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混凝土衬砌隧道》结合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工程实践,描述了喷射混凝土衬砌隧道施工的各个方面,包括从喷射混凝土的组成到施工过程中的详细设计与管理。《喷射混凝土衬砌隧道》共7章,主要包括:喷射混凝土衬砌隧道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喷射混凝土成分、配合比设计与材料特性;在不同类型围岩中的施工方法及喷射混凝土的应用;喷射混凝土衬砌的设计方法;喷射混凝土的数值模拟技术;喷射混凝土在各种类型的地层与特殊条件(如洞门、交叉段等)下的适用性;喷射混凝土衬砌隧道的施工管理。
本细则是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结多年来的工程实践,在编制《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的基础上组织编写的。细则将公路挡土墙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施工工艺等归纳为实施条文。内容包括:公路挡土墙上的作用、稳定性设计验算理论,重力式、半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嵌岩桩板式、锚杆、锚定板和加筋土等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法和要求等,并引入了经实践验证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及公路设计新理念,对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相关条文进行了细化和解释。细则中含有较多的研究试验数据、图表和算例等,可供公路挡土墙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地介绍了摩托车基础知识、发动机的维修、传动系统的维修、行驶系统与操纵系统的维修、电气设备的维修、摩托车的驾驶、摩托车的维护、摩托车的调整、摩托车行车途中的应急维修等方面的知识。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实用性强,既可作为初学摩托车驾驶与维修人员的入门指导,也可供广大摩托车驾驶与维修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和参考。
桥梁可谓人类最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它以独特的方式将美学融入结构之中,是和谐统一与乐观精神的有形体现。当世界迈入新的时代,各地以建造桥梁的方式来标记新千年的黎明,这并不是一种巧合。在这一阶段,有纪念意义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建造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们让位给了和人类关系更密切的人行桥。这一转变反映出,人们对“可持续性”不断加强的关注及对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渴望。传统上,桥梁主要是由工程师设计建造,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涉足这一领域,因此现在这种特别的建筑类型实际上为工程师和建筑师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本书特别提到一些双方合作的成功案例,基于相同的立足点,工程师和建筑师一同创造出极其新颖的方案。《桥梁建筑》以介绍桥梁历史的文章开篇,考察了全世界各地从古至今的桥梁,并分析其象征性意义和
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实施10年以来,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分类、颜色、形状、图案得到了进一步规范。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公路网络不断完善并曰趋复杂,人们对出行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交通标志、标线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对国家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交通标志、标线国家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起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进行了全面修订,历时三年,于2009年出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部分:总则》(GB5768.1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立足于“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理念和“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设计指导思想,结合多年教学、科研、设计和建设工作的相关经验,系统地介绍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的有关理论、方法及应用状况。《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内容主要涉及护栏、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隔离栅及桥梁护网、特殊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评价等方面的设计和评价方法。全书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出了大量图表和实例,内容翔实、全面,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棍关专业奉科生及研究生的,也适合从事公路交通设施建设和公路设施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科
公路工程项目经理的职责及工作方法。全书共分十一章,其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工程项目经理概述,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概论,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规划与组织,公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公路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公路工程项目合同、质量和进度管理,公路工程项自资源管理,公路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与环境管理,公路工程项目竣工收尾管理等。本书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可供公路工程项目经理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内容进行编写。首先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计了5个在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简支梁(板)桥计算范例,计算范例包括: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设计。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桥梁工程相关方向的师生进行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时使用,也可作为从事公路及城市道桥没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结合大量的工程实践资料,总结介绍了无压输水隧洞工程选线及结构布置的设计运用经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无压输水隧洞工程的水力计算、山岩压力计算、各种断面形式的衬砌结构计算,以及进出口挡土建筑计算等设计内容,各设计计算项目均结合算例对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的采用作了详细介绍与分析比较。为了采用先进的计算技术,书中还以算例介绍了作者编制的水力计算、重力式及半重力式挡土墙结构计算等微机电算程序,各程序使用操作简便,输出成果清晰明了,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件计算、重力式及半重力式挡土墙结构计算两个电算程序也可在其它类型的水工建筑物设计是运用,为了便于读者使用这些电算程序,程序录制电算程序软盘一张,可提供给需要的读者。本书内通风服使用,各电算成也很有实用价值,可供水工专业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参考使
根据交通运输部厅公路字[2010]132号《关于下达201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作为主编单位对《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进行了全面修订,经批准后以《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颁布实施。 修订后的规程包括14章和2个附录,主要修订了以下内容: (1)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和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等3章。 (2)将原《规程》特大桥桥面和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一章分为桥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和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两章,并分别作了修订。 (3)将原《规程》养护维修安全作业中的共性要求纳入基本规定一章,并将该章名称修改为特殊路段及特殊气象条件养护安全作业,细化了其相关规定。 (4)提出了按作业
部分主要由基于横观各向同性的半空间体理论、多层弹性体系理论、沥青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程序、考虑路基路面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分析等组成,第二部分为Erol Tutumluer博士主要从未粘结粒料基层(UAB)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参数试验仪器的研制、室内试验验证、参数影响因素分析、实体工程的验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本书可供道路工程及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研究生以及有关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
本书全面介绍了我国公路隧道机电工程方面的技术知识,内容包括:通风系统、照明系统、交通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视监视系统、供电系统、消防设施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等。 本书可作为交通信息及控制、公路隧道与地下工程、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专业大专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公路机电工程建设和营运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研究成果和经验,以及国內外相关研究结论与应用情况,向读者系统介绍了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理念与实践,內容涵盖预防性养护的定义、应用概况和技术优势,路面病害、成因与防治对策,路面养护决策方法,预防性养护实践效果,以及雾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裂缝修补、冷补料、超薄罩面、就地热再生等多种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细节。 本书可供从事公路管理、公路养护设计与施工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公路工程专业人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