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综合论述大电网技术的书。结合我国超高电压大电网设计和运行的实际和需要,书中重点论述了涉及大电网全局的重大工程性质的综合技术问题,及大电网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同时设计不同的技术领域因而具有综合性质。本书重点总结了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并结合介绍了国外电网的有关情况。为了阐明某些工程技术问题的实质,对有的问题还用简要的基础理论予以说明。本书中心议题有:避免电力大面积停电事故、防止重要电力设备损坏以及合理地建设和运行大电网等. 在此次第二版第三次印刷时,增补了介绍与评论有关美国西部大面积停电与北美新的设计标准,讨论超高压变电所主接线与介绍660MW机组快关实验报告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本的有关工作技术人员和师生参考。
本书介绍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典型方案及技术原则、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方案、风力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方案、燃机接入系统典型设计方案。包括方案概述、接入系统的一次和接入系统的二次设计,给出了计算、原则和具体的设计要求。
本书主要介绍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效果。 全书在第1章“绪论”阐述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概念、内涵、覆盖领域及其研究现状之后,分上下两篇进入主体内容。上篇(第2~7章)是本书的“数学理论篇”,系统地介绍了本书研究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数学基础——序列运算理论,包括序列运算理论的基本定义、运算形式、基本性质、概率性序列的物理意义等,并吸收了模糊序列运算、多维序列运算、计算优化技术等近年来在数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下篇(第8~22章)是本书的“分析方法篇”,围绕电力需求预测与供需平衡、电力规划与可靠性、电力市场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等四个领域,介绍了基于序列运算理论的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的模型与方法,书中提供了大量实例,既包含传统的电力规划与运行问题,也涉及智能电网环境下以风
本书是纬地系统的入门手册,包括纬地三维道路辅助设计系统教程、纬地挡土墙综合设计系统教程、纬地土石方可视化调配系统教程、纬地外业手簿教程、纬地涵洞设计系统教程、纬地道路实时漫游系统教程以及常见问题解答等七个部分的内容。
电厂接入系统、地区电力系统发展及跨区域高压输电网的形成,都与输电线路建设的发展息息相关。由于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具有线长、点多、面广的特点,一些关键性难点更是因工程而异。为使现场施工人员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输电线路施工的新工艺、新方法,并迅速掌握其要领,本书作者在总结几十年来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运行检修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适用于现场的输电线路施工参考工具书。 本书内容丰富,具有送电施工行业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通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引用参考等特点。除了对输电线路施工中遇到较多的力学基础知识、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工器具、设备、线路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液压控制工程与MATLAB/Simulink仿真相结合的应用成果。 本书共分12章,前10章介绍了基于MATLAB的液压伺服控制理论、通过实例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在MATLAB中的实现,主要介绍了伺服阀、动力机构、机液伺服和电液伺服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为分析、研究、液压元件选型奠定基础;并结合实例讲解了妥全、可靠和有效地应用液压控制技术;介绍了油源品质要求和恒压能源的数学模型及污染控制,与现代控制理论相关方面的内容。1章非线性液压控制。2章介绍了离散控制的基本组成、工作过程和离散模型的建模特点。该书对于本科生教学时数约为40~50学时,研究生30—40学时。 《MATLAB\Simulink与液压控制仿真(第2版)》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液压控制相关学生,同时也适合其他与机械有关使用。
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难题,可再生的新能源为解决这些问题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如何将新能源接入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沿阵地”。本书在简要介绍电能变换以及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接入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后,对并网逆变器中的电能质量控制、中线提供、功率控制以及同步技术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首次以中文详细阐述了包括模拟同步电机的同步逆变器(也称虚拟同步机)、鲁棒下垂控制器以及C型逆变器等原创的系列关键技术。本书丰富的创新性理论和大量的实验结果有助于科研工作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理解智能电网接入的各种先进控制技术。本书既可作为电力电子、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智能电网与电力系统、柔性交流输电、不间断电源、高速铁路、多电飞机、全电舰船、控制理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和轴系扭振的理论、方法及相关问题,介绍了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1章,主要论述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和轴系扭振的基本理论;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分析方法及相关应用研究成果,包括时域仿真分析法、特征结构分析法、复转矩系数分析法、基于分岔理论以及基于鲁里叶非线性系统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分析方法等;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和轴系扭振的监测、抑制和控制方法。此外,本书还对电力系统自励磁问题进行了介绍。本书可供从事电力系统运行、规划设计和科学研究的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力专业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准确了解电磁暂态问题对于在不影响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情况下保持电力系统的经济、高效和环保运行至关重要。仿真已逐步成为电力系统电磁暂态分析的普遍工具,尽管目前它很少深入涵盖本科生课程,但在未来它很可能成为核心课程。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描述高效地应用计算技术用于求解包含线性或非线性元件的任意规模和拓扑结构的电磁暂态问题。书中展示了如何采用不同的技术仿真含有各种元件的电力网络电磁暂态过程、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以及比较不同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需求等内容。本书主要面向电气工程的高年级本科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文中包含了阐明较难理解的概念(或方法)的基本示例。鉴于目前缺乏该领域的相关培训,电力工业各领域与之相关的工程师也能够在该书中找到有助于其专业工作的巨大价值所在。
本书在阐述有机硅氧烷的一般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地介绍了硅油、改性硅油及其二次加工品的制备方法、性能与用途等。全书共六章,包括导论、普通硅油、改性硅油、硅油的二次加工制品、纤维用聚有机硅氧烷整理剂、防粘纸用有机硅防粘剂等。本书结合硅油及二次加工品领域国内外的进展,列举了大量的工艺配方与应用实例,涉及新品种多,技术先进,资料翔实,内容具体,实用性强。适合从事有机硅生产、科研和教学的科技人员使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