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管理》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航运管理、海事管理等相关学生的必修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及社会其他人员的自学用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航空大都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是国际航空城之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先生的震撼力作 。该书描述了世界各地发展临空经济、建设航空大都市的背景、历程和现状,收录50多位国际航空经济及相关领域专家的采访精华,全球20多个国际机场建设的实例,揭示航空大都市的发展模式,创新地提出速度经济理论,展示航空经济以及航空驱动型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本手册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2-99)》《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99)》《》铁路结合梁设计规定(TBJ24-890)编写而成,内容包括钢板梁设计、栓焊连续桁梁设计、结合梁设计,并提供了相关参数及的常用设计资料。可供铁路及各部门桥梁和钢结构工程科研、设计、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货运员(第2版)》根据铁道部人才服务中心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写,内容以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铁道部有关技术规章为依据,全书分为五大部分,有货运安全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练习题444道,货运安全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练习题443道,货运安全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练习题436道,规章类练习题264道,职业道德类练习题79道,题后附有答案。 《货运员(第2版)》针对鉴定考核内容和形式编写,是各单位组织鉴定前的培训和申请鉴定人员自学的用书,对各类职业学校师生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世界上条铁路通向何方?最早的蒸汽火车由谁设计?目前最快的火车速度是多少?未来火车还会如何发展?来自纽伦堡德国铁路博物馆的五位专家,向我们讲述了铁路交通曲折的发展历程。从最初木制轨道上行驶的有轨马车,到现今电气化轨道上飞驰的高速列车,铁轨与火车的组合不断地在创造奇迹,带给人们惊喜。铁路专家们还详细地介绍了铁路每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和发展,以及铁路历史上那些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不可否认,铁路交通对推动社会进步、改变人类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
《动车组机械师》分为六大部分,包括中级练习题、练习题、技师练习题、技师练习题、共性规章类练习题等,题后有参考答案。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与实践》作者具有主持多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建设工作的经验,书中理论论述翔实,典型示例丰富;同时书中还收录大量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桥梁设计成果,使内容更加充实。 《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与实践》共分十二章六十四节。章介绍高速铁路和高速铁路桥梁基本情况;第二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技术标准;第二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总体设计;第四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车桥动力分析方法;第五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轨桥相互作用分析方法;第六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徐变理论及控制;第七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沉降控制;第八章介绍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桥梁上部结构;第九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墩台与基础;第十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抗震没汁;第十一章介绍高速铁路桥面附属设施与桥梁支座;第十二章介绍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方法。 《高速铁
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中国铁路时速300—350 km客运专线的重要技术装备,是中国铁路技术体系和装备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保证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可靠、高效的核心技术之一。总体技术方案明确了在系统集成、列控车载设备、地面RBC软硬件技术、安全通信技术以及系统仿真和测试技术等五个方面的技术要求,提出了CTCS-3级列控系统的标准体系,是指导CTCS-3级列控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及系统评估工作的重要参考文献。 本书可供铁路信号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本套丛书是以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基本陈列为“蓝本”,经过精心整理和编辑而成。全书以时间为脉络(上册:1876—1978,下册:1978—2010)并采用“以画叙史”的方式,即运用丰富、翔实、生动的图片资料,完整地呈现了中国铁路从1876年蹒跚起步直至2010年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充分而有力地彰显了百余年间中国铁路从无到有、由落后到先进的巨大进步和飞跃,是广大读者全面了解和研究中国铁路发展历史及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窗口和依据。中国铁道博物馆编著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馆下》是该丛书的下册。
