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化学进展丛书》分册之一,以外海洋化学的大量文献为基础,结合作者近20年来海洋化学工作的部分成果撰写而成。全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了海水中电解质活度系数的若干进展,海水中元素物种化学存在形式和存在形态,海水中金属?配位体?固体微粒三元配合物研究进展,海水微表层化学和海?气界面作用研究近况,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物质全球循环研究进展,海洋有机物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海洋生态系化学探讨。其特点是宏观介绍了近5~10年间外海洋化学的发展状态和研究重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海洋化学热点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学科交叉融合中的创新问题,重要的和潜在的应用前景等。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严谨、系统,数据可靠,资料丰富、新颖,笔锋直达海洋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本书引用外文献800多篇,收集和总结了很多
本辑收入一组有关史前至唐代北部湾沿海社会生活、海上经济联系、行政管辖的专题论文,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这一区域早期历史的海洋特色;其他专题论文分别探讨了明清时期因经济、政治原因导致华人大规模向海外流动、海外贸易中的水手管理、珠江口湾区国际性走私网络与贸易变迁、妈祖信仰及其比较研究等重要问题,挖掘利用大量手的中外文献材料、考古文物资料及田野考察发现,视野独到,考证精微,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中国南海海洋国土》力图通过介绍岭南海洋国土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发历史与现实等知识,加深人们对这片国土的了解,增强人们的海洋国土意识;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海洋开发方案,建立、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上的重要参考;当然也想作为菲薄献礼,歌颂21世纪海洋时代到来。 岭南拥有我国一片海洋国土。岭南人民自古开发、仰赖于海洋,创造了以海洋经济为重要内涵的岭南文明,彪炳于中华文明的史册。改革开放以来,开发海洋大潮在我国沿海兴起,岭南各省区更一马当先、闻风而动,纷纷提出开发海洋、振兴海洋经济的战略或口号,形成向海洋进军的态势。
本文是作者主持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课题《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研究》(2018XAA036)的成果基础上,结合作者自新时代提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迄今针对海洋问题尤其从海洋法视角研究与海洋强国战略内容有关的部分成果的集成。 其内容主要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和核心,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要义,重点聚焦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提出和发展,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体系,运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指导处置我国面临的若干海洋重大问题并结合我国针对海洋问题的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分析,以及我国参与海洋秩序构建包括在制定海洋法新执行协定的磋商和审议进程及争论的焦点,很后指出了新时代中国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若干特征,以及运用新发展观和
本书从海洋层结和海洋Brunt-Vaisala频率等基本概念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有关海洋内部混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的观测实验结果以及若干参数化方法。本书着重介绍近20年来国际物理海洋学界在海洋内部混合(主要是铅直混合)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观察及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5种海洋内部混合的参数化方法,其中包括作者本人提出的大洋细结构混合参数化方法。在本书的最后部分,简述了两个与浅海内部混合相关的研究课题,即浅海内波的遥感监测问题和近岸海域的泥沙输运问题。 本书可供物理海洋专业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材使用,同时对于若干相关专业(诸如海气相互作用科学、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动力学、河口海岸动力学、遥感海洋学及海洋声学等)的科学工作者和研究生也是一本深有裨益的参考书。
腐蚀、疲劳和磨损是造成海洋工程损伤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海洋工程的材料延寿对保障海洋装备和结构物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是《材料延寿与可持续发展》丛书的分册之一,以海洋工程为对象,首先介绍了海洋环境的特点,海洋腐蚀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海洋腐蚀的一般防护方法,然后介绍了不同海洋工程装备和结构物的具体腐蚀控制措施。同时还阐述了海洋工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延寿技术、海洋工程结构的环境-力学损伤行为与预防方法以及船舶及海洋工程动力系统中的磨损失效、预防和修复技术。本书可供船舶及海洋工程研制、设计、建造、使用、维护维修及管理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本书结合海洋工程环境及结构特征,介绍海洋工程结构动力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包括线性振动、非线性振动、振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风、浪、流等对海洋结构的作用机理、确定性载荷和波浪载荷计算理论,同时结合海洋固定平台、铰接塔平台、单点系泊与锚泊系统及浮式结构等,介绍海洋结构波浪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深海平台动力分析问题作了简单介绍对海洋工程结构非线性振动响应特点和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介绍。本书特色是紧密结合海洋工程技术发展需要,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以大量海洋工程结构实例分析贯穿全书。本书可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类研究生及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类等专业学生学习之用,还可供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海洋波浪能综合利用:发电原理与装置》结合作者訚耀保多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海洋波浪能发电实例,系统论述和总结了海洋波浪能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同时介绍了其发电原理与装置,以及研究进展和海洋试验案例。内容主要包括:能源及其利用规则,海洋波浪性质与能量转换方式,固定摆式和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原理与装置,振荡水柱式波浪发电原理与装置,越浪式、鸭式、筏式、点吸收式以及磁流体波浪发电原理与装置,小型海洋发电站与波浪能转换器前沿技术等。书中附有国外海洋波浪能发电起源、专利与应用实例。本书力图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侧重系统性、前沿性,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海洋波浪能综合利用:发电原理与装置》适合海洋能及其重大装备研究、开发、制
《海洋工程装备》分8章,主要讲述海洋工程装备及海洋工程企业两方面内容。《海洋工程装备》首先明确海洋工程装备的定义以及所包含的类型,展示一幅海洋工程装备经济、战略的全景图。其次介绍海洋工程装备的世界格局及南海战略,围绕我国及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结构以及近年来飘忽的南海石油以及南海局势做进一步深入的讨论。最后介绍我国主要海洋工程企业以及它们同国外的主要差距。 《海洋工程装备》适合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阅读参考,也适合在校大学生学习使用,还可作为各金融投资机构人员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