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工程手册》是我国部航道专业工具书。它搜集和总结了有关航道工程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内容包括航道工程规划、航道勘测、河床演变与滩险特性分析、航道工程试验研究、山区与平原航道整治工程设计、运河工程设计、整治建筑物设计与施工、炸礁与浚挖工程施工、航标工程设计与施工、航道维护管理、航道保护与行政管理,覆盖面较广。本手册以文字与公式、图表相结合的形式表达,力求简练、清晰,便于查阅应用。本书除可供从事航道工程勘测、规划、设计、科研、施工、养护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外,还可供港口、路桥、海事、水利、水电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师生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参考。
本书是在深入总结我国在大中型水利枢纽上设计建设通航建筑物的经验,在广泛吸收外大中型水利枢纽和运河上设计建设通航建筑物的技术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在大中型水利枢纽上建设通航建筑物特点的全面分析,编写的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在大中型水利枢纽上设计船闸与升船机的专著。全书分绪论,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总体设计,船闸设计和升船机设计4章,分别对水利枢纽上通航建筑物发展的情况、主要特点、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航建筑物总体设计的原则、设计依据的主要资料、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设计工作的要点、模型试验验证和布置实例;船闸的总布置、水力学、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与边坡稳定控制、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全监测和船闸工程实例;升船机总布置、平衡重式垂直升船机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卷扬式斜面升船机
《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用书:船长业务》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系统地叙述了船长业务的航政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国际规则、船舶与船员安全管理规则、港口国监督与安全检查、船舶检验、船长实务、船舶应急反应、船舶防污染以及海事调查处理与海上搜救等。下篇系统地叙述了船长业务的海商法方面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国际贸易合同概述、班轮运输实务与法律、海上旅客运输实务与法律、海上货物多式联运实务与法律、租船运输实务与法律、海上拖带实务与法律、船舶碰撞实务与法律、海上救助实务与法律、共同海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油污损害赔偿、海上保险实务与法律、海事争议诉讼与仲裁、船员劳务合同和人身保险以及海洋法的基本知识等。《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用书:船长业务》完全按照我国《海船船员适任考
《船舶制造工艺力学》不是离开工艺讲力学,也不是离开力学讲工艺,而是力求从力学理论与制造工艺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去说明船舶制造中的力学问题,并进一步理解工艺过程的合理性或存在的问题,以求深入理解造船工艺并对其进行合理改进。具体做法是,基于船舶制造工艺的主要过程,阐述其中的力学表现,揭示其力学机理,导出其有效解法,使读者进一步理解造船工艺过程中的力学问题及其对工艺过程的影响,使工程人员能应用给出的力学原理和具体算法解决船舶制造中的实际工程问题。《船舶制造工艺力学》在介绍一些成熟内容的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外研究成果,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向及前沿,所介绍的内容不是公认正确的,仅是为了使本书具有启发作用,引起读者的兴趣及更多的思考和研究,促进船舶制造工艺力学研究的开展。《船舶制造
吴晓光、吴启锐主编的《高速船快速性》围绕高速船快速性,主要介绍过渡型高速船和滑行艇,包括单体船、双体船、水翼船的船型特点、阻力性能和减阻措施,及高速船的动力和推进特性、快速性估算、试航分析等。书中对高速船快速性提出的分析、方法、措施、结论均较为实用,且很多已得到验证,因此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船舶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高速船的船舶工程方面的研究和设计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有:介绍中国沿海城市发展港口的主要动力和相应的政策背景,探讨中国港口城市的四个关系,研究外部因素如何影响个别港口城市的发展,回顾和评论国家政策与体制对于港口城市发展的作用。本书町供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学习。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曾取得过巨大成就,若干方面领先于世界。