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为了适应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快速发展和贯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安全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以及相关的安全工作管理规定而编写的。 全书共分五章,主要内容有: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较大安全风险及其对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范简介、规程规范执行中注意控制的安全问题。另外,附录中还收入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 5370-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 398-2007)、《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L/T 5371-2007)、《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L 399-2007)、《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T 5372-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 400-200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
土石填筑坝的抗震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作者从历史文献和实际地震时土坝的震害情况中发现,土坝的抗震安全除了地震因素以外,主要与坝体和坝基的工程质量、土体的动力性质、抗震工程措施等有关。本书着重于对土的动力特性(强度、液化和应力应变关系等)问题、土坝抗震分析(稳定、变形等)问题等,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根据作者对土坝地震安全情况的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初步认为有效的抗震工程措施比繁复的计算分析更为可靠,土坝的地震变形分析比稳定分析更有意义;必须分清土体液化与极限平衡和破坏间的区别,应以不出现对工程和环境有害的破坏,如容许变形量、裂缝、漏水、管涌、滑塌、漫顶等,作为衡量标准。上述破坏准则的确定和预估,并要留有安全余地,是今后需要通过实际观察和研究,并进一步继续探讨的问题。本书可供坝工及
都江堰这一以水利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与岷江相依相存,在永远不息的急流中历经2200多年依然生机勃勃。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都江堰无言地传递着水利与文明的渊源,展现着水利与自然和谐的无限魅力,都江堰与成都平原息息相关。本书将都江堰的历史还原于它所依存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中,作者数十年的研究,梳理了都江堰极富区域特点的工程技术、水管理、水神崇拜的渊源、发展脉络和形态。它引导读者回望历史,发现传统水利建筑之美,探寻水利文明丰富的内涵,当然也将从中感悟古代工程技术的局限以及可以借鉴的优点。全书图文并茂,一些珍贵图片是首次发表。 本书适用于从事水利的专业人员,以及对土木工程史、历史、地理等有兴趣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