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美国科学史》讲述了美国科学从世界边缘到中心的历程。《美国科学史》中文版根据原著内容,划分为综合卷和学科卷。综合卷包括美国科学概况、美国政府的科研与管理机构、综合性科学组织与期刊、大学与科学教育、科学与工业等,从历史、体制、组织和机构等角度描绘出美国科学的框架和全景;学科卷分别从数学与天文学、物理学、核能与航空航天、化学与化工、生物学、地理学与地质学、医学/生理学与心理学、农业/气象与环境保护等从不同的领域反应美国科学的不同侧面。这样两卷册的划分也方便读者梳理和理解美国科学史的脉络和全貌。
本书选辑了作者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所写作的关于中国古代教学史的各种论著。也收录了作者从事数学史研究的若干过程、心得和教训,可以算是一篇“代后记”。 该书是中国数学史方面的重要著作之一,可供数学史工作者、文化史工作者、史学工作者以及大中学数学教师、史学教师和广大的数学爱好者、史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分为三篇。篇从史前时期的数学、天文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最早证据入手,描述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成就、希腊文化的黎明、古老的东方文明对希腊文明的影响以及公元前6世纪爱奥尼亚科学的繁荣;介绍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色诺芬尼以及其他著名思想家的理论,并用一整章的篇幅介绍了颇有影响的毕达哥拉斯的学说。第二篇从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辉煌开始,展现了希腊人在诗歌、艺术、哲学和科学方面的显著成就。作者清晰地描述了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萨戈拉、普罗泰戈拉、芝诺、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以及其他许多人的贡献。同时,作者还以敏锐的眼光讨论了公元前5世纪的地理学家和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以及其他人),以及公元前5世纪(以希波克拉底医学为主)的希腊医学。第三篇集中讨论了公元前4世纪那些非凡的希
渗流模型源于统计物理学,以其简单的规则与丰富的物理内涵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20世纪末网络科学的兴起,渗流模型的思想、规则、理论方法、模拟算法等渗透在网络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书以渗流理论为基础,结合复杂网络研究中的实际问题,着重介绍了经典渗流模型在网络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包括网络鲁棒性、网络社团识别等网络结构问题,以及级联失效、疾病和信息传播、交通流等动力学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渗流模型及其理论或以定性概念出现或以动力学模型出现,进行解析研究或模拟计算,通过网络渗流理论将形形色色的网络科学问题联系起来,并且以解决实际网络科学问题的方式进行布局。本书对于网络科学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都具有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表文学简史》于1955年出版之后,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重视与关怀,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很多人希望充实该书的内容,使它成为一部比较详尽而又全面的中国天文学史的著作。《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的出版,距今已经二十多年,在这期间,中国古代天文学史方面出土的文物和研究的成果不少,原书若不经大的改写,就难以反映这些新的成就。 原书在《序言》中,曾提到“特别为高等学样的学生和教师的需要而编写的”,同包括广大知识青年。他们对于天文知识全般比较贫乏,因此,在介绍天文学史之前,应当使他们了解天文学究竟是怎样的一门自然科学。 本书是在《中国古代天文学简史》的基础上充实而来,包括辛亥革命以来及解放以来我国天文学的概况内。由于中国近代和现代天文学是学习外国天文学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本书是《科学史丛书》中的一种,介绍了从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科学革命早期的科学和医学。 人们常常根据数学和天文学这些学科的进步来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而忽视了这一时期更加广阔的知识背景。相反,那些强调后者的作者又常常贬低技术性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在本书中,狄博斯教授将上述探讨结合起来,不但详细讨论了这一时期的学科,而且也不断涉及那些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科学几乎不起什么作用的宗教和哲学概念。因此,对神秘主义原著重新开始的兴趣以及后来炼金术、占星术和自然对控科学和医学发展的影响成了本书论述的中心。 本书并不打算对这一时期的所有学科进行详尽透彻的研究。确切地说,它描述的是为17世纪后期近代科学发展扫清了道路的那些关键观察和发展。全书贯穿了几个重要主题,包括人文主义的影响、对一种新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