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化工产品手册》(第四版)中的“染料分册”。全书详细介绍了酸性染料、冰染染料、碱性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食品染料、媒介染料、活性染料、溶剂染料、硫化染料以及还原染料11大类1116个染料品种。每个品种分别介绍了C.L.染料通用名称、C.I.Generic Name、C.I.化学结构编号、CAS编号、别名、结构或组成、物化性质、用途、应用性能、制法及生产单位等。书末编有附录以及、外商品名称索引。 全书资料力求新、准、全,可作为染料工作者日常工作及科研、生产营销的参考书。
本书不同于其他工艺研发书籍的特点是站在副反应的角度进行工艺研发,将研究化学反应的重点由主反应转移至副反应。首先从反应物分子结构与活性关系的角度论述了副反应发生的根源,并将常见的副反应进行了详细归类,重点论述了副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被控制的。然后对工艺过程的各个阶段产生的杂质也进行了归类,对杂质的来龙去脉描述的较为详尽,即杂质是如何生成的,杂质又是如何被清除的。重点总结了杂质的方法和清除方法。工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规模化生产,因而,本书也对反应放大时容易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描述,重点论述了放大对化学反应选择性的影响。
《玻璃熔化操作与控制》从介绍玻璃的熔制工艺原理入手,重点介绍了平板玻璃熔化操作和质量控制,以及玻璃熔窑的结构和窑用耐火材料,还对熔窑的日常维护、砌筑烤窑、器皿玻璃熔窑和电熔窑进行了简要介绍。《玻璃熔化操作与控制》在编写上,以理论上够用、实际中实用为原则,内容上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写过程中插入了大量的图片,引入了新技术和新工艺。《玻璃熔化操作与控制》可作为高职高专和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材料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玻璃行业企业的培训,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用书。
著者自2004年开始对沉香的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之后,10余年来,已经对国产野生沉香、国产高品质沉香绿奇楠、国产人工打洞沉香、老挝沉香、巴布亚柳叶拟沉香等国产和进口沉香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迄今为止,外学者从沉香中一共分离鉴定出化合物298个,其中在沉香中分离鉴定出的新化合物共有212个,而著者研究组从沉香中分离鉴定出的新化合物有54个,占到沉香中新化合物总数的四分之一。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沉香及其植物资源,促进倍半萜及2-(2-苯乙基)色酮类成分的化学发展,打击不法造假分子、规范沉香市场,揭示沉香结香的分子机制,推动沉香人工结香技术的发展,著者对沉香的化学成分、生理活性、品质及真伪鉴别等方面研究作了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