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程序安排内容。前8章在介绍通风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及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基础上,分别介绍矿井通风网络设计、需风量计算、矿井通风阻力计算、矿井风流控制设计、矿井主扇的选择计算和特殊矿井的通风设计,各章均是先介绍设计理论和原理,最后介绍设计方法。第9章~1章介绍了作者曾经设计过的几个矿山实例。2章和3章则是介绍一些矿井空气计算时用到的一些基本公式和常用的参考资料。本书内容系统全面,实用性强,可供矿井通风设计和工程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学生的。
本书是作者在20多年从事铁矿造块数学模型和专家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本书共三篇:篇为烧结过程数学模型与专家系统,介绍了烧结矿化学成分、烧结过程状态和烧结过程异常诊断的软测量模型、预报模型和控制专家系统;第二篇为球团生产过程数学模型与专家系统,介绍了链篦机干燥、预热和回转窑焙烧过程的模拟模型,以及链篦机‐回转窑优化控制专家系统;第三篇为系统开发与应用,介绍了烧结、球团过程优化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本书可供高校钢铁冶金、烧结球团和矿物加工专业的师生和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设计、生产人员参考。
本书共12章,主要介绍我国历年来制造的各种型号矿井提升机(包括液压防爆提升机。以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制造的为主)各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更换备件图表,整机的安装、调试和使用现场管理。重点按矿山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介绍提升机常见故障发生原因、处理方法、预防措施和技术改造及发展。该书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好查易懂,是提升机操作者及机电维修人员自学和培训的实用教材。也可作为矿山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学专业课的参考教材。
《中国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地下煤火主要指煤层自燃形成的煤田火和矿井火。《中国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近50余年来的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方面的进步和成果,阐明了地下煤火研究的地质研究方法、各种探测与监测方法、煤火专题信息提取方法、煤火信息集成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等;通过对地下煤火调查、预防和治理方面的大量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地下煤火环境条件的探测技术体系和治理方法,首次建立了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技术体系,地下煤火三维时空发展模型、煤火反演和三维成像方法、煤火三维可视化技术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中国地下煤火研究与治理》适合于从事煤炭资源开发、煤火治理、矿井火防治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高校师生参考,也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公益界组织与人士、企业管理
《煤炭标准汇编(2008)》内容包括AQ1049-200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基本要求、AQ1050-2008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AQ1051-2008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2-2008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AQ1053-2008隔绝式负压氧气呼吸器、AQ1054-2008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AQ1055-2008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AQ1056-2008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AQ1057-2008化学氧自救器初期生氧器……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条文释义》内容包括绪论、绿色矿山遴选先决条件、绿色矿山建设评分表、相关知识,以及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具体绿色矿山评价分项的介绍。
本书对爆破振动作用下的爆破地震效应、岩体损伤及其稳定性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别围绕临近边坡精确延时控制爆破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主要包括:爆破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和振动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精确延时控制爆破及可靠性分析、精确延时控制爆破地震波传播衰减规律、合理微差延期时间的选取方法、边坡岩体爆破累积损伤计算方法及控制措施、反应谱模态组合法在爆破地震反应总效应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中的应用等内容。书中还特别对临近边坡精确延时控制爆破进行了现场及混凝土试件的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尤其是试验结果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尾矿是选矿过程中有用目标组分含量的产物,被认为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宜分选的部分,但随着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用目标组分还可能有进一步的利用价值。据我国矿业联合会尾矿综合治理办公室估计,我国尾矿潜在价值上万亿元,其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将是一本万利的经济效益。同时,尾矿库占地面积大、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尾矿资源二次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矿业循环经济当前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开采利用长期搁置的大量尾矿,加强尾矿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研发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响应我国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童雄教授等主编了《尾矿资源二次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本书共分两篇,篇为粉碎机械,包括颚式、反击式、锤式、环锤式、链式、笼式、圆锥式、辊式、主轴式等破碎机及涡流式、离心式、冲击式、气流式等微粉碎机,以及球磨机、棒磨机、管磨机、自磨机、摆式磨机、振动磨机等。第二篇为筛分机械,按激振源分为激振器和振动电机两大类。包括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热矿筛、旋振筛、概率筛、水煤浆筛、节肢筛、弛张筛、振网筛、弧形筛、化肥筛、重型筛、滚筒筛、固定筛等。共编入破碎筛分机械20余品种上千种规格。本书对上述机械均收集了、进的型号、系列,并保留了传统实用又无新型号替代的设备,在设计选型、技术特性、结构尺寸等方面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文、图、表并茂,查阅方便。内容深度可满足基础工程设计和详细工程设计的需要,对工厂设备更新选型也提供了极大方便。本书可供化工、化肥
