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地讲述了高速数字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和辐射发射的基本理论,并且总结了设计中得到的实际经验。内容包括高速数字器件、电感、电容、信号线上的反射、串扰、有耗传输线、ΔI噪声、PCB的辐射发射、PCB中的接地、测量和建模以及差分信号传输和PCB中不连续的建模等。 本书可作为高速数字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和辐射发射设计技术的高级培训教材,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电子、通信、电气和自动化等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业余卫星通信手册》是由美国业余无线电转播联盟(ARRL)出版的《SatelliteHandbook》的中文译本。 《业余卫星通信手册》共分6章,分别从业余无线电卫星简史、卫星通信系统等方面介绍了业余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使用等知识。书中还加入了许多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业余卫星通信操作心得与技巧,列举了较为常见的一些操作实例,以指导读者进行业余卫星操作实践。 《业余卫星通信手册》不仅适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阅读,作为他们学习常见卫星通信知识的手册使用,还适合广大科技爱好者阅读,对业余作为他们了解业余卫星通信知识的入门指导。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光网络的技术图书,内容涉及到三代光网络的技术、标准和工程应用。全书共19章,内容包括:概述、光纤光缆、有源光器件、无源光器件、光放大系统的传输损伤、SDH传送网、波分复用传输系统、光传送网结构、网络保护和恢复、光传送网网络节点接口光传送网功能、光传送网物理层接口、光分插复用和光交叉连接、光传送网网络性能、光传送网管理、光因特网、自动交换光网络、高速光系统设计和工程考虑、光网络测试等。 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翔实,深入浅出,可读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供通信行业的各级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和参考,也可作为通信院校电信工程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本书对无线通信领域涉及的射频与微波工程做了基础性和实用性的介绍,通过强调传输线、电路与器件和电波传播的物理本质来揭示广泛的射频/微波主题。主要内容包括电磁波、传输线、无源电路、天线以及电波传播等。本书不仅涵盖了广泛的射频微波概念,而且还列举了大量与工程实践紧密相关的课题。作者将业界广泛使用的射频与微波设计工具,如电路仿真器、电磁仿真器和计算机可视化的史密斯圆图应用于各种电路/器件的分析与设计,以阐明在射频/微波工程实践中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来卓有成效地处理和解决各种难题。
本书是部系统论述超宽带(UWB)天线的专著。主要讲述圆锥天线、V锥天线、TEM喇叭天线、对数周期天线、螺旋天线、波纹喇叭天线、微带天线、新型天线以及电小天线。给出了电小天线的传输线模型;借助于椭圆锥天线和椭圆V锥天线等普遍化模型,给出了圆锥天线、V锥天线、TEM喇叭天线、对数周期天线、螺旋天线等超宽带天线结构上的演变关系;首次使UWB天线理论系统化,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设计性能优良的UWB天线。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UWB通信、UWB雷达、UWB电磁学和UWB天线研究的学者和从事UWB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当前光通信测试中常用的仪表,如光功率计、光时域反射计、光谱分析仪、光波长计、光回波损耗测试仪、光纤偏振模色散分析仪、光纤色度色散分析仪、数字传输分析仪、通信信号分析仪(眼图仪)等的理论基础、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书中还结合目前使用的主流仪表和光通信技术标准,对这些仪表在光纤光学、光无源器件、光通信系统中的测试应用进行了讲解。本书根据作者在测试工作中的实际经验编写,没有进行过多的理论推导,主要是配合图示和操作实例介绍仪表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适合从事通信和电子工程领域工作的人员,特别是研发、生产、运营维护和计量校准人员,以及大专院校通信工程、电子测量与仪器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手机研发流程与质量管理》从手机研发的流程管理与质量管理入手,结合实际案例和相关流程图表,对手机行业在研发流程管理、质量管理、测试管理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为广大手机研发行业的读者提供了指导性、实用性及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工具书。 《手机研发流程与质量管理》适合手机研发行业的技术研发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对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本书深入介绍了5G 无线网络的协议、网络架构和技术,包括无线接入网络、移动边缘计算、全双工、大规模MIMO、毫米波、NOMA、物联网、M2M 通信、D2D 通信、移动数据分流、干扰抑制技术、无线资源管理、可见光通信和智能数据定价等关键主题。本书适合从事无线通信和网络研究的技术人员、学习工程师和研究生参考阅读。
本书分7章介绍了振动信号现代分析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章在介绍振动信号的基本概念、方法后,给出了振动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第2章介绍了近十几年来发展和应用的小波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实现技术。第3章介绍了谐波小波分析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第4章介绍了振动信号的Hilbert—Huan9变换分析方法,及其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发展和应用。第5章给出了振动信号分形分析方法及其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研究。第6章介绍了微弱振动信号的混沌识别方法。第7章介绍了振动信号的盲源分离技术与方法。每一章都给出了若干振动信号分析的应用实例。 本书可作为具有振动分析基础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以作为航空航天类、大机械类、力学类、动力工程类专业研究生“机械振动学”课程的后续专业课教学参考书。
本书是通信线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常备工具书,详细介绍了全塑综合护层通信电缆的施工技术和要求。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全塑综合护层通信电缆的结构和电气特性要求;通信电缆敷设和架设前的准备工作、敷设和架设的技术要求、敷设和架设使用的附件、敷设和架设的安全注意事项;全塑综合护层通信电缆芯线接续采用的新型连接技术;全塑电缆接头封闭;全塑电缆的测试、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编制及验收等。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理解,书中给出了详细的施工步骤和相关实例。 本书内容实用,图例丰富,可供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维护人员阅读,特别适合作为通信线路工程新技术培训班的教材。
本书介绍了作为B3G/4G核心技术的OFDM及其相关技术、标准和系统;深入阐述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OFDM系统中的同步问题,主要包括连续及突发分组两种传输模式下的符号定时同步、载波频率同步和采样钟同步技术。还对当前无线通信热门技术中的OFDMA、TDS-OFDM中的同步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提出了新的同步方案和算法。 本书是一部专门阐述OFDM系统及其同步技术的理论书籍,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学习OFDM系统同步技术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无线通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移动通信产品电磁兼容测量与设计介绍的入门级工具书,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摒弃烦琐公式和理论,深入浅出,对电磁兼容基础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针对移动通信产品的电磁兼容测量标准及电磁骚扰和电磁抗扰度的测量原理、测量设备、试验布置试验方法及结果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容易出现电磁兼容问题的PCB设计、射频辐射发射设计、静电防护设计、浪涌(雷击)防护设计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再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普通的读者对电磁兼容的概念、测量和设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也为大家进一步深入研究电磁兼容技术打下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数字设计中一些可以忽略的因素,在高速数字设计中变成了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高速数字电路。本书从应用物理、通信以及微波理论的角度,对高速数字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涵盖了当今的研究成果,是目前信号完整性方面较全面、较先进的书籍。全书共分l4章,内容包含了与信号完整性相关的电磁场理论、理想传输线模型、串扰、网络分析、高速信道模型、时延扰动和噪声模型等。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用大量的图表,以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式将诸如应用物理、通信和微波工程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引入高速数字设计,有助于工程师或者高校学生们对数字设计中信号完整性的理解和把握。 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本科或研究生教学、半导体行业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