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为《名录》),455种和40类野生植物被列入其中。《名录》的出台,为依法强化保护野生植物、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保护生物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通过协调,由全国各个类群的专家约30位,在开展广泛的野外工作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联合编写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三卷)。本书涵盖了《名录》所列物种、亚种和变种,共计1069种,并标注了各物种的国家保护级别、CITES附录和IUCN红色名录等级。内容涉及每个物种(或变种)的形态鉴别特征、地理分布信息、花果期、生境、濒危状况及其受危原因。为了确保其科学性、准确性和
本书收录了我国主要植物园迁地栽培的仙人掌科植物57属18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种(含种下分类单位)的拉丁名主要依据The Cactus Family和The New Cactus Lexicon;属和种(亚种)均按照拉丁名字母顺序排列。各种的介绍包括中文名、别名、拉丁名等分类学信息和自然分布、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引种信息、物候信息、迁地栽培要点及主要用途,并附彩色照片展示其形态学特征。为了便于查阅,书后附有主要植物园仙人掌科植物名录、仙人掌科植物术语解释、各植物园的地理环境以及中文名和拉丁名索引。 本书可供植物学、农林业、园林园艺、环境保护等相关学科的科研和教学使用。
《高黎贡山植物资源与区系地理》是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李恒研究员及其团队30年的研究成果,是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基于各类群专家对植物标本的准确鉴定,该专著首次详细记载了高黎贡山地区的地衣、苔藓、蕨类及种子植物名录,并对高黎贡山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来源及在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中的位置进行了论证,提出一个与该区域相适应的种级分布区类型系统。
《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 广西植物》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持编著的《中国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图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距该系列专著《海南植物》出版 7 年后我国科研人员对热带雨林地区植物进行野外调查和专著编研的又一科研成果。该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林业局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全面开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研究资料编辑而成,共收录广西热带雨林区域的维管束植物 262 科,1288 属,2737 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内容包括每种植物的中文名、学名、性状、花果期、分布与生境等。该书文字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图片清晰,是一部集实用性、科学性与科普性于一体的著作。该书的出版对我国热带雨林植物的保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热带
《中国苔藓图鉴》是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苔藓植物学家吴鹏程为首的专家团队撰写的一部精美苔藓植物分类图典。全书以苔藓分类学为基础,介绍了107科410属1018种苔藓植物,涵盖了中国苔藓植物大部分科、属和东亚特有属(包括中国特有属),展示了苔藓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化学内含物。植物表型与基因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是现代苔藓植物分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苔藓图鉴》中近千幅苔藓植物形态解剖特征和生境写实素描图是作者费时三年在台式放大镜下精心绘制而成,凝聚了作者数十年来的研究心血,不仅突显了表基相结合的核心价值,更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新典范。书后附有近百幅苔藓彩色图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中国苔藓图鉴》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环境保护、医药、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及园
邓涛、张代贵、孙航、杨敬元、储德付主编的《神农架植物志(第3卷)(精)》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反映了湖北神农架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生态分布与分类地位。全书共分四卷,记载了神农架原生、归化及栽培的维管束植物208科1219属3767种(含种下等级)。其中,石松类2科4属27种,蕨类植物25科71属306种,裸子植物7科27属43种,被子植物174科1117属3391种。*卷包括石松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睡莲至莎草科共919种,第二卷从禾本科至桑科共964种,第三卷自荨麻科到茜草科共976种,第四卷含龙胆科至伞形科共908种。本志书记载了新发表的产于神农架的新属1个和新种5个,湖北省新记录科1个、新记录属17个和新记录种52个,补充和订正了一些物种的形态描述。为方便广大读者使用,本志书采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排列,除介绍了科、属、种的中文名和学名外,还对
