,并简述了分区暴雨。为便于检索,还在书后附录中列出了300余次暴雨洪水的简要情况,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
本书是作者在从事地震危险性分析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全书共分六章,包括绪论、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人造地震动技术、一维土层粘弹性地震反应解析解、剪切波速的不确定性对土层地震反应的影响、液化区分布范围和液化区残余强度对地面大位移的影响。 本书可供从事岩土地震工程勘察、设计和科研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本书从自然水体的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测量方法入手,定义了水体的固有光学特性和表现光学特性的概念。通过对水体固有光学特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用辐射传输理论中的相互作用原理对光子在气-水交界面得活动进行了描述,推导出了相应的反射与透射方程;用蒙特卡罗方法给出了几个辐射传播数值模型的实例和用来描述水体内部幅亮度特性的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方法,同时还介绍了遥感的水色反演问题。 本书适合作为遥感、环境、水文、海洋和气象学相关专业大学本科、研究生教材之用,也可供相关科研工作者参考。
本辞典以《地质辞典》为基础修订、扩编而成。共收录词目36000余条,760余万字,分基础学科卷和应用学科卷两卷出版。本辞典所收词目基本包括了与地学有关的自然科学名词,以词条的形式介绍其内涵和外延,以及相关的数据,兼顾了专业需求与科学普及。同时,在词条后附有英文名词或词组,使本辞典具有一定简明汉英地质词典的功能。 本卷为基础学科卷,收录词目18000余条,380余万字,包括地球、宇宙、天体地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气象学、自然地理学、外动力地质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土壤学、黄土地质学、冰川地质学、陆地水文学与水资源学、结晶学、矿物学、火成岩石学、沉积学与沉积岩石学、变质岩石学、古生物学、古人类学、地史学地层学、第四纪地质学、古地理学、区域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