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张敬平肖付刚赵晓联 等编著 /2009-12-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当前由于工业化的加快,各种有机物的排放加速了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蓝藻水华大面积爆发。蓝藻水华能产生多种毒素,微囊藻毒素是其中毒性较强、最常见的一类。本书首先简要介绍微囊藻毒素的毒性以及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以及国内外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现状,之后重点阐述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检测技术,并介绍国内外关于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技术的进展情况。其中汇编了参编人员的研究成果。本书对于环境科学与疾病控制领域研究水污染和藻类水华危害,以及从事微囊藻毒素分析检测的相关科研和管理人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184.18 ¥656.36 折扣:2.8折
    • 半知菌分属图册
    •   ( 0 条评论 )
    • 喻璋张猛 编 /2009-11-01/ 科学出版社
    • 《半知菌分属图册》采用传统分类系统,并结合新概念,将半知菌分为3纲、8目、12科,其中收集我国发现的新属及常见、常用重要属共444个,简明叙述了各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并绘制各属相应代表种的图式538幅(有些属有2或3种图式)。书首列有分属检索表,书末附有词汇和属学名索引。 《半知菌分属图册》可作为综合性大学生命学院或生物学系、农林院校、植物保护学院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真菌学教材,也可供环境保护和医学工作者参考。

    • ¥177.5 ¥834.25 折扣:2.1折
    • 中国真菌志第三十六卷地星科鸟巢菌科【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周彤燊 主编 /2007-07-01/ 科学出版社
    • 地星和鸟巢菌是自然界常见的腐生真菌,但少数地星与高等植物的根共生而形成菌根,部分地星和鸟巢菌具有药用功效,鸟巢菌中的红蛋巢菌属和黑蛋巢菌属部分种与某些植物病原真菌、细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本卷介绍了地星和鸟巢菌的研究历史、基本形态特征、分类系统;提供了分属、分种检索表,对地星科的3属18种,鸟巢菌科的4属37种2变种1变型做了形态描述、生物绘图,阐述了其生态分布并列出了研究标本及其产地,部分种还附有生境照片或担孢子的扫描电镜照片(全书共有14个图版,附图72幅)。本书可供从事真菌学、微生物学、森林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大专院校生物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保护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154.33 ¥596.66 折扣:2.6折
    • 拉汉英两栖爬行动物名称【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赵尔宓等 /1993-03-01/ 科学出版社
    • 《拉汉英两栖爬行动物名称》汇编了我国与世界产两栖与爬行动物名称共1.5万条(包括古两栖与古爬行动物的部份)。每条名称由拉丁学名、汉名及英文名三个部份组成。书后有汉名及英文名两个索引,可供读者查用。《拉汉英两栖爬行动物名称》可供从事两栖及爬行动物的科研、教学和编译工作者使用。

    • ¥165.06 ¥618.12 折扣:2.7折
    • 中国毒蛇学【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覃公平 主编 /1998-12-01/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毒蛇学》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蛇及我国主要毒蛇的科技专著。它汇集了我国蛇及蛇毒研究成果,也汇入了国外的许多新成果,为从事蛇毒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蛇类资源的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全书分为五篇二十二章。篇:绪论,着重阐述了蛇类的起源、分布,当代国内外研究蛇及蛇毒的现状和展望。第二篇:中国毒蛇生物学,阐述了蛇的分类及毒蛇的特点、解剖、生理、生态、养殖、蛇毒采集加工和粗毒质量标准。第三篇:蛇毒的生物化学和分离技术,系统地介绍了蛇毒的蛋白组分、酶类、非蛋白组分及生化特性,各种电泳、层析分离技术,蛇毒蛋白组分的鉴定。第四篇:蛇及蛇毒的研究与应用,介绍了蛇的综合利用,蛇毒组分的基础理论及其抗凝、促凝、止痛、抗癌抑癌等组分研究与临床应用及展望。第五篇:蛇毒致病机制及蛇伤治

    • ¥150 ¥588 折扣:2.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