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的一本论文合集,主要收录了他1931—1942年间的6篇论文,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关洛伦茨早期研究的资料。这些早期论文充满创新的观点和大家感兴趣的评论,论及了鸟类的特异性本能行为模式、不同的鸟类伙伴形式(父母伙伴、婴儿伙伴、性伙伴、社会性伙伴、同胞伙伴)等有趣的话题。即使对非读者来说,这些文章也是非常有趣且值得一读的。
《中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评估报告》基本建立了生物多样性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分析了中国陆地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宏观结构,介绍了在全国首次系统采集的基于县级行政区域的物种分布数据库,详细分析了中国野生维管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及主要威胁因素,明确了影响野生维管植物和脊椎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识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空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并配有大量物种空间分布图。
有毒生物(poieonousorganisms)是指能引起接触(或食用)者中毒的生物,它对健康影响既可以是器质性也可以是功能性的损害。使有毒生物表现出特定毒性作用的组分称为毒素(toxins),一种有毒生物可仅含有一种毒素,也可以含有多种毒素成分。人体可通过食入、叮咬、蜇刺、皮肤接触受到危害,少数情况下也可通过吸入真菌孢子等颗粒物引起不适反应。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幅员辽阔,多样化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种群。生物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交互毒性作用体系,这个体系也维持了物种平衡。2000多年前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传说,许多对有毒生物毒性的描述出现在中医药典籍中,这些反映了我国先民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但现代毒理学对有毒生物关注较少,鲜有关于有毒生物物种分布、形态识别特征、毒
《急诊外科学》提供了药物的适应证、副作用和剂量疗程,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读者须阅读药品包括盒内的使用说明书,并遵照医嘱使用。《急诊外科学》的作者、编辑、出版者或发行者对因使用《急诊外科学》信息所造成的错误、疏忽或任何后果不承担责任,对出版物的内容不做明示的或隐含的保证。作者、编辑、出版者或发行者对由《急诊外科学》引起的任何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书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关于该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等全面的一部专著,本书是根据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的要求和轿子山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主要设了自然地理、植被、植物、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社会经济、保护管理和摄像等9个专题。本次考察是该保护区迄今为止关于自然资源和环境全面的一次综合考察,基本摸清了保护区生物资源本底和一些重要物种的分布和数量。本报告系根据上述考察结果并收集以往标本和资料作系统整理编写而成。
念青唐拉山藏东神湖巴松措与318国道最美景观大道上鲁朗生物多样性的全景展示,TBIS历时两年野外生物多样性影像调查的成果,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系列丛书中重要的一册。500余张精美生物与生境图片,来自一线生态摄影师的杰作。 《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更增加“藏东南人考察”环节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纪录人文生活图景。从家居生活到故事传说,是了解藏东南民俗生活与现状的读本。 《环喜马拉雅生态观察丛书·生命记忆:西藏巴松措与鲁朗生物多样性观测手册》不仅仅是一本生物观测手册,也是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读本。
本书全面反映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及其信号转导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和成就,详细介绍了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研究的技术、方法及原理。内容涉及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受体抗体的制备、受体与G蛋白的相互作用和激动、受体表达和定位、受体内化和翻译后修饰、GPCR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敲除和敲人策略研究受体生理与药理功能等新技术、新策略。全书编排合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对实验步骤的详尽介绍。尤为难得的是作者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每一种方法都介绍了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及其解决的办法。这本书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急需的一本极具指导性的实用工具书。本书适合青年科学研究工作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也是每一个生物医学研究实验室的参考书。
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纳米生物光子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是纳米技术、光子学和生物医学三个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由全球知名专家撰写的《纳米生物光子学》(Nanobiophotonics)是目前这一领域少有的专著,阐述了癌症细胞生物学、电磁场学和纳米生物光子学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了纳米生物光子技术和当前的应用领域。这本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涵盖了纳米科学领域的成果、超分辨医学成像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本书适合纳米科学、生物医学及相关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教师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作为一门新兴的前沿学科,纳米生物光子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是纳米技术、光子学和生物医学三个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由全球知名专家撰写的《纳米生物光子学》(Nanobiophotonics)是目前这一领域少有的专著,阐述了癌症细胞生物学、电磁场学和纳米生物光子学的基本原理,深入探讨了纳米生物光子技术和当前的应用领域。这本具有开创意义的著作涵盖了纳米科学领域的成果、超分辨医学成像技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本书适合纳米科学、生物医学及相关交叉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教师和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地方、空间与生存——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研究》是部研究美籍华裔学者、当代人文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的学术著作。从对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背景、发展历程以及重要的理论特征的梳理和评析入手,《地方、空间与生存——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研究》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所涵盖的生态生存观、生态整体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文艺观,揭示了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的独特建树及其对中国当下生态文化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初步形成了作者宋秀葵自己的关于生态文化研究的学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