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历史文献中爬梳史料,扼要叙述我国以传说中大禹治水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事业发展概况。作者将我国水利发展的历史分为六个时期:(1)初步发展期,(2)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大发展期,(3)向江淮流域发展期,(4)北方水利盛衰起伏,南方持续发展期,(5)向东南沿海及珠江流域发展期,(6)全国水利从普遍开展到衰落期。每一时期又系防洪治河、农田水利、航运工程三大部分,其余如海圹、海堤、城市水利、水力利用、提水工具、治水人物与文献等亦多有涉及,读后可对我国四千年来的水利发展史获得一个系统清晰的概念。 本书比较注意工程之兴废,似工程技术史而又不完全是;稍有及政治经济与水利之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但远远不够,不能成为从经济发展看的水利史,仅能为关心这一问题的专家提供资料而已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密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必需的水资源和舟楫之利,但也需进行防灾兴利的治理。在治河工程中,丁坝是应用广泛的水工建筑物;在交通建设、河滩围垦和海涂工程中,丁坝也是常用的建筑物之一。所有这些工程的设计都离不开水力学的计算,丁坝水力学由此应运而生。 本书首次较系统地介绍了丁坝与水流的相互作用后的水流流态、流速变化、回流区长度以及由于水流改变引起的长河段的冲刷深度和局部冲刷深度;同时还介绍了用于预测丁坝作用效果的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的处理方法。本书为编著者多年来有关丁坝水力学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同时也融入才当今国内外丁坝水力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可供教学和研究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城市雨洪模型及其在济南市和广州市城市暴雨洪水模拟和预警中的应用。本书详细介绍了城市雨洪模型研究发展概况,分析了济南市城市化对暴雨洪水的影响,探讨了珠三角地区城市暴雨内涝成因。阐述了SWMM模型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计算方法,运用SWMM构建了济南市城市雨洪模型。针对济南市特殊地形,建立了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城市雨洪模型,该模型由流域水文模型、坡面汇流模型、洼地调蓄模型和河道洪水演算模型构成。运用MIKE21建立了济南市城市暴雨洪水模型,分析洪水在济南市城区淹没过程、淹没水深和流速等,构建各种设计暴雨情形下的防洪预案。研制基于GIS平台的济南城市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以各类城市雨洪模型为核心,可以实现济南市城市暴雨洪水预警预报。基于InfoWorks开发广州市新河浦社区城市雨洪模型,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