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液压元件使用与维修(第二版)》结合实例,借助照片和图形将液压元件与故障及维修方法等进行图解转化,使其更加简洁、清晰、形象、直观,更易于被读者理解、掌握。全书共分7章,在简要介绍液压元件组成及安装调试、故障维修的基础上;重点对常用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液压马达、液压辅件)的结构、安装、调试、拆卸、组装及故障维修详细讲解;每章都选择几个典型的故障排除实例,详细讲解故障的分析、排除全过程;在本书的最后,还介绍了液压故障分析诊断中的重要图解方法。本书均已产品为例,利用图表对新型液压元件做了详细介绍。 本书可供液压元件与系统设计、制造人员,使用维修人员以及机电专业的大学生参考,同时,也可作为液压专业技术培训的教材使用
气瓶作为移动式压力容器,已经广泛地使用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在用气瓶1.33亿只),其安全运行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同时随着我国气瓶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气瓶制造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已经由上世纪的气瓶进口大国转变为气瓶制造大国。气瓶产业的发展、安全状况的提高,都离不开气瓶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无论是促进气瓶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还是提高气瓶安全状况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贯彻气瓶标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套汇编共有两个分册,其中一个分册收集了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制定的气瓶标准以及《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相关法规;另一个分册收集了气瓶相关国家标准。本套汇编是从事气瓶设计、制造、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有:锅炉基础、锅炉安全附件、锅炉安全附件、锅炉运行监督与科学管理、锅炉水处理、锅炉检验与修理、锅炉常见事故及故障处理。书中着重对锅炉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水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锅炉受压元件常见缺陷的检查及修理方法,锅炉常见故障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本书理论联系实践,实用性强,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提高司炉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处理故障的应变能力会有所帮助。因此,本书可作为司炉人员、锅炉检验人员培训、考核用教材,也可供锅炉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本书面向工程实际,全面详细地介绍液压系统安装调试、系统检测及其实例,介绍了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辅助元件的安装与维修,介绍了液压基本回路的故障诊断和液压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液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工作人员在液压系统设计、液压设备现场使用与维护、故障分析排除时参阅使用,也可供应用型工科院校教学时参考。
本书是系统地分析美国《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Ⅷ卷1、2、3册的专著。由于美国“规范”编排方式的特殊性,同一主题前后穿插,有关内容相互关联,以致在查阅某一主题时颇费周折。为方便读者应用“规范”,本书根据使用习惯,把各主题列成专章介绍。本书着重于分析“规范”中有关规程的制定原理,并理清在应用中的主要思路,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使用“规范”。 本书可供从事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检测、检验和安全监察人员、特别是“规范”取证单位以及与涉外项目有关的人员学习和使用“ASME Ⅷ?1”、“Ⅷ?2”和“Ⅷ?3”之用; 也可作为上述人员和有关科技人员进一步理解美国压力容器规范和技术进修的参考材料。
本手册全面介绍了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中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本行业的国家标准(GB/T786.1~2009/1219~1:2006),涵盖液压传动技术中的动力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及液压介质等相关内容,并介绍了本领域中新开发生产的元器件。全书共分11章,包括:章,常用液压基础标准;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第3章,液压介质及污染控制;第4章,液压基本回路;第5章,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计算;第6章,液压泵与液压马达;第7章,液压缸;第8章,液压控制阀;第9章,液压辅件与液压泵站;0章,液压系统的施工与使用;1章,液压伺服与比例控制阀。 本手册适合从事液压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工具书。
锅炉是热电厂的主机之一,锅炉设备的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热电厂的安全可靠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从事锅炉设备运行、安装、调试、管理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迫切需要一本实用、好用的专业技术图书。本书的作者均是长期从事锅炉设计、教研和工程实践的一线技术、研究人员,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全书共分五章。章主要介绍锅炉在热电厂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锅炉的发展、热电厂锅炉的分类和基本特性。第二章主要介绍热电厂锅炉设备当今常用的主要型式特点、不同燃烧装置的特点、锅炉设备蒸发受热面系统主要特点、主要对流受热面的布置及特点、锅炉配套辅机的技术介绍。第三章主要介绍锅炉机组热效率的组成和影响热效率的因素。第四章主要介绍锅炉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特点及管理、锅炉设备各类事故处理的
本书收集了常用的液压气动回路共计600余例,目的是给液压气动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实用的液压气动回路参考资料。 全书共3篇:液压回路篇、气动回路篇、回路设计篇,分27章,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以一图一表的形式,一目了然地介绍了常用液压气动回路的特点、功能、应用范围以及回路选用原则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本书适合企业从事液压气动技术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使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查阅,也可供机械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面向工程实际,全面详细地介绍液压系统安装调试、系统检测及其实例,介绍了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阀和液压辅助元件的安装与维修,介绍了液压基本回路的故障诊断和液压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等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液压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工作人员在液压系统设计、液压设备现场使用与维护、故障分析排除时参阅使用,也可供应用型工科院校教学时参考。
