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系统解剖与局部解剖相结合的方式编著,骨骼系统单独作为一章。全书以图像资料为主(270余幅),每幅图片后附以少量文字说明。本书所用图片是用1200万像素数码相机拍摄的。最终从5万余幅彩色照片中精选而出。 尝试把一些临床新技术应用于大鼠解剖,如PET-CT骨骼系统三维重建、动脉氧化铅悬浊液灌注造影、动静脉乳胶灌注冷冻后断层解剖等。针对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如器官移植),本书对个别小器官(如爪、肾上腺、卵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显微解剖。
由郑生武和宋世英主编的这本《秦岭兽类志》是继《秦岭鸟类志》、《秦岭鱼类志》、《秦岭植物志》之后,又一部秦岭地域性的系列科学专著。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及附录三部分。总论概括地叙述了研究简史、自然概况、化石及其地质时代动物地理区划、古籍中记载的兽类等。同时基于兽类标本测量的重要性,所以在总论的《兽类外形、毛被、头骨和量度》章节里,特别详细地绘制了不同类型目别的动物外形测量和头骨测量的方法图型,俾使读者对各目动物的分类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时,知所问津。各论则先就各目、科简扼地论述其特征,然后分别描述各种于属下,每种列出次发表该种的文献和必要的异名文献、学名、别名,重点介绍其形态、生态、资源价值与保护,同时还耗费较多笔墨进行了分类讨论和缜密的分析。 鉴于兽类野外工作方法、标本制作、寄生虫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跨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北热带三个亚气候带,位于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的中国华南山地地区。由周放等编著的《广西陆生脊椎动物分布名录》共记录了广西陆生脊椎动物4纲,39目,150科,1149种,另67亚种。其中,两栖纲3目,11科,105种,另3亚种;爬行纲2目,21科,177种;鸟纲23目,82科,687种,另55亚种;兽纲11目,36科,180种,另9亚种。比20多年前有较大增长。
本书按照系统解剖与局部解剖相结合的方式编著,骨骼系统单独作为一章。全书以图像资料为主(270余幅),每幅图片后附以少量文字说明。本书所用图片是用1200万像素数码相机拍摄的。最终从5万余幅彩色照片中精选而出。 尝试把一些临床新技术应用于大鼠解剖,如PET-CT骨骼系统三维重建、动脉氧化铅悬浊液灌注造影、动静脉乳胶灌注冷冻后断层解剖等。针对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如器官移植),本书对个别小器官(如爪、肾上腺、卵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显微解剖。
《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效应》是作者在多年定位定量观测、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已取得的系列成果,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成果写成的。本书重点阐述底栖动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扰动效应,同时介绍了底栖动物研究进展、底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底栖动物的分类、底栖动物生存的影响因素,论述了底栖动物在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底栖动物对水体生态环境的指示作用、底栖动物对受损水体的修复作用、底栖动物在沉积物水界面耦合中的扰动作用、底栖动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关键种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底栖动物对沉积物、上覆水和界面耦合的影响,探讨了生物扰动效应的应用、底栖动物研究展望等。
《中国南海西南中沙群岛珊瑚礁鱼类图谱》是中国部完全以潜水拍摄记述南海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珊瑚礁鱼类的图谱。全书图片采用潜水观察法拍摄,直观反映出珊瑚礁鱼类在原始生存环境中的自然形态,有利于人们认知南海极为珍贵的珊瑚生态系统,识别千姿百态的热带珊瑚礁鱼类。拍摄团队历时两年,9次远航西沙和中沙海域,3次远赴南沙岛礁,下潜拍摄超过400人次,共拍摄水下照片20869张。本书从中精选出565张,涵盖54科160属408种珊瑚礁鱼类,是南海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珊瑚礁鱼类物种多样性可靠的记录,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观赏性,以及很大的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
《鸟类学(第2版)》图文并茂,从鸟类的结构与功能,鸟类的起源进化与分类,鸟类的生态生物学,鸟类学的工作方法四个方面对鸟类学进行了一个相当完整的阐述,不仅可以作为教材,本身也是一本很的学术著作,基本囊括了近三十年来我国鸟类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动物行为仿生学是一个高度交叉的领域,内容涉及动物行为学、仿生学等非常新但不够成熟的领域。本书简要介绍了若干仿生相关的动物行为研究进展、主要结果和仿生应用,并列举了大量动物行为仿生的成功案例。本书旨在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使生物学家看到动物行为研究对工程技术创新的启发和启示,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动物行为研究的成果。相信通过动物学家和仿生工作者的协作和努力,他们的研究工作必将促进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并夯实仿生学的动物学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生物科学与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最终达到推进技术原始创新的目的。 本书可供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本科生,甚至非专业人士参考,可作为认识仿生科学及工程与生命科学特别是动物学之间关系的“抛砖引玉”的材料。
