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典共编入港口、航道工程专业与本专业有关的单词、词组和缩略语共约5000条,可供港口、航道工程以及水运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科研和技术信息工作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师生和其他科技部门的人员参考。
《船舶动力100年》从柴油机船时代开始的船用动力装置发展为图书编辑脉络,图文并茂向读者讲述了各项创新的前期准备、项目启动、研发过程及成果预见的过程。旨在为业界人士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当前船舶动力技术的提高。
现在英汉船舶辞书十分短缺,因而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使船舶工作尽快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为了给从事船舶工作的人员和学生提供一部新、全和实用的英汉船舶工具书,特编写本词典。本词典所选的词条,都是船舶工业和船舶运输最需要的词条,其中包括最近出现的新词条和已出版的船舶辞书中没有的词条。如:船用新设备;自动化新仪表;船舶修造新工艺;船厂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和进出口业务;高科技和专利的引进、输出和转让;船舶运营;货物的包装、托运和承运;理货和装卸;运输保险;货损和索赔;船舶费用和成本核算;以及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词条等都选了进来。内容与时俱进,具有新、全和实用特点,它是有关人员和学生十分需要的工具书。本词典按英文字母排序编写。英文的中文词义,以在船舶
《舰船工程制图》内容均采用的国家标准。全书共18章:绪论、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投影理论和方法、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轴测投影、机件表达方法、极限与配合、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几何公差、零件表面结构、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基础、实体造型技术基础、舰船制图的有关规定、常用舰船工程图等。《舰船工程制图》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40学时~80学时各专业工程制图类课程的,也可供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及从事舰船装备工作的人员参考。全书由欧阳清等主编。
本书是根据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分析、维护、保养、检修的特点编写的。本书主要包括有船舶电器、电机、船舶辅机电气控制系统、船舶电站、主机遥控系统、智能柴油机控制系统、船舶巡回监控系统的维修内容。本书侧重于实用性,通过大量的实际设备电路阐述了船舶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而且对于每个设备都首先阐述其工作原理、电路特点,然后讲解检修方法,使读者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本书可作为轮机和船舶电气管理专业的船舶电气管理与维修课程的和教学参考书、在职轮管人员的船舶电气设备维修培训或自学,亦适用于修造船厂电气技术人员阅读。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桅杆结构的造型与构造原理、计算荷载和作用力(风荷载、裹冰和地震作用)、静力计算、动力特性、风振效应和地震反应、非线性振动、振动控制、疲劳问题、整体稳定以及风洞试验及其实测分析等。本书在总结近年来外学者及作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桅杆结构的分析计算和设计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可供土木工程专业的结构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人员和研究生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分为3卷13章,对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航局”)120年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多维度的考察。卷“世纪回眸”,以纵向视野简明扼要地梳理了天航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二卷“不懈求索”,以专题形式对天航局的技术创新、经营发展、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等进行深度研究;第三卷“利在千秋”,呈现了天航局在天津、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贡献,并通过天航局的历史展现了跨越三个世纪的疏浚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本书一方面注重全面地整理研究卷帙浩繁的企业档案;另一方面注重实地调研访谈,并邀请天航局专家担任顾问并多次审阅本书。本书对从微观层面利用国企档案进行国企发展史研究,也具有的理论方法价值。在编著过程中,本书力求性与政治性兼备,理论性与可读性并重。
风雨百年,一路披荆斩棘的突破;飘摇国事,一段辉煌传奇的铸就;扬帆远航,又一程创世之举。百年企业轮船招商局,它承载着一代仁人志士求富图强的梦想;演绎了中国近代港航业饱含痛苦、挣扎和奋斗的历史。今天的它犹如一枝娇艳的奇葩,摇曳着历史积淀下的光芒,和我们一起回首百年历史的沧桑……
