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石坝建设和水电开发的技术进展》内容简介:在推动水电发展进程中,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各自不同的成就。为了共享水电发展新技术、新经验,探讨水电开发的新理念,研究开发中的新问题,近年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大坝协会携手主办了几届水电国际研讨会,会议的成功召开促进了中国在水力发电领域同世界各国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本次双方再度联合在中国昆明召开“水电2013大会”,得到了中外水电机构和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大会论文投稿踊跃,共收到中外论文160余篇,经有关专家评审,最终甄选了128篇论文正式出版成集。
本书根据“测量放线工”工种职业操作技能,结合在建筑工程中实际的应用,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机具、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操作技术等作了具体、详细的阐述。本书内容包括:建筑制图与测量误差、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施工测量基本知识、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建筑物变形测量、建筑施工测量管理等。本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可作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施工人员培训用书。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为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1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论文集分为规划与设计;施工与控制;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养护管理、检测与加固四部分。 其中包括我国近年来在建、已建有代表性桥梁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值得业界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本书作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了三峡工程建成后的持续利用性,影响三峡工程持续利用的因素,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防洪安全、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本书是一本富有创新和前瞻性的著作,对三峡工程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
本书总结了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中国坝工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中国筑坝的成功经验。全书分21章,各章具有独立性,以坝工的专项技术为主题分别进行介绍。本书的编写原则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介绍实用技术为主体;编写宗旨是:反映中国国情、创新特色和学术水平。 本书是第20届国际大坝会议的重要交流资料,并是坝工建设者们的一本极具参考价值、实用性很强的科技著作。
本论文集主要包括:工程总体布局;调(输)水线路选择与输水方式论证;水资源供需平衡与配置;关键项目设计与施工;长距离有压管理道输水安全措施(过渡过程分析计算,设备配置、运行工况);项目建设管理;设备材料选择;运行管理与检(监)测成果总结及存在的问题等。本书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交通等行业的设计、施工、管理人员,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当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40多年后,它的工程地质勘察史终于在2006年面世了。这部勘察史是由当年参加过该项工程的老地质队员们来完成的,其内容包括序、前言、三个主要部分和附录组成。部分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地质勘察史,主要内容为:主要建筑物、辅助建筑物、建筑材料以及大坝基坑地质素描与验收工作,水库区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测绘与勘探,浸没与坍岸地区的计算和预测范围以及地下水长期观测工作,大坝的增、改建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及水库运营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工作。第二部分是补充和反映当时三门峡地质勘探总队工程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和技术水平的主要总结和论文,以弥补部分的不足。第三部分是由当年的勘探队员们对老领导贾福海院士的沉痛悼念和怀念,并对以往工作与生活的回忆。有关当年所采用的各种规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