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电路设计与仿真”丛书之一。本书是电路SPICE仿真软件应用工具书,书中介绍了四种仿真工具,分别是IcAP/4windows/IsSpice4TMv8.11,0rCAD/PSpice v10.5,SIMetriXTM v5.1和Micro Cap TMv8.0。本书将复杂的电路模块化,对每一类型的电路模块运用这四种仿真软件分别进行详细的仿真分析;书中列举相应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数模混合电路的仿真过程,并对软件的仿真结果与电路实测结果的吻合度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本书致力于解决电路仿真中会出现的仿真收敛、模型误差、仿真度等问题。
本书讲述电磁的理论和基本公式,主要内容包括:矢量和场的基本概念、电场和磁场的概念、波的概念、时变场的麦克斯韦方程、传输线的时域分析和正弦稳态分析,以及与电子学、光子学相关的一些内容;最后还介绍了一些求解方法,如有限差分析、有限元法等;附录提供了电磁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可供读者学习本书前参考。全书注重基础,强调应用,提供了大量的图表、公式、例题与习题,可帮助读者掌握复杂的概念。本书既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也非常适合自学,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共16章,结构层次分明。~7章介绍了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涉及的基础理论。阐述了高温导致电力电子器件失效的原因和类型,能量传递及热传递的机理及方式,微电子封装的结构类型以及常用散热器的热分析方法。第8~13章分别介绍了导热、对流换热(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换热)、热辐射的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方法。4~16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热仿真的基础理论和仿真方法、实验测试方法以及先进的冷却技术。 本书的目标读者为进行电力电子装置设计的电气、机械工程师,无论是否具有工程热物理和传热学知识背景,都能从本书获益。对于电气工程、热能及动力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本书的内容也足够进行一学期的学习。
本书属于日本经典技能实战丛书之一,以图表及照片的形式和通俗的语言讲解了焊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重视对现场操作技能的讲解和提升。本书由日本引进,文风轻松、简洁,又不失严谨、科学,是不可多得的适合技术工人自学的通俗读物。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焊接是什么、如何成为合格的焊工、各种各样的电弧焊接方法、焊接施工时的预备知识、焊接作业的关键点及不通金属焊接施工时的知识。本书可供初、中级焊工使用,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系“电路设计与仿真”丛书之一。本书是电路SPICE仿真软件应用工具书,书中介绍了四种仿真工具,分别是IcAP/4windows/IsSpice4TMv8.11,0rCAD/PSpicev10.5,SIMetriXTMv5.1和MicroCapTMv8.0。本书将复杂的电路模块化,对每一类型的电路模块运用这四种仿真软件分别进行详细的仿真分析;书中列举相应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数模混合电路的仿真过程,并对软件的仿真结果与电路实测结果的吻合度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本书致力于解决电路仿真中会出现的仿真收敛、模型误差、仿真度等问题。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书中内容深入浅出,可以作为电源设计、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的师生学习参考使用。
《电力工程设计手册20: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手册》系列手册中的一个分册,是按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要求编写的实用性工具书,可以满足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架空输电线路电气、结构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设计计算、设备材料选择与布置、设计内外接口、设计注意事项等。《电力工程设计手册20: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是依据新标准的内容要求编写的,-充分吸纳了交直流超、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技术,广泛收集了线路设计的成熟案例,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架空输电线路建设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列入了大量成熟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和技术数据。《电力工程设计手册20: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是从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其
当今互联大电网新设备、新技术广泛应用,电网结构复杂、运行特点多变。为适应电力系统发展新要求,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对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的认知水平,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一批技术、技能培训能手联合编著了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培训系列丛书。本书是核电厂运行控制与管理分册,主要讲述核能发电的基础理论、运行控制特点和要求,对核电机组的结构及运行调试等进行了深入介绍,对核电机组涉网运行特点和调度规则进行了细致讲解,内容新颖实用。此系列中前两本书的情况如下: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培训系列丛书燃煤电厂运行控制978-7-5123-3596-72000册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培训系列丛书调度运行控制978-7-5123-3779-4因领导变动,现任领导对书稿内容不满意而撤销出版。
全书共16章,结构层次分明。~7章介绍了电力电子器件热管理涉及的基础理论。阐述了高温导致电力电子器件失效的原因和类型,能量传递及热传递的机理及方式,微电子封装的结构类型以及常用散热器的热分析方法。第8~13章分别介绍了导热、对流换热(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换热)、热辐射的控制方程以及边界条件的设定方法。4~16章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热仿真的基础理论和仿真方法、实验测试方法以及先进的冷却技术。 本书的目标读者为进行电力电子装置设计的电气、机械工程师,无论是否具有工程热物理和传热学知识背景,都能从本书获益。对于电气工程、热能及动力工程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本书的内容也足够进行一学期的学习。
本书从多角度论述了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和定位问题。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小电流接地及选线技术现状、小电流接地故障特征、小电流接地选线及定位方法、小电流接地选线及定位装置测试方法、现场工程应用和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论述,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