本书系统论述了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风险评估方法。全书共分八章,前四章全面介绍风险分析方法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并系统论述定量风险评估程序的制定、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以及人因可靠性分析,为船舶与海洋工程实践中的风险评估方法,系统地介绍全面安全评估,最后以船舶碰撞和搁浅的风险分析为例,介绍风险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本书可供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营运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潜艇光电装备是海基光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本书以潜艇潜望镜为主线,从研究设计的角度,介绍了潜艇光电装备的类别、用途、工作原理,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与此相关联的一些基础技术:安装和动态环境条件的影响、结构总体技术、光学设计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测距技术、红外热像技术、动态基座上光电设备的图像稳定原理;本书还从总体的角度专门介绍了国内外正在大力发展的光电桅杆与光电浮标技术、水下光电成像探测技术、潜用与舰用天文导航定位定向的原理与相关技术。本书是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所编写的教材,可作为有关院校军用光电与天文导航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有关研究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港口装卸搬运机械》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行业实践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绪论、物料的分类和性质、物料的装卸搬运设备、港口连续装卸机械、散货堆场的堆取料机械、散货卸车机械、装卸搬运车辆、轻型装卸搬运设备、堆垛设备、叉车与装载机的操作指导。
《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用书:船长业务》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系统地叙述了船长业务的航政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国际规则、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规则、港口国监督与安全检查、船舶检验、船长实务、船舶应急反应、船舶防污染以及海事调查处理与海上搜救等。下篇系统地叙述了船长业务的海商法方面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国际贸易合同概述、班轮运输实务与法律、海上旅客运输实务与法律、海上货物多式联运实务与法律、租船运输实务与法律、海上拖带实务与法律、船舶碰撞实务与法律、海上救助实务与法律、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油污损害赔偿、海上保险实务与法律、海事争议诉讼与仲裁、船员劳务合同和人身保险以及海洋法的基本知识等。《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用书:船长业务》完全按照我国《海船船员适任考
《舰船现代化:水面舰船设计新技术(第二版)》按照舰船设计的常规专业划分,共分为十章,以驱逐舰、护卫舰类等舰艇的设计为主线,阐述了现代舰船的总体设计思想。旨在通过《舰船现代化:水面舰船设计新技术(第二版)》的学习和理解,能建立一个现代舰船总体设计的概念,以便在以后从事该项设计和研究工作中有一个较好的舰船总体观念。《舰船现代化:水面舰船设计新技术(第二版)》可作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类研究生教材,亦可供有关人员参考。
船舶是复杂产品,船舶制造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书是在现代造船模式基础上,以敏捷造船为目标,以交货期与成本控制为中心,以流程优化为前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平台,实现对生产要素资源、制造过程、管理环节的集成管理,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信息一体化下均衡、连续、高效的总装造船管理模式。本书在对船舶工业的发展概况、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的理论基础、船舶制造流程、船舶集成制造管理体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船舶集成制造环境下的船舶设计管理、工程计划管理、物流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最后,对船舶集成制造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的功能架构、信息集成模型、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编者开发的船舶集成管理软件的部分功能。本书可作为船舶工程管理、系
《舰船技术与设计概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舰船及各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工程设计、科技管理、发展动态等内容;具有科普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综述性与专述性相结合、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特点。 《舰船技术与设计概论》既可作为我国舰船行业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业务技术培训教材、舰船研究设计院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选修课教材及科技人员的专业读本,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造船、轮机、船电、水中兵器、通信、水声、导航、材料等专业学生的入门教材;同时,可供海军指战员、军内外舰船院校教师及船舶建造厂、修理厂有关人员深化和拓展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参考。
《船舶控制原理(第二版)》以船舶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需要为基础,介绍了船舶的动力学模型、船舶受到的海洋扰动及它们的模型、船舶运动控制装置。《船舶控制原理(第二版)》还介绍了船舶航向控制和横摇减摇原理,自动舵原理和减摇装置原理以及潜艇的空间运动模型和近水面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