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是达尔文(1809-1882年)论述生物进化论的重要著作,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该书大概是19世纪颇具有争议的著作,其中的观点大多数为当今科学界普遍接受。在该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他使用自己在19世纪30年代环球科学考察中积累的资料,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天择)和人工选择(人择)的方式实现的。 达尔文认为现今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专门创造的,而是因生物进化产生的。这种规律有迹可循,它们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不断发展。这并非是超自然力量干预的结果,而是自然界内部斗争的结果。达尔文的此番言论推翻了以往物种不变论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在整个生物学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完成了一次的革命。
本书对黄河三门峡库区越冬大天鹅研究的开展,为一步优化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条件,提高流域的生态环境容量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奠定了基础。项目实施对周边地市起到了示范 作用,带动了沿黄河各省市生态旅游发展,使黄河 好地造福两岸人民,向着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迈了一步。项目所形成的栖息地选择研究方法和栖息地修复技术,也已在黄河沿线的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以及黑龙江扎龙、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水鸟栖息地研究和构建中应用并取得成效。为使项目成果 好地惠及湿地保护修复事业,实现中央提出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方针,以满足全社会对生态保护修复技术的需求。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经过经济理论的潜心研究,于1935年写成,1936年出版的。本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就业,以缓解市场供求力量失衡的问题,从伦理学、法律学、经济学方面,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形势下的资本主义市场作了论述。此后,凯恩斯理论逐渐取代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
《山西蟒河猕猴*自然保护区科考报告》内容涉及地质、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动物、植物、旅游资源和社区及社区经济,并对保护区的管理和规划做出了评价,整理出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植物、昆虫名录,是蟒河*自然保护区多年来科学考察资料的汇集和总结。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是一部以条目形式总结百年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牲会科学、人文学科领域中国学人学术成果的大型工具书。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各卷以学科体系为框架,分学科研究、专题研究、学术事件、学术人物、学术名著名篇、学术机构团体、学术刊物等7类条目。其中学科研究和专题研究为主体内容,占各卷的主要篇幅。 1994年7月,我社初步提出《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的出版构想,后曾多次向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术机构和高等学府的有关专家咨询,并召开多次座谈会,对选题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和评估,得到学界权威人士的充分肯定。1996年开始制订编纂计划,完成总体框架设计,并开始向权威专家组稿。同年,新闻出版署将本书列入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实用麻蝇彩色图鉴》以中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2—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口岸和野外本底调查研究中所得的部分麻蝇为基础,选取其中74种,详细描述了其外部特征,并拍摄了雄性外生殖器,为麻蝇的准确鉴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用麻蝇彩色图鉴》可供从事蝇类研究和蝇类防治的科技人员、出入境医学媒介检疫实验室、各级防疫站工作人员以及医学大专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医学媒介生物专业的师生参考。
《物种起源》主要讲述了生物变异、生存斗争、杂种性质、地质记录的不完整性、生物分布等内容。在本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方式实现的,反对唯心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的概念和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吸收现代地理学与地图学的研究成果,运用新的地图绘制技术,以及遥感科技成果,来对春秋时代的历史地理状况进行梳理,以图志形式呈现于读者面前。《春秋列国地理图志》共考释照春秋时期列国地名1210条,诸列国单独成章,先列举其国渊源,再略述其疆界范围,其下则分都城、水以及与水相关地名、山、道路、关塞、城邑与地等。书中所配地图115幅(内含彩色地图12幅,黑白地图103幅),皆作者亲手编绘,庶使读者一书在手,左图右史,能获达经通史之效。
《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上编为理论研究,主要介绍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实践。下编为应用研究,主要选取“一带一路”“中国超大城市治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代表性案例,从系统工程视角进行研究,并在学术层面提出优化路径。 《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读者对象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具有系统工程专业知识背景的大专院校学生。
《系统生物学:重构网络的性质》原著者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伯恩哈德·帕尔森,他尝试梳理系统生物学这一研究领域,并整理这一领域包含的概念、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本书稿的翻译工作由西南大学章乐教授主持,在多位专家、学者的倾力合作下,方得此书。本书稿内容分为四部分。靠前部分序言主要介绍系统生物学的学科背景及一些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主要讲生物网络如代谢网络、转录调控网络、信号网络等;第三部分讲重建网络的数学表达,把生物体内的反应建成化学计量矩阵,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如研究化学计量矩阵的拓扑性质、基本子空间、右零空间、左零空间、行和列空间等;第四部分讲利用系统生物学重建网络的能力,内容涉及双因果关系、解空间、查找功能状态等。本书稿为学术专著,专业性较强。
在某种意义上,脑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脑科学家的奋斗史。维萨里、高尔基、哈特兰、坎德尔……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脑科学发展 留下了浓墨重彩。他们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凭借无穷的好奇心和百折不回的毅力,披荆斩棘,使人类对脑和心智的认识不断走向深入。 本书用别开生面的方式,将人类认识心智之艰难历程与这些伟大科学家的奋斗故事巧妙融合,既向公众进行了生动的科学知识普及,又真实地呈现了脑科学家们的求索之路与治学之道 :如何开展研究、彼此合作,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如何在关键节点把握时机脱颖而出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期望本书能够启发和激励 多的人探索脑的奥秘,勇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ThiookiSmotivatedbytheveryfavorablereceptiong~ventothepreviouseditionsaswellavtheconsiderablerangeofnewdevelopmentsinthelaserfieldsincethepublicationoflhethirdeditionin1989.Thesenewdevelopmentsinclude,amongothers,Quantum-WellandMultiple.QuantumWelllasers.diode—pumpedsolid—statelasers,newconceptsfofbothstableandunstableresonators,femtosecondlasers,ultra·high—brightnesslasersetc.Thebasicaimofthebookhasremainedthesame,namelytoprovideabroadandunifieddescriptionoflaserbehavioratthesimplestlevelwhichispatiblewithacorrectphysicalunderstanding.ThebookiSthereforeintendedasatext-bookforasenior-levelorfirst—yeargraduatecourseand/orasareferencebook.
本书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计算物理的基础知识,并给出量子物理学中常用算法及相应的FORTRAN程序。本书既可作为计算物理的入门书,又可作为量子物理计算的工具书。全书申13章组成,主要包括FORTRAN算法语言简介,代数公式,常用特殊函数,3i、6j和9j符号,一元方程,线性代数,函数插值与微商,常微分方程,数值积分,本征问题,递推与迭代,蒙特卡罗方法,快速傅里叶变换等,同时还有与内容相对应的大小程序82个。本书内容偏重于量子物理学,其中一些内容是作者与同事们在计算物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例如,矩阵元的计算,主值积分,薛定谔方程的辛算法,定态薛定谔方程的有限差分法,微扰论的递推形式,最陡下降法,透射系数的递推公式,I-V曲线等,这些新的算法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书分为五章,分别对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地理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如何设计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进行了介绍。该书稿是以原理 教学模式建构 案例的基本框架来编写,为读者构建了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正是面向高等学校地理教育相关专业的专业教材,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创作出优质的地理课。该书适合作为广大师范院校地理专业的教科书,也适合广大地理教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