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器寻韵:图说红木古典家具创新》是一部心血之作也是一部倾情之作,前半部分是文字、制作图样和详解,后半部分是作者制作的器物图并加以文字说明,记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在选料设计制作雕刻家具过程中的所想所悟所思所惑。这些对收藏爱好、制作生产红木家具者及相关工艺美术人士都有很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本书是由作者徐兵多年积累整理的,汇辑崇明自古以来相关的,或仍在使用的老地名,如一览亭、三沙洪、浪塔桥、杨家庙、陈家镇、排衙镇等,约计1000个条目,并以相关地方文献引征。新近地名一概不录。所有条目均以笔划排列。藉此为投身崇明生态岛建设以及了解崇明者提供资询参考,也为寻根问祖,铭记乡愁,传承崇明地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竹纤维即竹原纤维、竹浆纤维、竹炭纤维的制取,竹纤维的微观结构、物理性能、生化性能以及竹原纤维、竹浆纤维、竹炭纤维的纺纱、织造和染整加工。并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竹原纤维、竹浆纤维在苎麻纺工艺、棉纺工艺上纯纺纱、混纺纱的工艺实践以及竹原纤维纱线和竹浆纤维纱线的机织物、针织物的工艺实践,为纺织企业进行竹纤维产品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较成熟的工艺技术。本书可供纺织材料和纺织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纺织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研发人员参考、阅读。
实木层状压缩技术是一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速生人工林木材物理改性增强新技术。本书系统论述了实木层状压缩的形成及木材结构调控技术与方法,通过木材内部水分迁移规律、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和屈服应力差的形成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层状压缩的形成机制,以层状压缩木材应用于木制品加工为目标,对层状压缩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层状压缩技术在针阔叶材上的适用性,以及技术推广应用中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人工林木材替代珍贵阔叶材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木材界面学与界面技术》介绍了新世纪以来新兴的表面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人们对纳米技术予以厚望,希望它能革新整个木材工业。在此领域虽然取得不少成果,但距新世纪之初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相差甚远,看来人们还需要有一段摸索过程。我们在这一领域尚缺乏实践经验,仅仅收集了一部分文献资料,以供参考。木材界面技术含义非常广阔,它包括界面的表征和产品结构单元制备、排列、重新组合和修饰等一系生产过程中的界面技术,有设备和工艺。雷得定等编著的《木材界面学与界面技术》重点在于工艺技术,尤其是界面的结合技术,包括在各种界面结合理论指导下的表面活化或饨化技术、界面层物质的相互渗透与形成可靠结合技术等。对于各种木材产品来说,研发出环保型优质的胶黏剂当属核心技术。对于实木的各种功能性处理来说,使处理剂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对木材及其制品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对木材加工技术,包括掌握技术的人群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木材资源的重点逐步从天然林向人工速生林转移,针对新型木材原料的材性、加工和应用技术以及相庆的文化内涵都形成了新的技术范畴,对木材工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本套丛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强调专业针对性,每本书针对一个专业方向、一个技术问题或一个产品,以适应读者的需要;二是强调内容适用性,丛书在编写过程中避免了过多的理论叙述,注重实用,易懂,可操作,文字简练,有助掌握;三是强调知识先进性,丛书中所收集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都晃近年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证明有良好收效的较新资料,杜绝平庸的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