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追溯矿物名称词源的较大型的矿物名学专门辞书。全书340余万字,收词始于石器时代,截至2020年,时间跨度长达六七千年:收录6000余种矿物(含118种化学元素)。因此,她不仅是一部矿物、化学元素发现和命(译)名的辞书,也是一部矿物、化学元素发现和命(译)名的史书,还是一部矿物名学的科普著作。在矿物学研究中,她是一部很有特色与创新性的著述,选题新颖,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丰富,考据充分可靠,诠释精详,语言洗练,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可读性、趣味性、科普性。她的出版对矿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和收藏价值。 本书主要供地球科学、天体宇宙科学、化学、物理学、采矿、冶金、石油、煤炭、土壤、医药、珠宝、材料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科研院所
本书从铝土矿资源特点及氧化铝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出发,系统阐述了氧化铝生产各环节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详细论述了近年来氧化铝工业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和产业化应用现状,全面介绍了当前外氧化铝生产工艺流程及采用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全书共分9个章节,分别为:氧化铝工业及技术进展、铝土矿选矿脱硅、铝酸钠溶液的性质、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联合法氧化铝生产、化学品氧化铝生产、氧化铝生产过程金属镓的回收、赤泥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本书适合于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和氧化铝生产技术人员阅读。
金和银在贵金属系列中是最重要的两个金属元素,由于它们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电子、通信、航天等高科技尖端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书总结了近十年来我国在金银湿法冶金和分析测试技术方面研制的新工艺、新方法,全面论述和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 全书共分四篇,内容包括:概论、湿法提取金银工艺方法、金银湿法精炼工艺方法、金银及其伴生元素的分析测试方法。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新颖,取材实用,列举的工艺方法许多是在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近十年来金银湿法冶金和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概况。 本书可供金银地质勘探、选矿、冶炼及分析测
本书介绍了中国炭素工业发展及炭素材料学基础;炭素制品在冶金、电工机械、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各种炭素制品的性能检验;炭素工业炉窑及其机械设备等。书末附有条目笔画、英文名称、内容主题词等三个索引。 《中国冶金百科全书》共约2000万字,内容包括冶金地质、采矿、选矿、冶金基础理论、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金属塑性加工、金属材料、炼焦化工、耐火材料、炭素材料、冶金热能工程、冶金设备、冶金自动化、冶金安全环保、冶金物化测试以及冶金工厂建设等专业。每卷标示卷名,不列卷次。各卷正文按条目标题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为了给读者提供多种检索渠道,各卷除设条目分类目录外,还设有条题汉字笔画索引、条题外文索引和内容索引。综合卷设冶金大事年表。
《冶金石灰生产技术手册》介绍了冶金石灰的基本知识、所使用的原料和燃料、焙烧原理、成品加工、生产过程控制及环境保护、主要生产过程所使用的设备以及生产系统附属装置等,特别对于冶金石灰的焙烧使用的各种窑炉的窑型、热工原理、结构规格、附属设备、施工、操作维修等作了重点介绍。
为了满足我国黄金及含金二次资源的生产与发展需要,结合当前外有关科研与工程实践技术、成果以及发展趋势,特编写本书。本书重点介绍和总结了金矿石选矿与浸取,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液相中金的提取、含金二次资源提金等方面的技术和应用。
本《手册》较详细地介绍了实用的矿石及有色金属分析方法,是分析检验人员的一本较系统的查阅书籍。书中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主要分析手段的基本原理与基础知识,系统地介绍了矿石中常见元素、稀有稀散元素及贵金属元素的化学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推荐了有色金属精矿及金属产品的标准分析方法,附录中收集了分析中常用数据及有色金属精矿等级和有色金属品号的新制订的技术条件。 本《手册》可供冶金厂矿、地质、环保部门和有关科研等单位从事分析工作的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在铝材生产中如果有关热处理的工艺得到精心完善的执行,那么材料的性能与冶金组织达到目标值就有了70%以上的保证。 笔者试图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在变形铝合金热处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尽量纳入书内,当然国外的重大成就也力求简述,实因能力与篇幅所限,难免挂一漏万。 笔者试图对不同成分铝合金行之有效的新热处理工艺一一加以介绍,以期对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发新产品与制定新工艺时有指引性参考价值。 笔者试图对铝合金热处理理论作深入浅出的阐述,希望对企业的实际工作者理解有关热处理方方面面的问题有所帮助,对热处理的一些疑问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或有所裨益与启油。
本书对代表现代铝工业主要发展方向的预焙槽炼铝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剖析。全书分3篇,共26章,阐述了现代炼铝的基本原理和铝工业外发展概况及趋势;详细介绍了预焙槽炼铝的生产技术,涉及炼铝过程中对电流效率、电能消耗等工艺参数的控制,铝电解槽的磁场、铝液循环流动、冰晶石-氧化铝熔液对电极的湿润和渗透、阳极效应、低温铝电解等铝电解槽内的现象,铝精炼、铝合金等相关技术,以及预焙阳极电解槽、预焙阳极等主要设备;同时介绍了惰性阳极、惰性阴极和铝电解槽的绝缘侧壁等炼铝新技术,铝电解槽的过程控制、烟气治理、破损与维护、废旧阴极炭块和炭渣的回收利用等辅助技术内容;另外,录中收录了元素的电化学当量,预焙槽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以及炼铝物料的国家标准等有用资料。
本书结合我国工业窑炉节能现状及节能潜力进行分析,讨论了工业窑炉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全面阐述了工业窑炉一般工作原理、工业窑炉燃烧节能分析、工业窑炉传热过程节能分析、工业窑炉热工控制系统分析和工业窑炉系统节能热力学参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玻璃窑炉节能、水泥窑炉节能和其他工业窑炉节能以及先进燃烧技术的工程应用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 本书内容系统、完整,理论与实际并重。书中对各种工业窑炉所涉及的设计及节能理论做了详尽的介绍。本书可供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作为能源和节能技术领域的科技、管理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