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基础理论学科,也是高等农业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几十年来,各院校十分重视遗传学的教学,遗传学教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由于遗传学发展十分迅速,一本既具有良好的系统性,又能较好地反映遗传学进展的广泛适用的教材,成为大家共同的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普通遗传学》。本教材共分13章。教材中压缩了一些传统遗传学的内容,增加了一些现代遗传学的内容。现代遗传学知识在各章节中都尽可能地反映出来,在一些章节中则给予重点的阐述。其中,第4章介绍遗传作图,把连锁遗传规律与现代分子遗传作图联系在一起,既给传统的连锁遗传注入现代的概念和方法,又把它作为基因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较系统的阐述。第5章的基因组序列,作为基因组学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现代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的基本
本书由该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撰写,是本全面的化学基因组学专著,全面讨论了化学基因组学的各个专题,以及从相关计算机芯片到实验等的相关技术。部分描述了化学基因组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从计算机芯片化学基因组学到基于芯片/微阵列等的主要技术。第二部分专注于特殊技术,讨论了小分子探针研究特异基因产物方法的出现和应用实例。最后3章是药物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实例,进一步强调了化学基因组学是多个研究方向相互关联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如脂质组学、神经递质的药学基因组学方向,以及DNA专利的近似线性配对算法。本书可供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专业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药物化学专业使用。
《21世纪环球大探索》分世界篇和中国篇两大部分。世界篇为《21世聋地图馆》的前半部分,由日本株式会社小学馆授权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翻译出版。为了适应我国读者,个别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中国篇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组织编著。《21世纪环球大探索》属日本株式会社小学馆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共有,所有,翻印必究。
一、本词典按英方字母顺序排列。表示化学构型或类型的前缀、希腊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都不作为排列顺序的依据;但当它们作为成词条不可缺少的内容时,仍按其字母顺序排列。二、缩写诩可在其条目下查到相应的英文全称和中文译名,其释义部分可从英方全称词条中查找。三、两个有同的词条其释义相同时,其中一个词条用“(英文词)”四、同一词条有两个或多个中文译名时,在译名之间用“,”号隔开;同一词条有几种不同释义时,则用“1,2,3,等”列出五、中文译名中可省略的字或词、译名及释义中可替代的或注释的字或词,用圆括弧表示。六、少数新词的中文译名在中文期刊和著作中出现较少,有些词的中文广译名目前尚有不同的建议,本词典在这些词的中文译名中文译名后加用“(暂定名)”,用以提醒读者注意,对这类词的译名只有参考或提示价值,
这是一部关于遗传学的简单历史,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为开始,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再到最终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这过程堪称跌宕起伏。其中不乏合纵连横,斗财斗智,充满完美合作的同时也充斥相互拆台,甚至有时一项科学研究的完成似乎全看运气。 这也是一部关于科学天才的有趣故事,他们是天才,但同时也是普通人。有人笃信宗教,有人是社会主义者;有人喜欢越野机车,有人酷似摇滚乐手;有人爵位也不放在眼里,有人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人类福祉…… 这还是一部包含了轰动当时的社会经典案例全集。希特勒那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就是起源于科学家所谓的“优生学”吗?克隆人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基因改造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当克林顿总统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完成时,人类已经在扮演上帝的角色了吗?辛普森杀妻案中,DNA技术到底
《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建立在作者十多年科研和教学的基础之上,《基因定位与育种设计》可分为四部分.章为部分,介绍遗传研究群体.主要包括常见群体类型、基因型数据的初步整理和分析、基因效应和遗传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单环境和多环境表型观测值的方差分析,以及基因型值和遗传力的估计等内容.第2章为第二部分,介绍连锁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主要包括世代转移矩阵、两个座位上基因型的理论频率、两个基因座位间重组率的估算、作图函数和遗传图谱构建算法等内容.第3~第7章为第三部分,介绍数量性状基因的作图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单标记分析,简单区间作图,完备区间作图,上位型互作及与环境互作的QTL作图,选择群体、自然群体和多亲本群体的基因定位,以及QTL作图中常见问题解析等内容.第8~0章为第四部分,介绍育种中的模拟、预测和设计.主要
《环境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阐述了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评定方法与技巧,对环境监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下篇选择环境监测领域有代表性的项目,提供了50个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环境监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可供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科研单位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和阅读。
本书围绕对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概括描述,向读者介绍了近几年来生物学以及医学生物学研究方法上的发展,以及这些方法在研究思维上的深远影响。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三个方面组成一个研究、探索问题的互动平台,使读者对生物信息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利于更深入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变异、基因组表达、DNA芯片、蛋白质组学、全基因组学以及基因组学在医学病例中的应用等,同时穿插问题探讨、数学备忘录等使内容更加丰富。本书可作生物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生物信息学教材或教学辅导书,亦可供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由五部分共19章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遗传学工作者所面临的生物信息学挑战以及遗传数据的操作和管理;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以人类单体型图谱计划(HapMap)、人类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等为代表的多元化数据;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用于遗传学研究设计和分析的生物信息学策略和手段;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基因分析与疾病的关联及其代表案例;第五部分介绍了利用数据库界面进行全面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的流程,其中覆盖了微阵列等一些非常实用的技术,并且就药物遗传学等前沿领域展开了前瞻性的论述。本书适合统计学和群体遗传学专业,以及具有分子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背景的高等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对从事人类及模式生物研究的广大实验室研究人员、临床研究人员以及实验室负责人都有较大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