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和满足电气技术人员和电气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尽快适应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的技术要求,使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作者根据几十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跟随我国现时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将电气系统工程常用的技术及数据精编成册,以飼读者。 《配电设计手册》包括以下内容: 上篇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内容包括 第1章重点阐述常用电工电气理论基础知识,第2章阐述了电子元器件基础理论知识,第3章常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第4章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换算,第5章常用物理基础知识及计算,第6章PLC控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第7章电工电气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及快速计算方法,第8章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及校验,第9章电能计量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下篇 技术应用与设备选型 内容包括第10章变配电系统供电方式及开关类型,第11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典型设计——送出线路分册介绍了10kV架空配电线路电缆典型设计和0.4kV、10kV电缆典型设计。包括导线选取原则与应用、金具、绝缘子选取和使用、绝缘导线防雷和接地、杆型选取和使用、开关安装及电缆引下布置、电气部分、土建部分等。
本书是作者在电力系统优化,尤其是基于人工智能方法解决电力系统优化问题研究的多年成果总结。书中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优化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然后详细介绍了电力系统优化中经济调度、机组组合、水火电调度、功率流、无功功率调度和可用传输容量等相关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大量实际案例和具体应用。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约束条件下的经济调度问题,包括燃料约束、传输极限约束、斜坡速率约束、排放约束、环境约束等。此外还详细介绍了通过人工智能方法求解各类机组组合问题的具体应用。
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是国家电网公司"三抓一创"重点工作之一;是国家电网公司实施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国家电网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提高集成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本书为《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2006年增补版)330kV输电线路分册,共有两篇,分别为总论和具体设计。总论包括输电线路典型设计(2006年增补版)目的、意义、总体原则、设计依据、工作方式及过程、调研及其意 本书供公司系统内各设计单位,以及从事电力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安装、生产运行等专业人员使用。
本书结合当前500kV变电站的二次回路图纸及国家或地方性的规程规范,对各种回路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主要包括220kV双母线启动失灵回路、3/2断路器接线下断路器失灵、失灵及过电压启动远跳回路、主变断路器失灵回路、电压电流回路、各种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控制回路、冷却器控制回路等,让读者可以学习到目前各种保护装置原理图、断路器控制回路图及回路的设计理念等,更主要地为了让读者通过本书能学会如何看现场各种二次回路,从而提高变电站值班人员在事故处理、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分析、判断、处理能力。 本书主要供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使用,也可作为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参考。
为进一步规范、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设计方案,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有关科研、设计单位共同编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典型设计》,包括《接入系统分册》《汇集站与升压站分册》《送出线路分册》。 本分册包括了分布式发电系统汇集站与升压站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11个汇集站典型设计方案、16个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全书共分三篇,分别为总论、汇集站典型设计、升压站典型设计。 本书可供电力系统各设计单位,以及从事电力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安装、生产运行、设备制造及销售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使用,并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本书介绍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典型方案及技术原则、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方案、风力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方案、燃机接入系统典型设计方案。包括方案概述、接入系统的一次和接入系统的二次设计,给出了计算、原则和具体的设计要求。
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典型设计——送出线路分册介绍了10kV架空配电线路电缆典型设计和0.4kV、10kV电缆典型设计。包括导线选取原则与应用、金具、绝缘子选取和使用、绝缘导线防雷和接地、杆型选取和使用、开关安装及电缆引下布置、电气部分、土建部分等。
《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三版)配电与用电卷》由《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二版)供用电卷》及《中国电力百科全书(第二版)输配电卷》部分内容修编而成,全书共分14个分支,包括概论、配电网及其设备、配电运行与检修、配电网保护控制与自动化、电力营销与供电服务、需求侧管理、低压配电与安全用电、农村用电、电气照明、电力拖动、电化学、电加热及电焊、电力牵引、家用电器。
《Splunk实践指南》将为您展示如何利用Splunk挖掘海量机器数据的价值。根据不同的需求,您可以学习到如何搜索、转化和展示数据,学习管理不同规模的Splunk安装。无论您是按部就班地阅读《Splunk实践指南》内容,或者是直接挑选您所需要的内容阅读,《Splunk实践指南》都将帮助您更迅速地完成工作。新用户和有经验的用户都将从《Splunk实践指南》中获得极具价值的信息。
