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世纪80年代,苏联的科学规模已达到世界之最,但它的历史却很少为西方人所知,多年来为了填补这个空白,需要写一本书,以便满足读者在这方面的需求,本书就是为此目的而编写的。俄罗斯和苏联的科学史是一段既有卓著成就,又有挫折失败的故事,这里所指的历史是以综合性的形式,并用社会政治的内容去加以解释的历史。本书包括沙皇时代、俄国革命对科学的影响、科学同苏联社会的关系、知识科学各学科的强项与弱点;本书还讨论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媒体给俄罗斯科学和其他共产党国家带来的影响。这是一本内容广泛,且很有说服力,读起来引人入胜的书。苏联从总的来讲在科技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要归功于将科学任务让社会全面了解的政治体制,而且要归功于社会、政治力量对科学事业的有力影响。本书是《科学史丛书》之一,可作为
本书是一部普及型编年体的科学史,全书以时间先后为序设有1700余个条目、1000余幅插图,叙说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科学进展。
《技术史》共八卷,本卷为第六卷,与第七卷共同关注了20世纪上半叶(约1900年至约1950年)的技术。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若干大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等。这些大事件彰显了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对于技术发展显而易见的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技术发展又充分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和走向。本卷对原子能、化学工业等专业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全面阐述。第六卷与第七卷两卷中所记录的是人类用技术谋求解放与自由的新阶段。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中)》主讲医学、四大发明、陶瓷技术、纺织技术。本系列丛书分上、中、下三册,由2008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担的为领导同志讲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史的讲稿整理、集结而成。这一系列讲座始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与“中国古代科技概况”的纵横开篇。对于“科学史上若干问题与李约瑟难题”作了些比较深入的讨论;其间贯以“天算农医”等知识体系,“四大发明”以及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个技术领域.共计44讲。主讲人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各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主。其他单位的参与者亦皆属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 本系列丛书内容丰富、系统而全面,论说客观有据,旁征博引之处甚多。可供各界人士阅读,尤其是科技史、科学哲学等学科的教师与学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