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艺术,当有数万年的历史了。数万年来,艺术与人类同在,成为人类生命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酿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数千年来,中外有关艺术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这些著作均为一代代学人感受艺术、品评艺术、思考艺术规律的结晶。时代发展到今天,艺术的创造、接受、传播以及艺术史的梳理、艺术理论的探索仍然需要学人孜孜以求。东南位于六朝宫苑旧址,校园内的六朝松见证着南京的历史,也见证着东南的历史。东南艺术学院位于六朝松下,自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先生起,这里就有无数学人研究艺术、创作艺术、培养艺术新人。时至今日,这里依然薪火相传,艺声不断。为了表达东人对于艺术的思考,总结新一代学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决定出版“六朝松艺术文库”。这套文库以艺术学二级学科成果为主导,兼及
《木材界面学与界面技术》介绍了新世纪以来新兴的表面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人们对纳米技术予以厚望,希望它能革新整个木材工业。在此领域虽然取得不少成果,但距新世纪之初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相差甚远,看来人们还需要有一段摸索过程。我们在这一领域尚缺乏实践经验,仅仅收集了一部分文献资料,以供参考。木材界面技术含义非常广阔,它包括界面的表征和产品结构单元制备、排列、重新组合和修饰等一系生产过程中的界面技术,有设备和工艺。雷得定等编著的《木材界面学与界面技术》重点在于工艺技术,尤其是界面的结合技术,包括在各种界面结合理论指导下的表面活化或饨化技术、界面层物质的相互渗透与形成可靠结合技术等。对于各种木材产品来说,研发出环保型优质的胶黏剂当属核心技术。对于实木的各种功能性处理来说,使处理剂能
《家具设计:世界顶尖设计师的家私设计秘密》主要写给那些在设计方法指导下的加工人员,与在材料和制造规范的理论中寻求平衡的设计专业学生。对于概念的起源或设计开发流程都没有规定唯一的方法,而本书旨在使读者对功能、审美、材料选择、制造和部件的几何造型,产生扩充性的、还原性的思考。同样,本书也为那些考虑在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们,提供在家具设计方面的思考。
100年100位家具设计师,ISBN:9787536232686,作者:童彗明
《木材界面学与界面技术》介绍了新世纪以来新兴的表面技术,特别是纳米技术。人们对纳米技术予以厚望,希望它能革新整个木材工业。在此领域虽然取得不少成果,但距新世纪之初人们所期望达到的目的相差甚远,看来人们还需要有一段摸索过程。我们在这一领域尚缺乏实践经验,仅仅收集了一部分文献资料,以供参考。 木材界面技术含义非常广阔,它包括界面的表征和产品结构单元制备、排列、重新组合和修饰等一系生产过程中的界面技术,有设备和工艺。雷得定等编著的《木材界面学与界面技术》重点在于工艺技术,尤其是界面的结合技术,包括在各种界面结合理论指导下的表面活化或饨化技术、界面层物质的相互渗透与形成可靠结合技术等。对于各种木材产品来说,研发出环保型优质的胶黏剂当属核心技术。对于实木的各种功能性处理来说,使处理剂
100年100位家具设计师,ISBN:9787536232686,作者:童彗明
本书主要介绍了常规木材干燥的基础知识、生产工艺流程及示例、干燥基准的选择与编制技巧、干燥室(窑)的操作技巧、干燥工艺的操作技巧及检测技术与使用六个方面的内容。本书在大量数据和实例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作者三十多年木材干燥实际生产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操作技巧,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本书可作为木材干燥生产操作人员的实习培训用书,也可作为从事木材干燥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参考书。另外,本书对高校学生在进行木材干燥相关实验研究时也具有的指导作用。
《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是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工具——木作工具极其相关建筑技术的史的研究。从木料加工工序,即伐木、制材、平木、节点及细部制作等几个方面,利用考古发掘材料和古代文献资料,从古代冶金技术发展、语言文字及数理认识进步等多种角度和渠道,对我国传统(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后期)木作加工工具的发展及其配套使用情况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研究。重点对制材、平木工具,特别是框锯、平推刨的发明及发展进行了考证,并对木工的革命性工具的普及和建筑技术乃至建筑艺术等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还对古代与木工相关的部分施工及校正工具诸如规、矩、准、绳等进行了整理、研究。以研究结果为依据,对古代建筑工具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中国传统建筑木作工具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汇编:放射性与电磁辐射(第3版)》收集了截至2014年5月底前批准发布的放射性元素的测定方法相关标准54项,环境辐射与放射性监测与防护规定相关标准26项,放射性废物管理的相关标准20项,共100项。可以作为工具书,供从事环境监测和环境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