本书从烧结技术人员及操作工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出发,按照烧结生产的工艺流程,系统地介绍了烧结生产原料、烧结生产配料、烧结生产混料、混合料烧结、烧结矿的处理、烧结矿质量评价、烧结生产节能与新工艺等内容。全书内容点多、面广,突出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院校的专用,也可作为钢铁冶金企业从事烧结生产的技术人员、工人进行技术培训的参考用书。
《矿山机械标准应用手册:矿用筛分设备卷》基本按矿山机械大类成卷编写,选材范围是现行和2010年12月底前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与机械行业标准;现行标准的编号均以国家和行业公布的结果为准;采用的术语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除部分原理图形外,所有的符号、数据、公式和插图均来源于相关标准,忠实于标准;量和单位符号符合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的规定,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本书是由作者近50年来发表在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论文集中80余篇论文选编而成。内容涉及磁选理论、磁选机磁系设计和计算、有色金属矿高梯度磁选、稀有金属矿高梯度磁选、非金属矿高梯度磁选、铁矿石磁选和磁选设备。编辑此书的目的是将作者历年来不同时期发表在不同学术刊物上的部分论文综合归纳,使之系统化,便于读者参考和使用,从而将作者绵薄之力奉献给社会,以实现夙愿。
本书简要对石材矿床地质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石材矿床勘探、分析研究及评价,系统论述了石材矿山规模划分、生产能力分析、场地、安全、环保等规划设计,详细阐述了矿山开采理论、技术与设备,介绍了吊装、搬运技术与设备等;尤其对应用比较普遍的各种矿山开采技术与设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总结了各种开采技术的特点和适用场合;通过示例对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的金刚石串珠锯进行了重点论述。本书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深入浅出,内容较为翔实、系统。书中所列举的资料和数据、图片等均来自于生产实践。本书既可以作为石材工程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石材工程行业相关人员进行规划、设计、生产等的参考资料。
孙刚编著的《商品煤采样与制样》内容取材于作者的实践和研究成果以及所引用文献。全书共分为六章,以商品煤采样与制样的方法体系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商品煤采样与制样的相关内容。先介绍了煤的生成、煤炭分类、煤炭产品种类和划分、煤炭检测中的一般规定及有关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在煤炭采样部分重点论述了采样精密度和采样偏倚、子样数目的估算、煤样质量的确定、子样的分布、采样器的设计要求、采样精密度试验和采样偏倚试验等内容;在煤炭制样部分着重分析了制样基本操作、共用煤样的制样程序、缩分切割器的设计要求、制样和化验精密度试验和偏倚试验等内容;结合煤炭采样与制样,对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也进行了阐述。书中写有来源于实际工作的案例,附录另有习题,以便读者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对于不同程度的读者,本书附
本书介绍的15种不同类型的非金属矿石的149项物化性能测试方法以及非金属矿石71种元素的93项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形成了非金属矿石物化性能测试及成分分析方法体系,体现了我国当代的非金属矿石物化性能测试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水平,可满足非金属矿产地勘评价及开发利用的需要。本书可供地质勘探、化工、建材、机电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是编著者在多年从事金银选矿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近二十年来外金银生产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较系统地阐述了金银选矿和提取技术的基本理论、工艺过程和设备以及生产实践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金银的性质和作用、砂金选矿、金的浮选、混汞法提金、氰化法提金及其他提取金银的方法、难浸金矿石的预处理、金银的粗炼和精炼以及金银的综合回收等。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既可作为大专院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教材,也可用于从事金银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参考,也适于化工、环保、废旧物质回收和综合利用等有关领城的科研,设计院所和厂矿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
《南美洲地质矿产与矿业开发》是作者多年在南美洲从事勘查实践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的综合研究成果。《南美洲地质矿产与矿业开发》系统地收集了南美洲地质矿产、资源开发、矿业政策、投资环境等资料,总结了南美洲主要构造单元/成矿区带、优势矿产资源、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结合经济发展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重点介绍了油气、铜、金银、铅锌、锡、铁、锂、铀和铝土矿等矿种的典型矿床、成矿规律、勘查开发程度,以及在南美洲经营的主要矿业公司;以成矿规律认识为基础,分析了优势矿产的资源潜力,圈定成矿远景区;分析对比了南美洲各国矿业投资环境,总结了矿业开发领域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等。 《南美洲地质矿产与矿业开发》内容丰富,资料和信息翔实可靠,可供从事境外矿产资源勘查、投资以及境外地质矿产研究、教学
《亚洲岩土工程与环境岩土工程新进展:第4届亚洲岩土工程与环境岩土工程研讨会论文集(英文)》内容包括:Soil characteristics、The self boring typed in-situ frictiotest(ift)and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Study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feature of remolded expansive soils、Undrained cyclic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dense volcanic coarse-grained soil,“Shirasu”、Theoretical analysis of expansioof cylindrical cavity based othe extended SMP criterion、Comparisoof incremental load and constant rate of straiconsolidatiotest results、A pressure-dependent hypere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for soils、Effect of degree of saturatioothe liquefactiostrength of in-situ sandy soil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