为进一步规范、优化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设计方案,促进电源电网协调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有关科研、设计单位共同编制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典型设计》,包括《接入系统分册》《汇集站与升压站分册》《送出线路分册》。 本分册包括了分布式发电系统汇集站与升压站的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11个汇集站典型设计方案、16个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全书共分三篇,分别为总论、汇集站典型设计、升压站典型设计。 本书可供电力系统各设计单位,以及从事电力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施工、安装、生产运行、设备制造及销售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使用,并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IEEE1588作为一种成熟的网络时间同步标准,在总结之前各种各样的异步通信模式下同步时钟的方法的同时,开创性地解决了总线网络下的同步时钟问题以及跨网段的同步时钟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层次实施该协议可得到不同等级的同步时钟精度。本书在分析现有的时钟同步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IEEE1588标准、相关规约、通信机制;阐述了PTP协议的实用性研究和开发及基于DP 83640的软硬件的实现方法。IEEE1588在电力系统中目前主要应用于数字化变电站,本书对数字化变电站的时间同步方案也做了介绍。最后介绍了IEEE1588测试的方法和测试一致性平台的研制,并对IEEE 1588测试精度进行了分析。 本书主要供从事IEEE 1588网络时间同步标准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IEEE1588协议培训用书及一般工程技术人员自学使用。
微电网的概念自提出以来,迅速得到了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微电网分层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聚焦于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技术的理论分析。全书共7章:章阐述微电网的概念及其运行控制多层构架系统;第2章概要介绍微电源模型与控制,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机、微型燃气轮机、柴油发电机和储能装置等微电源的模型,以及恒功率控制和下垂控制等两种逆变器的主流控制策略;第3章介绍微电网的频率特性及无差调频控制;第4章分析微电源VF控制及其电压质量分析与优化;第5章介绍基于可扩展模型的微电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包括分析方法、模型和算例仿真等;第6章介绍含双VF源的高供电质量微电网切换控制策略;第7章介绍基于用户侧互动的微电网优化调度策略。 本书适合微电网理论研究、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
《航天器系统工程》以系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现为主线,全面地讲述了航天器系统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环境及其对航天活动的影响、航天器动力学、航天任务分析、航天器姿态与轨道控制、航天器结构与机构、航天器热控制、航天器电源技术、航天器遥测遥控与空间数据系统、航天器通信、航天器天线、航天器电磁兼容性技术、航天器软件工程、航天器电测、航天器环境试验、航天器集成设计和多学科优化、航天器工程和航天器项目管理。《航天器系统工程》是航天器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及型号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掌握航天知识的重要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航天型号研制(技术和管理人员)及大学航天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学术规范导论》在合理借鉴国际学术规范经验的基础上,密切结合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具体语境,努力构筑中国的学术规范体系。《学术规范导论》以其学术前沿性、跨学科性、开创性和试验性为特色,对于推进中国的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学风建设、学术创新以及高校学术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规范导论》与《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互为姊妹篇。 《学术规范导论》适用于高校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以及高校教师、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和其他读者。
目前我国尚无怎样编写发电、输变电工程接入系 统设计报告的书籍。作者在总结多年编写“发电、输 变电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 家电网公司颁发的各种类型工程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 度规定的要求,编写出《发电、输变电工程接入系统 设计报告编写指南》。孔庆东编著的《发电输变电工 程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编写指南》共9章,、2、3章 讲述发电厂接入500、220、110(66)kV系统报告的填 写格式及方法,并给出发电厂接入各级电压系统设计 工程报告的实例;第4、5、6章讲述风电场接入500、 220、110(66)kv系统报告的填写格式及方法,又给出 风电场接入各级电压系统设计工程报告的实例;第7 、8、9章讲述输变电工程接入500、220、11O(66)kV 系统报告的填写格式及方法,还给出输变电工程接入 各级电压系统设计工程报告的实例;书中附录列出14 个专题,工
《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共有8个分册,分别为《综合卷》、《科研攻关卷》、《工程设计卷》、《设备研制卷》、《施工卷》、《调试试验卷》、《生产准备卷》和《环境保护卷》。本套书是国家电网公司对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设情况的全面回顾和总结,通过系统、翔实的记录,全面反映了工程建设全过程及其建设特点。本册为《综合卷》,共10章,具体内容包括综述、前期论证、科研攻关、工程设计、设备研制、工程建设与管理、调试与试验、生产运行准备、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和工程验收。
本书根据“职业技能鉴定”有关内容及变电运行现场岗位应具备的“三熟三能”技术要求,从实践角度,以问答形式,系统、全面、详实地介绍了变电运行与事故处理的有关技术知识。全书共分部分,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变电一、二次电气设备的基础知识,运行维护、倒闸操作的实践性知识,以及变电站设备与电力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的技术要领。本书可作为各级变电站、发电厂,农电、用电、水电等运行值班人员,运行操作队作业人员的现场培训教材,也可供各级电网调度人员参考学习,同时能为从事变电运行的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帮助,还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课程的参考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核电厂通用机械设备的基础知识。全书共分六章,一至五章分别介绍了核电厂核岛和常规岛主工艺系统及其辅助系统中各类阀门、泵与风机、换热设备、核承压容器等设备的原理、结构、性能和运行中的基本问题,对核电厂专用叶轮泵、换热设备也进行了选择性介绍。第六章简要阐述了有关核电厂核岛机械、电气设备安全分级的相关内容。本书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电厂新员工入厂培训系列》之一,也可供从事核电工程的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以IEC61850技术为主线,以模块化的结构介绍相关内容,全书共分十二章:第l~7章对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工程应用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包括IEC61850标准概述、IED工程应用模型、配置、基于MMS技术的通信服务映射、GOOSE技术及工程应用和通信网络、过程层解决方案等;第8~11章从实际工程应用的角度,阐述了工程设计、工程调试和验收、运行、工程应用实例等内容;2章对IEC61850标准进行了思考和展望。全书总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有理论依据,又密切结合生产实际,深入浅出。本书不仅适用于电力企业的人员,帮助其加深、加快对IEC61850标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也适用于电力工程类的本科及研究生学习。本书每章后面均有思考题供学员在学习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