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鉴共记载中国已知的爬行动物4目、25科、120属、384种。每种配以色彩外形图和形态描述、生活习性及分布,并附有分布图。还有纲、目、科、属的主要特征和各阶元的检索表。文后附有中文名索引和拉丁名索引。本图鉴是中国部爬行动物彩色图鉴,是一部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图文并茂的工具书。 本图鉴可供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各级学校、农林牧业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部门使用,也可供海关、商检、邮政、交通、防疫、卫生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考。
《乌苏里江流域真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乌苏里江流域的菌物多样性,分布地点主要包括:中国黑龙江省的虎林、虎头、饶河、抚远、威虎山等地和俄罗斯的Vladivostok,Khanka自然保护区,Ussurisk自然保护区,Khabarovsk生态园区,BigKhekhtsir自然保护区,比罗比詹Bastak自然保护区等。通过2003、2004、2009年对该地区的资源调查,共报道菌物2775种,以英文字母排列顺序列出了每个主要类群的属名、种名、采集人、采集地点及时间,是迄今为止该地区最全面的菌物学名录。
转基因动物技术和将功能基因导入动物的技巧是分析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的强有力手段,其解决的问题横跨生物医学、生物学应用和农业生产等科学领域。本手册原著的版是世界上本由全球知名实验室共同编写的动物转基因技术手册,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种重要的实验室动物和家养动物物种的基因转移,所阐述的技术方法为全球领先实验室所采用的方法。本手册为第二版,新版在版的基础上更新了80%的内容,增加了在动物模型系统中广泛应用的诸如显微注射、ES细胞核转移等基因工程技术。为使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方便从事研究,本手册还全面地提供了目前转基因动物技术的数据库及其网络资源,并对转基因动物的命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手册可作为从事动物生物技术研究者的案头指南,同时可作为技术人员、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训用书。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微生物气溶胶的发生、传播、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几种常用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的使用、采样介质和培养基的使用,并介绍了微生物气溶胶采样、检验、鉴定技术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及军事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本卷是《中国淡水藻志》绿藻门、双星藻纲、鼓藻目、鼓藻科的第2册,它是根据作者多年所积累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外的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论述了鼓藻类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生物学、系统演化和分类系统、地理分布和生态分布,各论部分系统地对我国绿藻门、双星藻纲的鼓藻目鼓藻科中的3属、233种、168个变种和25个变型共计426个分类单位逐一作了全面的、详细的描述,对有的种类进行了简短的分类讨论,其中有72个分类单位是由我国藻类学家首先发现、命名和绘图的,只有10个分类单位是由国外藻类学家采自我国的藻类标本进行研究并首先命名发表的。绘制的精致细胞形态图版70幅,插图3幅,细胞的扫描电镜照片图版6幅。同时列述了目、科、属、种的检索表,以及有译成英文的目、科、属、种检索表。书末有中名和拉丁名索引
《抗体技术》在介绍抗体技术基本内容的同时,兼顾学科发展动向,涉及当今抗体技术的应用。内容不仅包括细胞工程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库的构建和筛选、抗体改造、抗体表达与分离纯化、抗体标记技术,还对免疫检测技术、抗体性质测定及抗原表位分析做了介绍。旨在使读者了解现代抗体技术的进展,并为相关学科提供知识和技术。
本书描述了最新的小鼠胚胎操作技术,不仅提供了小鼠胚胎操作的详细技术方案,也包含了相关的理论,是对哺乳动物胚胎操作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一本书,是从事小鼠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医学、实验动物学、胚胎工程研究人员一本的工具书。 《小鼠胚胎操作实验手册》由著名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出版社(ColdSpring HarborLaboratoryPress)出版。是其系列经典实验指南之一。自第一版至今已至少有15年了。这本书对哺乳动物胚胎操作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第三版是由一个全新的作者群体重新组织编写而成的。书中描述了最新的小鼠胚胎操作技术,包括胚胎干细胞介导的遗传操作、嵌合体制作、克隆、辅助生殖技术(含胞质内单精子注射)、配子和胚胎冷冻保存、全胚培养系统、着床后胚胎的点穿孔和基因表达分析等。书中描述了这些技
《药用真菌桑黄生物学与开发利用》系统地介绍了珍稀药用真菌桑黄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实践操作技术。全书共九章,包括药用真菌概述、桑黄的生物学特性、人工培植、菌丝深层发酵、多糖生物合成代谢调控、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加工与产品开发、试验设计。本书在注重科学性、系统性、通俗性的基础上,向广大读者介绍了有关桑黄的研究成果。其中,重点介绍了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活性成分、人工栽培及深层发酵等多方面的知识,并在大量收集、整理了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而成。作为药用菌的专项著作,对有关药用菌的研究者肯定有所帮助。
本卷册记述了绿藻门绿球藻目的真集结体亚目和绿枝藻亚目,四胞藻目,叉管藻目和刚毛藻目共13科、48属、209种、95变种、5变型。其中有2属、22种(包括2新种)、12变种、2变型是以中国材料为模式标本发表的。每一个种的描述、产地和分布,除极少数例外,绘图或照片均依我国标本,部分种有简短的讨论和说明。书后还有英文的各级分类群检索表以及参考文献和名称索引。本书可供生物学、植物学和藻类学以及有关学科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参考。
原著自1978年首版以来,选 后修订再版3次,重印20多次!一本终身爱益的经典作品!这是一本的百科全书式工具书,涵盖微生物学、应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领域。本版收录了大量的新材料,体现了的研究进展,了一般教科书的覆盖面,因而对于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领域的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以及其他研究者都有很大参考价值。18000个英文、中文对照的条目,释义包括简要的定义以及综述性的介绍:主题词之间提供广泛的相互参照——通过它读者可以沿着各个方向拓展对特定主题的认知,从而获得系统和全面的知识;来自主流期刊和其他专业出版物的几千篇参考文献;收录的生物学类名超过5000个,除细菌(bacteria)外,浏览一下藻类(algae)、真菌(fungi)、原虫(protozoa)和病毒(virus)等分类学条目,从这个起点读者通过相互参照沿着分类系统逐
麋鹿是世界上已经绝灭于野外,但被安全地保存在园囿条件下,目前正试行重新在原栖息地放野的大型哺乳动物中的少数物种之一;也是我国动物群的典型代表,以及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悠久绵长的影响,也许在我国还很少有其他动物能力与其?美,因而《麋鹿研究》所涉及的时空和内容的跨度是很大的。这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穿古今、跨文理、资料极为丰富翔实,包含许多新发现、新认识和新思路,信息量大。书中还完善了作者1990年提供的一个不仅适用于研究麋鹿、而且适用于研究其他历史时期野生动物的新的研究方法和具体操作方案,因而这本书的参考价值将是比较大。因书中包含了许多生动的小故事和传奇情节,以及不少掌故和轶闻趣事,所以读来也许不至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