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由于森林植物资源丰富,腐殖质层肥厚,各种活立木和倒木交错叠生,加之雨量充沛,为不同生态习性的真菌种群提供了优良的生存条件,生长着极其丰富的大型真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饮食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野生、绿色的理念。因此,食用菌和药用菌被利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极大地促进了林区野生大型真菌业的开拓与发展。本书采用彩色照片与文字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图文并茂,共收录了小兴安岭大型真菌35科221种,彩色照片235幅,其中食用菌113种,药用菌18种。食药兼用菌31种,有毒菌28种,其他菌31种。书中对各种大型真菌的名称、形态特征、功能与作用、生境、分布作了详细介绍。该书不但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小兴安岭林区乃至东北林区的野生大型真菌的开发和利用,也可供医药、卫生防疫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生物科学研究人员,
本书根据清华大学承办的全国生物信息学暑期学校课程,高度概括地介绍了与生物信息学研究紧密相关的11门基础课程和15个前沿专题报告。全书分12章,包括: 生物信息学引论、生物信息学中的基础统计、计算基因组学专题、生物信息学中的高级统计、计算生物学算法基础、生物信息学中的多元统计、人类疾病关联研究方法与实例、生物信息学中的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生物信息学应用工具、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基础、中医药研究的计算系统生物学方法、生物信息学与计算系统生物学前沿等。本书不仅可以作为生物信息学初学者的入门读物,还可作为生物信息学领域专业研究人员高度概括而又不失系统性的参考书籍。
本书系统介绍了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细胞活性与细胞特性研究检测技术、细胞质量控制及身份验证、细胞恶性等研究检测技术。作者从细胞培养实验室的建立开始,循序渐进地阐释了进行细胞培养及利用细胞进行实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清晰地展示了各项实验的规范操作(随书附赠光盘)。本书适合医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医学生等阅读参考。
《2013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介绍了2012~2013年期间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生物技术应用开发与产业发展的主要进展以及生物技术领域政策规划、投融资等方面的情况,阐述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育种、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热点学科的国际发展态势,对2012年生命科学论文和生物技术专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2013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分为政策规划、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发展、投融资、国际热点、文献专利等7个章节,以详实的数据、丰富的图表和充实的文字,全面展示了当前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基本情况。《2013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可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管理人员和关心支持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参考。
本书分四个部分介绍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即:(1)基因工程操作的四个基本条件――工具酶、载体、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2)基因工程的主要操作技术路线――目的基因的分离制备、重组子的构建、重组子的转移、重组子的筛选和鉴定、克隆基因的表达;(3)转基因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4)基因工程的安全性,包括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本书除重点介绍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外,还引用了的科研成果,力求新颖和易懂。 本书可作为生物、农林、医学和制药专业本科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该领域中研究人员的参考书使用。
《细胞培养实验手册》主要针对科研人员及专业学生,力求深入浅出。编者结合自身的体会和经验,从最基本的细胞培养实验室如何建立开始,循序渐进地引领读者学习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详细描述各实验的操作步骤,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方便没有实践经验的读者从头开始学习,还配有光盘,以帮助读者学习正确的理念和规范的操作,进而养成良好的细胞培养操作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