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服装缝纫车工单项职业能力鉴定规范》的有关要求编写,适用于职业技能短期培训及服装缝纫车工单项职业能力考核、鉴定和培训时使用。
内容提要《服装生产管理》一书,结合 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服装产业加速升级转型的现状,以新的视野采用翔实的数据、简明的图表及案例分析,阐述了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注重服装生产管理的理论解析和应用的可行性。 全书分为6部分,包括概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作业研究与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以及生产计划的设计与控制。本书详细论述了成衣质量管理的工具、服装成本构成与控制、浮余率和工时定额的测定、批量转换与交货期的关系以及减少批量转换损失等管理手段与方法。 本书可作为服装专业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服装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自学的参考书。
本书是 工艺美术史论家吴山先生历时五年的心血之作。 吴山先生曾以编撰《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1989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获中国图书奖等六次大奖,他致力于中国工艺美术史论研究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丰硕,于2005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8年荣获“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称号。 本辞典集吴山先生多年之功,分门别类,收入历代服装、染织、刺绣相关的6000多个词条,1900余幅插图,装帧设计精美,前有彩图,后有附录,是一本资料详实的专业工具书,填补了该学科领域辞典出版之空白。本书荣获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图书提名奖、第二十一届全国 美术图书“金牛杯”银奖。
《服装造型学技术篇3:特殊材质篇》以日本图书最擅长的图示方法进行直观讲解,集日本文化服装讲座多年经验于此书。主要讲解双面织物、伸缩材料、皮革与毛皮材料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服装设计、制作中的处理方法,并以典型服装实例详细介绍了这些特殊材质服装的设计、用料、制图、裁剪及缝制工艺要点和特点。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书以服装结构设计原理为基础,系统和全面地分析了服装各部位常见的结构疵病,并提出修改补正方法。 全书共分六章,前四章分别叙述了衣身、衣领、衣袖和下装的结构变化,以及疵病的补正法;后两章为特殊体型引起的服装疵病和缝制过程中出现的疵病及其补正方法;共列举了各种常见服装疵病补正256例,图示446幅。
于1993年开设的工艺美术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适应社会需求,为艺术设计领域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多渠道发展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国家考试、社会助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受到社会的普通欢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工艺美术设计事业的发展。 从我国的社会需要出发,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对自学考试专业进行了调整,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在对原有专业的知识结构进行适当充实和更新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地强调了专业素质的培养,加大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比例,突出地强调了专业技能的测试,使之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加富有时代气息,体现了造就和选拔新型专业人才的规格与要求。 为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组织一批专家
《缝纫设备技术手册》从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入手,由表及里,围绕缝纫设备工作原理、产品结构、装配、使用、维护等重要环节,选择了平缝、包缝、钉扣、锁眼、套结等当前主流机种作为介绍学习对象,向广大读者奉献了的技术知识,内容详实,针对性和可读性强,是广大从业人员不可多得的一套专业技术书籍。
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时装配领技术》一书,出版后深受读者欢迎,迭经10 次印刷,总印数已超过10万册。 这次,根据服装发展形势,应广大读者要求,请作者吴经熊、吴颖、李高峰在原著基础上作了一次全面的修订,充实了若干更新的内容,出版第三版。 这本《时装配领技术(第3版)》共分8章:章时装配领技术概述;第2章至第5章分别介绍开放式翻领、关闭式翻领、立领和无领式领的配领技术;第6章外配领方法介绍;第7章艺术配领的实践与认识;第8章现代领型集锦。 全书理论联系实际,作者除倡导了按需配领法以外,又变革了简易配领法。 《时装配领技术(第3版)》可供服装技术人员、服装院校专业师生参考;广大服装爱好者自制服装时亦可仿效。
本书重点介绍干洗技术的基础知识,干洗设备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干洗前的准备工作,干洗工艺,干洗的后处理,干洗机的维护保养与一般故障处理,污渍去除基础知识等。本书可供洗衣厂(店)干洗操作人员,制革厂、皮毛厂技术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以及干洗相关人员参考,也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书籍。
《鞋靴设计与制作丛书:皮鞋制作工艺》系统阐述了皮鞋制作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共9章。主要内容有:皮鞋制作概论、皮鞋材料及其选择、鞋料裁断、鞋帮部件加工整形、鞋帮部件装配、鞋底部件加工整形与装配、绷帮成型原理与方法、帮底组装工艺、成鞋整饰与检验。内容丰富、精炼、简明、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