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便于对有关压力容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贯彻和实施,满足广大设计、制造、使用、安全监察和管理人员的需求,特将下面所列的现行的压力容器标准及新制、修订的标准中,所直接引用的相关标准148项,编撰成《压力容器相关标准汇编》。 本汇编,采用了的标准版本,全书分上、下两卷出版,其内容包括材料、焊接、性能检验等有关标准。
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SAC TC/31)成立于1983年8月,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直接领导的标准化组织。其下设6个分技术委员会。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口与 TC/58(国际标准化组织气瓶技术委员会)联系,参加国际气瓶标准化活动。 自1983年成立以来,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气瓶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方面专家的作用,通过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已经制修订了近60项国家标准,包括气瓶材料标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检验标准、方法标准、充装标准等等,基本形成了我国气瓶国家标准体系。
本书ANSYS分析部分,以在用的热壁加氢反应器和高压空气储罐为例完整地介绍压力应力分析、热分析、热应力分析、耦合分析和疲劳分析全过程,其中包括压力容器分析设计人员关注的问题:按ASME.Ⅷ一2的应力分类识别和提取ANSYS生成的结果进行应力叠加法和耦合法的应力强度评定。作者给出ANSYS分析的点滴技巧和经验,详见第6、7、8章。 本书强度计算部分,详见第l、2、3、4、5、9章。强度计算部分给出的计算规范超出ASME.Ⅷ一l和GBl50的应用范围:如第l章稳定计算的现代方法,不考虑椭圆形封头加工减薄量的规定,锥形封头壁厚的计算等;第3章圆筒或锥壳的开孔率可达l.0的大开孔补强计算;第4章低循环疲劳强度计算规范比ASME一Ⅷ一2的功能强大:第5章有色金属容器的计算疲劳曲线和相应规定更是难得的所需设计规范;第9章的规范可填补我国便于手算求解接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有:锅炉基础、锅炉安全附件、锅炉安全附件、锅炉运行监督与科学管理、锅炉水处理、锅炉检验与修理、锅炉常见事故及故障处理。书中着重对锅炉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水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锅炉受压元件常见缺陷的检查及修理方法,锅炉常见故障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本书理论联系实践,实用性强,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提高司炉人员的操作水平和处理故障的应变能力会有所帮助。因此,本书可作为司炉人员、锅炉检验人员培训、考核用教材,也可供锅炉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共7章,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从功能原理到结构施工,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流程、方法要点及设计禁忌,并按不同行业或不同工况特点给出了若干典型系统设计实例,同时给出了常用液压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缸及液压装置设计典型结构图例等系统设计的资料性内容。下篇共4章,主要介绍安装调试、运转维护及故障诊断,详细介绍了液压系统安装调试、运转维护及禁忌与故障诊断技术,并给出若干典型工程案例。书中所有液压回路和系统图采用现行国标GB/T 7861—2009规定的图形符号进行绘制。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对水液压及环保节能、计算机模拟仿真与CAD等先进技术。附录摘录了GB/T 7861—2009中的常用液压气动图形符号,以及液压系统与元件共性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 本书取材广泛、新颖翔实、图
本书以多个世界知名公司的各类平衡阀为例,包括近年推出的新产品,如美国升旭公司的负载匹配型平衡阀、负载适应型平衡阀、德国布赫公司的Cindy型平衡阀和德国力士乐公司的先导控制节流下降阀(绿阀)等等,介绍分析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及应用,比较差异与特点。重点分析了正确运用平衡阀必须掌握的稳态特性、瞬态特性及测试。 平衡阀主要是为了控制负载下降,但控制负载下降也可以不用平衡阀,特别是现在为了节能,出现了一些新的控制阀、控制回路,本书也一并介绍。 本书介绍了平衡阀的多种应用回路,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含平衡阀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和应对措施。同时,还介绍了负负载的能量回收与应用。 附录部分对附赠资源中的“液压元件设计估算表格2016.xlsx”和“液压系统设计估算表格2016.xlsx”进行了说明。附赠资源还
本书是为配合技术监督部门和各主管部门对锅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换发“制造许可证”、培训焊工以及提高与锅炉压力容器相关技术人员的焊接知识而编写的。本书的特点是以讲解锅炉压力容器常用的外版标准、规范的形式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将锅炉压力容器的基础知识、常用金属材料、焊接材料、焊接冶金、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缺陷及检验等较全面地、有机地揉合在各章节之中。全书以问答形式,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易懂、重点突出;章节之间融会贯通、衔接有序、思路清晰。书中还收集了“压力容器失效分析典型实例”,从机理上探讨各种因素对设备损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本书可供锅炉压力容器的结构设计、制造、焊接、检验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中院校的师生阅读,也可作为焊接技师自学和焊工培训的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蒸汽发生设备、热力发动机、换热制冷设备以及压气装置基础上的热工设备组合应用特点;也介绍了根据热工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燃气成分分析等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进行热工测试点的布局,热工仪表的校验及安装,测试数据的处理;并针对锅炉煤粉测量,燃气流量测量等概要介绍了热工测量新技术以及计算机在热工测量中的应用。本书的许多示例都是作者及同事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积累的。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热能工程、化学工程等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应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