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转基因》是一本科普性读物,本书以通俗的语言,从科学角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什么是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与传统农作物育种技术有什么不同、转基因作物的价值、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发达国家是如何监管转基因农产品生产的、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环境有何影响等读者关心的问题,以便公众客观理性地看待转基因问题,以免以讹传讹。《揭秘转基因》在英国出版了版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读者提出了关于转基因作物对食品和环境安全问题的担忧。为此,作者对书中内容进行了修订,对读者关心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而这些问题同样也是我国公众在“转基因”讨论中的争论焦点,所以《揭秘转基因》对广大读者正确认识转基因技术、用科学的观点分析社会上种种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传闻大有裨益。
生化工程是生物学与化学工程相互渗透而逐步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和解决生物反应过程中具有共性的工程技术问题。本书系统阐述了生化工程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内容包括培养基、空气除菌、通气和搅拌、培养技术与理论、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的比拟放大、固定化酶(细胞)反应原理与技术、生物反应过程的质量和能量衡算。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小兴安岭由于森林植物资源丰富,腐殖质层肥厚,各种活立木和倒木交错叠生,加之雨量充沛,为不同生态习性的真菌种群提供了优良的生存条件,生长着极其丰富的大型真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饮食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野生、绿色的理念。因此,食用菌和药用菌被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极大地促进了林区野生大型真菌业的开拓与发展。 本书采用彩色照片与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图文并茂,共收录了小兴安岭大型真菌35科221种,彩色照片235幅,其中食用菌113种,药用菌18种。食药兼用菌31种,有毒菌28种,其他菌31种。书中对各种大型真菌的名称、形态特征、功能与作用、生境、分布作了详细介绍。该书不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小兴安岭林区乃至东北林区的野生大型真菌的开发和利用,也可供医药、卫生防疫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生物科学研究人
分离纯化是生物技术产业的瓶颈。下游加工过程的费用占产品研发费用的50%以上;在成本构成中,分离与纯化部分占产品成本的比例很高。开发新的分离和纯化工艺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书主要阐述了各种分离纯化技术的基本原理、预处理技术、萃取技术等。全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可供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一本全面而详尽地反映当前国际上microRNA(miRNA)研究进展的专著,全书共分6篇38章,主要讲述关于miRNA的发现及其在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各种模式生物中miRNA的发现,miRNA定量、定性检测的方法与应用,高通量miRNA分析的计算机RNA组学,miRNA的功能及RNAi介导的途径,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miRNA,疾病生物学中的miRNA调控等miRNA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本书的特点是将miRNA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和疾病诊断与药物研发整合为一体呈递给读者。本书可供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RNA组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以及农牧等方面的科研教学人员、研究生、临床医生和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决策者参考使用。
运用产酸发酵微生物生理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调控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是一项国际前沿性研究课题,也是提高废水处理过程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的一条有效途径。本书是国内外介绍产酸发酵微生物生理生态学原理及其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专著,是作者对所主持的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的整理和提炼,创新性地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和新理论。其内容新颖、信息量大、理论体系和脉络完整严谨,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本书可作为从事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学等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以及高校教师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学科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内容涉及林业生物碳汇、农业生物碳汇、海洋生物碳汇、草业生物碳汇、湿地生物碳汇和土地利用生物碳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战略展望及建议,包括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工程建设与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书稿还从国际出发,对碳汇研究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书适合外从事生态学碳汇研究、学习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