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天线结构力学分析、天线结构优化设计及天线反射面表面精度的现代测量技术。 天线结构力学分析涉及到天线结构的静动力分析、地震响应与风荷响应分析、可靠性分析。除此之外,还专门讨论了悬索式天线结构与桅杆天线结构的有限元力学分析。 天线结构优化设计主要包括天线结构优化设计的数学规划法、准则法及综合法,讨论了天线结构的动力优化、拓扑优化、机电综合优化及可靠性优化等问题。此外,还较深入地论述了刚架类与连续体类天线结构的优化设计问题。 天线反射面表面精度的现代测量技术主要介绍了无线电全息法与现代激光测距两种现代测量方法。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电子机械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天线结构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盲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在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盲源分离理论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的实例及相应的仿真结果,有助于读者对盲信号处理理论的理解;同时,注重盲信号处理领域前沿技术的介绍,能够让读者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和动向。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盲信号分离和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过程和信息理论基础、盲分离和盲反卷积方法、真实环境语音信号盲分离、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图像和视频数字水印、空时无线通信系统盲检测以及盲信号分离方法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等。 《盲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可供从事信号处理研究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电子、信息、自动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学习盲信号处理理论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部分从用户终端协作角度讨论了协作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信号检测及协作通信对系统设计的影响;对于用户终端协作,介绍协作分集的基本概念、协作分集方法、编码协作模式,以及自适应前向放大协作分集、自适应协作的空时编码设计、协作分集策略及公平性等。 本书第二部分从多点协作的传输信号设计、信道信息反馈、容量分析等多个角度讨论协作多点传输技术进展,介绍了多点协作传输的基本概念、网络结构及干扰分析、预编码技术、波束成形及干扰协调技术,以及协作簇选择和小区扇区化大小对协作性能的影响。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高速数字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和辐射发射的基本理论,并且总结了设计中得到的实际经验。内容包括高速数字器件、电感、电容、信号线上的反射、串扰、有耗传输线、ΔI噪声、PCB的辐射发射、PCB中的接地、测量和建模以及差分信号传输和PCB中不连续的建模等。 本书可作为高速数字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和辐射发射设计技术的高级培训教材,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子、通信、电气和自动化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