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查理·达尔文重点阐述和论证了高等生物是由低等生物逐渐演变而来的进化论思想,并提出了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的生物进化学说。《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颠覆了自然历史的基础学说。它不仅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也让人们知道生命和物种来源于大自然。同时,它为社会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独特的思维空间,为现代生物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弯曲的旅行》是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美女教授丽莎?兰道尔的代表著作,在书中,作者以轻松愉快、浅显易懂的文风,深入浅出地谈论了宇宙的奥秘。同时,该书还给读者奉献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文献综述,它回顾了二十世纪早期物理直到当今粒子物理和弦理论的发现,化解了当今有关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引力的争议和纠纷。作者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好奇心,举重若轻、饶有兴趣地引领读者由简单的直觉经验出发,穿越当代物理学的主要概念,一直到达令人兴奋的科学。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儒泳院士及具有多年生态学教学经验的3位教授共同编写的。《基础生态学(第2版)》强调对生态学基础理论的理解与把握,内容简明扼要,图表丰富。《基础生态学(第2版)》内容按照传统生态学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在强调基础的同时,力求反映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些进展,并以窗口形式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各章由正文、小结、思考题及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构成,在每一部分的开始都有概括性的内容介绍。书的附有重要名词的中英文索引及介绍相关知识的各种专业网站的网址。全书的各个部分既方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复习,也方便任课教师查阅相关教学资料。
《超自然现象》内容简介:当令人匪夷所思的神秘事件层出不穷时,人们开始好奇——奇怪的石阵、阴森的古宅、频繁上演的失踪事件、无法逾越的死亡地带……太多的事情让人大惑不解。于是,出现了与亡灵对话的灵媒,拥有神奇预言能力的爱德加?凯西。他们用催眠来探知科学,用占卜来预测吉凶,让人们打开上帝的神秘之匣,感受超自然的无限魅力。
《 推动?生命系列: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科学经典之一。包括: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薛定谔自传三部分,讲述了遗传机制、突变、量子力学的证据,意识的物质基础和了解未来等内容。它是为门外汉写的通俗作品,然而事实证明它已成为分子生物诞生和随后DNA发现的激励者和推动者。《 推动?生命系列:生命是什么》把《生命是什么?》和《意识和物质》合为一卷出版,后者也是他写的散文,文中研究了那些自古以来就使哲学家困惑迷离的问题,和这两篇经典著作放在一块的是薛定谔的自传。通过对他一生的回顾和引人入胜的描述,提供了他从事科学著作的背景材料。
化学生态学是一个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交叉学科,主要针对生物种间、种内以次生代谢物质为媒介的化学关系,探讨生物间的化学联系及其作用机制,为减轻农药污染、有害生物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其他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新视野和途径。本书以从分子到生态系统的尺度介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化学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本书作者在掌握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研究实例和对自然现象的剖析,综述了化学生态学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意义及其应用潜力,提出各自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和发展方向。本书特别适合生物学、生态学、资源环境和植物保护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学者学习参考。
生态模型是生态学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自1994年本书第二版出版以来的10多年间,生态模型的种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数量也数倍于以前。但是除了目前已经有的一些专门针对种群动态等生态模型的书籍,能够全面阐述生态模型理论与过程,涵盖各类生态模型的书尚不多见。本书(即第三版)阐述了生态建模的概念和过程,代表了该领域的发展和介绍,为读者提供了构建生态模型的工具。在综合阐述生态模型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读者独立建模的实践性。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生态建模技术,多数章节末尾设有相应的练习。和前两版相比,本版更注重对建模过程的分步且详细的讨论,阐述了建模过程中涉及的子模型和单元过程,并对不同的模型进行概述、举例、复杂性和应用性的阐述,尤其深入描述了的模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