作为一部山东鸟类种和亚种分布专著,赛道建、孙玉刚主编的这本《山东鸟类分布名录》参考了新中 国成立前后、特别是近几十年 来山东鸟类分布研究的成果和实地调研结果,收录到依据标本、分布地照片、环志和 文献确认的山东分布鸟类437种(464种、亚种),隶 属于20目76科;以郑光美《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2011)为依据,介 绍各鸟种、亚种的中文名、英文名和拉丁学名,以及异名和识别特征,辩证其存在状况,并介 绍鸟种的保护类型、分布地点和源参 考文献、环志、分布地照片或标本照片等物种信息,图文并茂,增强了名录的实用性;书 末附有参考文献及中文名和英文名、拉丁学名索引, 便于读者检索查证相关文献,系统了解和掌握山东分布鸟类研究的沿革情况,有助于充分 了解和认识鸟类物种分类的合并、拆 分情况与物种保护类型,
跟着大眼球柯林斯以故事般的语言,全面介绍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花儿的成长过程,画面真实、生动;以娴熟的摄影技术完全展现了以上动物和花儿的生命历程,是一本真实、美丽和充满大自然气息的自然生态观察摄影读本,是好爸妈送给孩子的贴心亲子礼物。爱孩子,就给他好的,给他体验生命美好的机会。
本书介绍了上海市湿地和以湿地为主要生活环境的水鸟资源。近百年来,在上海地区共有8目24科164种水鸟被记录到,其中夏候鸟21种、旅乌64种、冬候鸟73种、留鸟4种、迷鸟2种。本书就这些水鸟的识别特征、生态习性、主要分布区域、出现时间等相关生物学特点作了详细介绍,对水鸟的野外识别技巧和观鸟方法与守则也作了介绍。 本书是一本能帮助快速识别各种水鸟的专业书籍,不仅可供鸟类研究的专业人士借鉴和参考,也是观鸟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更可作为中小学野生动物特色教育的参考书。
动物细胞培养作为进行细胞研究和细胞生产的重要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于生物制药产业,成为各国进行新药研发的发展方向。相对于产业的蓬勃发展,动物细胞培养工程的理论发展和人才培养则相对滞后。 作者基于20余年的科研和教学实践,将其科研成果汇集外的技术进展,编纂成为本书,并用作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用书。本书内容既涵盖了动物细胞培养工程的五大关键技术(生物反应器、载体、培养基、培养工艺和过程优化),同时又对细胞生长、凋亡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还对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环节--组织工程、蛋白质品质控制和生产工艺管理(GMP等)等的工具内容进行了介绍。 这是一本集中论述动物细胞培养关技术的理论、实践、实例的综合性图书,反映该项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和进展,理论性和应用性兼顾的双重特色,无
《底栖动物的生物扰动效应》是作者在多年定位定量观测、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已取得的系列成果,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成果写成的。本书重点阐述底栖动物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扰动效应,同时介绍了底栖动物研究进展、底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底栖动物的分类、底栖动物生存的影响因素,论述了底栖动物在水体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底栖动物对水体生态环境的指示作用、底栖动物对受损水体的修复作用、底栖动物在沉积物水界面耦合中的扰动作用、底栖动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关键种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底栖动物对沉积物、上覆水和界面耦合的影响,探讨了生物扰动效应的应用、底栖动物研究展望等。
《曲线与曲面的微分几何》(英文版)是(英文版)一本关于曲线和曲面微分几何的导论,介绍微分几何这两个方面的局部特性与整体特性。同传统的微分几何教材不同,《曲线与曲面的微分几何》(英文版)更广泛地应用初等线性代数的知识,并把重点放在基本的几何论据上。
本书按照解剖与局部解剖相结合的方式编著,骨骼单独作为一章。全书以图像资料为主(270余幅),每幅图片后附以少量文字说明。本书所用图片是用1200万像素数码相机拍摄的。最终从5万余幅彩色照片中精选而出。尝试把一些临床新技术应用于大鼠解剖,如PET-CT骨骼三维重建、动脉氧化铅悬浊液灌注造影、动静脉乳胶灌注冷冻后断层解剖等。针对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如器官移植),本书对个别小器官(如爪、肾上腺、卵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显微解剖。
本书介绍了上海市湿地和以湿地为主要生活环境的水鸟资源。近百年来,在上海地区共有8目24科164种水鸟被记录到,其中夏候鸟21种、旅乌64种、冬候鸟73种、留鸟4种、迷鸟2种。本书就这些水鸟的识别特征、生态习性、主要分布区域、出现时间等相关生物学特点作了详细介绍,对水鸟的野外识别技巧和观鸟方法与守则也作了介绍。 本书是一本能帮助快速识别各种水鸟的专业书籍,不仅可供鸟类研究的专业人士借鉴和参考,也是观鸟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书,更可作为野生动物特色教育的参考书。
苏永全、王军、戴天元、阮五崎、廖正信等编著的《海峡常见鱼类图谱》介绍了海峡99科182属273种常见鱼类。图谱提供了精美、清晰的实物原色照片,介绍了入谱鱼类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在我国的地理分布,特别是比较全面地收集了这些鱼类在大陆和地区的地方名。此外,图谱还附有入谱鱼类大陆中文名目录、中文名目录、学名索引、大陆中文名索引和中文名索引,以方便读者查阅。《海峡常见鱼类图谱》可供两岸渔业管理部门、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者,以及水产贸易人士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