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介绍云南大山包 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专著。全书共收录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16目43科117种。书中配以多幅鸟类精美彩色图片,全面介绍了鸟类识别要点、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种群现状、居留状况及保护等级等详细内容。 本书可为观鸟、鸟类监测研究、资源保护、自然科普教育等领域的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也可作为中小学生科普读物使用,是社会各界人士了解云南大山包黑颈鹤 自然保护区资源、景观、保护、社区发展等方面的 书籍。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主要分两部分,分别介绍了森林昆虫普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昆虫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方便读者在调查中使用。全书共约有600多张图片,是针对森林昆虫普查工作编写的手册,对于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提高全国普查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蝶类为主,兼顾其他昆虫种类,共选择了6目19科172种,包括我国分布的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昆虫种类)、《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蝶类及一些贸易常见种。内容有物种名称(中文、英文、拉丁文)、形态特征、生物习性、地理分布、分类地位、保护级别等。每一物种均配有色彩鲜明、真实生动的彩色图片,全书共配有图片315幅,便于直观鉴别。 这本工具书内容简要、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便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以及公、检、法、海关、工商、贸易监管等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同时也可用于科研、教学、科普宣传等领域。
昆虫是一类古老的动物,它目睹了恐龙从出现到兴旺,最后灭亡的整个过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伴随着植物和其他动物一起进化,一起发展,一直到今天它仍然活跃在我们的身边。 地球需要昆虫,人类更离不开昆虫,让我们听着昆虫的歌声,追着蝴蝶的翅膀到自然界去探索知识,认识自然,保护我们的环境。 本书按照88类常见昆虫的俗称进行排列,尽量将专业化的知识用精简、通俗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外活动时能及时入手,了解和掌握所需的知识,同时配以图片,便于学生参照。
辽宁省昆虫学会自成立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振兴辽宁省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投身到辽宁省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普宣传、生产调研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科协和中国昆虫学会的好评和表彰,并深得广大会员的信任和热爱,真正地成为会员之家! 文集较系统的回顾了二十年来辽宁省昆虫学会所走过的历程。一是回顾辽宁省昆虫学会二十年来所做的工作;二是肯定历届理事会,尤其是一些老同志为辽宁省昆虫学会所做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绩;三是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今后做好学会的工作提供借鉴。
尽管我们今天生活在舒适、设备齐全的房子里,但我们仍然不断地遭遇不速之客,有一大群小动物侵略者觊觎我们的居所。无论是地窖里的甲虫,还是卧室里的蚊子,我们都无法接近躲开它们。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和我们家庭的一部分。本书以英国为中心辐射全世界,介绍了世界性分布的各种典型的小动物,探索它们如何逐渐适应进入人类家庭中生活。同时,本书附有鉴定指南,详细描述所列动物的外观、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等,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遇到的入侵者是何种生物,以及如何应对等基本生物学常识。
《昆虫记》是享誉世界的自然科学类经典著作,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在书中以人性化的眼光观照虫性,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和散文化的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本书《歌唱家与杀手:蟋蟀、蝗虫、蝎子》重点讲述了蝉、负葬甲、蝈蝈、蟋蟀、蝗虫、步甲、蝎子等昆虫的生活习性,本书图文并茂,读者可以在生动有趣的阅读中了解这些昆虫的习性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