本书共分十章,重点介绍指标分析的基本理论、综合评价方法和铁路机车车辆运用指标因素影响分析的计算方法。包括指标分析的原理、数的比较分析法、动态数列分析法、图示分析法、指标的因素影响分析、铁路货车运用指标因素影响分析计算方法、铁路机车运用指标因素影响分析计算方法、铁路机车车辆运用指标对铁路运输成本和运营支出影响的分析计算方法、旅客列车速度指标因素影响分析计算方法、铁路运输工作综合评价和指标分解。 本书可供计划、统计、分析人员工作参考,也可供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研究参考。
王如路等编著的《上海地铁监护实践》以对地铁结构的保护为中心,针对上海地质特点、设计施工情况、工程施工监控、地铁变形监测手段和变形规律及地铁病害修复措施等进行系统阐述。《上海地铁监护实践》所涉及的工程都是临近地铁实施的典型工程,每一个工程都具有“深、大、近、难、险”特点,凝聚了广大监护工作者和工程参与各方的心血。本书内容丰富翔实,针对性强,可作为地铁保护专业人员的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建设及维护工作的参考书,亦可作为邻近隧道基坑设计施工及隧道穿越施工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大学教学参考用书。
通过总目录,您可以直观地了解本时刻表的主要内容,并可以通过其中的序号和页码,快速、方便、直观地查阅。 通过车次目录,您可以查阅所有列车的车次、运行区段、开车时刻、终到时刻、旅行时间、全程票价等相关信息。 通过大站时刻表,您可以按照英文字母升序的顺序,快速查阅全国所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客运站所开行列车的开车时刻和终到时刻。
《铁路光电缆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铁路通信光电缆线路检修和维护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介绍了通信光、电缆的现状;通信电缆的结构、类型及电气参数;通信电缆线路的接续与接头封合;通信电缆的电气测试;通信电缆芯线障碍检修;光纤和光缆;光纤的连接和测量技术;通信线路的防护与安全作业;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通过《铁路光电缆线路的检修与维护》的学习,可以对铁路通信线路的检修与维护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铁路光电缆线路的检修与维护》为铁路高等职业教育及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职工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铁路通信信号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参考用书。
谭秀炳编写的《铁路电力与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第2版)》结合我国铁路电力与交流电气化铁道的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全面介绍了继电保护的基础知识,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和电流方向保护,电网的接地保护,电网的距离保护,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变压器保护,交流牵引网保护,交流牵引网短中故障测距原理,电容补偿装置保护,母线保护,以及断电保护的设计原则等。包括各种保护的原理分析、典型接线和整定计算。不仅阐述了直接供电方式与BT供电方式下牵引供电系统的保护方式,而且还介绍了AT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方式。除了涉及电磁型、整流型等继电保护元件与原理外,还重点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微机保护系统在电气化铁道的应用。《铁路电力与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电气工程
《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轮轨系统动力学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进展,全面地构建了车辆-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计算模型、计算参数及计算方法,并重点介绍了典型的应用研究情况,旨在为相关专业的研究者或研究生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参考资料。
《一统路程图记/流动的中国丛书》又名《新刻水陆路程便览》、《图注水陆路程图》,共八卷,卷首附图三幅,参照各种程图路引编纂而成的,许多地方保存着原有程图路引的风貌。《一统路程图记/流动的中国丛书》辑录汇集路引较为齐全,共一四四条,记述水马驿站、行程里距、各地道路起讫分合较为详细。山川险夷、物产出处、行程风险、水旱码头、牙侩好坏、门摊课税、名胜古迹,乃至轿夫船户是否可靠,沿途食宿是否整洁等商旅须知,皆有所记。《一统路程图记/流动的中国丛书》的作者是徽商,史料价值很高,是同类图书中现存成书年代较早的一种,颇受中外学者重视。
本书共分十二章,分别详细介绍了基本测量工作:水准仪、经纬仪、光电测距仪、钢尺等常用仪器的构造和使用;高程、角度、距离、方向等基本测量的各种方法。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及其应用;铁路新线定线测量;曲红测设;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施工测量以及既有铁路测量。本书对近年发展起来的测绘新技术及应用、作了适当的介绍。 本书主要为高学校土建交通类寺专编写,也可作为工程地质、铁道运输等少学时本科专业教材,同时亦可兼作相应专业的函授自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