本卷册收录了我国主要 植物园迁地栽培的百合科植 物芦荟属175种5变种,详 尽介绍了其中的151种4变 种。收录的芦荟属植物中, 除库拉索芦荟以外的全部种 类都被列入CITES附录Ⅰ或 Ⅱ,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 种类约37种,其中包含 濒危种5种,濒危种5种,易 危种4种,近危种2种。收录 种类均原产自非洲、西亚及 其周边岛屿,亦是 各植 物园迁地栽培的种类。本卷 册纠正了一些植物园鉴定错 误的物种名称,对于一些没 有确定中文名的种类进行了 拟定,补充了各园基于栽培 物种实地观测的形态特征以 及物候信息,并追溯了芦荟 属植物在我国的迁地栽培历 史。每种植物介绍包括中文 名、拉丁名、别名等分类学 信息和自然分布、生态与生 境、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引 种信息、物候信息、迁地栽 培要点及主要用途,并附精 美彩色照片展示其物种形态 学特征、不同栽培
我国植物园在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的引种驯化、迁地保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原始资料,在爵床科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发掘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书收录了我国主要植物园迁地栽培的爵床科植物45属152种(含2亚种、1变种、1变型),其中本土植物及归化物种100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高等植物卷》(2013)的近危植物1种,易危植物1种,我国特有植物33种,引种栽培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境外植物14属52种,纠正了植物园鉴定错误的物种名称,补充了观赏性强的爵床科物种在园林景观上的应用。每种植物包括中文名、拉丁名、别名等分类学信息和自然分布、迁地栽培形态特征、引种信息、物候信息、栽培要点和主要用途,并附精美彩图展示物种形态学特征。采用Reveal(2012)分类系统,属、种按照拉丁名字母顺序排列。 本书可供植物
邓涛、张代贵、孙航主编杨敬元、储德付摄影的《神农架植物志(第2卷)(精)/神农架国家公园丛书》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反映了湖北神农架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生态分布与分类地位。全书共分四卷,记载了神农架原生、归化及栽培的维管束植物208科1219属3767种(含种下等级)。其中,石松类2科4属27种,蕨类植物25科71属306种,裸子植物7科27属43种,被子植物174科1117属3391种。*卷包括石松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睡莲至莎草科共919种,第二卷从禾本科至桑科共964种,第三卷自荨麻科到茜草科共976种,第四卷含龙胆科至伞形科共908种。本志书记载了新发表的产于神农架的新属1个和新种5个,湖北省新记录科1个、新记录属17个和新记录种52个,补充和订正了一些物种的形态描述。为方便广大读者使用,本志书采纳*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排列,除介绍了科、属、种
本书对野山参的应用历史、产地、生长环境、功效、使用方法及禁忌进行了概述,将野山参性状鉴别原则归纳为以体、皮、纹特征为主,以芦、须特征为辅的综合判定方法,并借助原色图片对野山参纯货与籽货、移山参、园参、西洋参及工艺参的性状区别要点进行了论述。本书还总结了俄罗斯野山参、大马牙人参、西洋参等不同品类的分子鉴别方法,丰富了野山参的鉴别手段。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是生物专业和植物生产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高等农业院校本科生物系列课程中的骨干课程。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及环境生态等研究的飞速发展,植物生理学的内容也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內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需要,由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长春大学五所高等院校,合作编写了《植物生理学》一书,并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教材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学门类《植物生理学》联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供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和生物类各专业,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相关专业教学使用。期望能与已出版的植物生理学教材互相学习,互补共勉。本教材在
《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清吴其濬编。全书共收录1714种,比《本草纲目》尚多出500余种,是我国收录植物种类最多的传统植物学文献。吴氏以实物观察为依据,询之老圃牧竖,对以往文献记载补其不详,纠其悠谬,议论切中实际,详博精密,代表了传统植物学研究的水平。而《图考》所著录植物皆附有插图,墨线缮绘严谨,是古代植物学著作中最为精美者。本次以浙江图书馆所藏光绪八年(一八八〇)山西濬文书局重印本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