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陆地生态系统CO2,H2O和能量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为核心,在系统阐述国际通量观测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和介绍了中国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建立以来,在观测网络的运行机制,生态系统碳通量的观测理论、技术和方法,典型森林、草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特征及其环境控制机制,碳通量模型模拟、尺度扩展和数据一模型融合系统,以及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时空格局及其环境驱动机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结果。 本书可作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籍和观测数据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自序:古之所謂禮,本指祭祀鬼神之事,隨社會發展,禮之範圍逐步擴大,由祭祀之禮而及于人倫之各種规範,再而至于有關政教之典章制度。今試以《儀禮》、《周禮》及大小戴《禮記》所涉及之内容觀之,則天子侯國建制、疆域劃分、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赋役財用、冠昏喪祭、服飾膳食、宫室卓馬、農商醫卜、天文律曆、工藝製作,可謂應有盡有,無所不包。其範圍之廣,與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以三禮之學,貴即研究上古文化史之學.前人“六經皆史”之說,禮書可為明證。 三禮及《大戴禮記》其成書之時代,有前有後,内容又桠複雜
重力学是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本书又是《中国现代科学全书》中《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卷。本书将重力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特别对近几年来在理论、方法、技术、仪器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给以着重论述,并且将外应用重力方法的实例分门别类扼要地给以介绍,显示了重力学用在国民经济、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
本书共分10章,包括绪论、冰的基本物理性质、成冰作用、冰川的物质平衡等,涉及冰川学的主要方面,吸收外冰川学的精华。本书偏重于普通冰川学方向,主要介绍及论述冰川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冰川学者包括作者本人在内50年来积累的有创新性的成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涉及冰川物理机制的某些公式省略了繁琐的数学推导,只介绍原理及主要结果。为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书中附有大量图表及照片。为方便读者深入研究,每章后附有大量中外文献目录。 本书主要对象为从事冰冻圈、自然地理、气象、水文方面的科研、教学人员及有关的资源、环境部门设计、生产人员,特别针对上述方面的研究生、大学生,也可供出版、旅游、媒体及其经济管理等部门参考。
重力学是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本书又是《中国现代科学全书》中《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卷。本书将重力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特别对近几年来在理论、方法、技术、仪器方面的新进展、新成就给以着重论述,并且将外应用重力方法的实例分门别类扼要地给以介绍,显示了重力学用在国民经济、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的实际效果和应用前景。本书内容力求系统全面,文句简洁,图表清晰。本书即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地球物理专业学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具有以上文化程度的从事地质矿产资源调查或工程地质调查的科研和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共六章,其内容包括泥石流及其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泥石流勘查基础理论,泥石流野外勘查与室内实验,泥石流防治工程系统参数确定,泥石流危险区划分与防治模式和泥石流勘查实践等。《泥石流勘查技术》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汇集了作者研究团队40多篇论文成果,其中sci论文10篇;关键的参数计算都有实例作为支撑,《泥石流勘查技术》共有40多个泥石流勘查案例;不易理解的内容均有插图,《泥石流勘查技术》共有插图200余幅。本书特别适合从事泥石流勘查的人员使用,可供国土资源、水利水电、交通、铁道、环保、建设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的地质、地理、水文、水工、资源环境、水土保持等专业师生阅读或作为参考教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