出土的中国古船与船具通讯绘画、古籍中的各类船图分散存于中国大陆及台湾各家机构,其他国家亦有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冠倬我年悉心收集、整理,精选海内外诸家所存实物及图式六百余幅编辑《中国古船图谱》,集各类中国古船式样于一书,实前所未见。作者还将研究成果撰写《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作为本书主线,以文导图,以图辅文,两者相得益彰,勾画出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的壮丽画卷。本书是中外史学工作者、文物工作者、科技史研究人员、广大教师、学生、造船工作者及美术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值《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的第一卷《正史卷》面世之际,我向参与和支持本卷及以后各卷编辑与出版工作的单位与个人表示祝贺和敬意。《正史卷》分门别类地汇集了《史记》到《清史稿》二十五史中与航海相关的活动、事件、人物、地区,航海工具,以及航海的构和管理政策等。透过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记,我们可充分感受我国航海文化的深厚和久远,温故我国辉煌与灿烂的航海历史,有助于弘扬“热爱祖国,科学航海”的精神,必将激励广大交通职为为实现海远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本书介绍了唐宋时期中国的造船技术、元代的造船技术成就、明代大运河的漕舫船、中国的三大船型、清代乾隆下江南乘用的船等内容,以古船模型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船舶技术发展史。
这是一部写给船舶管理者、高级船员、修造船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本书以实用性为追求目标,尽可能多地用图片、表格、清单代替冗长的说明,力图使读者在最短色时间里得到最多的资讯和的帮助。 本书所收集的大量损伤部位图片,具有切实、鲜明、充分和可借鉴性的特点;所给出的修理方法也来自船级社的规范及验船师多年的工作实践;书中图表、检查清单等甚至可供读者在工作中直接应用。
本书在计及材料物理非线性和焊接残余应力的条件下,采用解析法、半解析法和解析有限元法求解了矩形板、加盘板、复杂加筋板、船舶板架结构和船体分段的屈曲和极限压缩强度(弯矩)问题;其失效模式包括板的屈曲、压杆(板架)的弯曲屈曲、T形材定轴约束扭转屈曲和孤立压杆的弯扭耦合屈曲等。为论证方法的可靠程度,本书提供了若干试验结果并与理论解作了比较。对在弯矩作用下的舱壁T形扶强材的侧向扭转屈曲也专门作了论述,揭示了结构屈曲强度中的群根和重根现象。本书可供有关专业研究人员、船舶结构设计人员、大专以上的学生、有关高等院校教师参阅,也可供建筑、桥梁、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设计人员借鉴。
NathanielBowditch,LL.D.所著的《美国实践航海学》涵盖了美国航海业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全书共分8个部分37章。内容包括航海发展史及基础知识、导航、电子导航、天文航海、航海数学、航海安全、海洋学、航海气象等,可谓是一本航海学知识大全。本书不仅是一本体系完整的教科书,也是一本指导航海人员航海实践和进行美国航海学及至世界航海学发展历程研究的参考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美国实践航海学》读者可覆盖航海界各个层次的航海人员,既可以是各级军队和地方航海学院或海事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也可以是各级船员、海军军官,也可以是航海各个领域的相关科研人员。
《中国修船价格指引(2016版)》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订出版,内容包括:服务费、坞修工程、船体部分、机械部分、电气部分、冷藏工程、特种设备修理、船舶修理基本条款以及船厂规则等。重点覆盖十多年来的船舶大型化和新船型新工艺,重点反映近年来安全环保国策对修船行业的要求,重点探索未来的修船价格与资源价格的联动机制,并使之与市场行情相适应,满足国内船舶修理企业接单报价的需要,对内顺应修船行业推进深化改革,对外引领修船行业适应“一带一路”。《中国修船价格指引(2016版)》是船舶修理行业运行的指导性文件,对规范国内船舶修理行业的市场经营行为,准确有效地做好国内船舶修理企业的价格信息发布,搭建国内船舶修理行业科学、规范的报价平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电气工程大典》是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共同组织全国电气工程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编纂而成的。它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电气工程各领域成就和技术水平的综合性工具书。《中国电气工程大典》包括现代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材料及器件、火力发电工程、水力发电工程、核能发电工程、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电力系统工程、电机工程、输变电工程、配电工程、船舶电气工程、交通电气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电气传动自动化等15卷。 本书为2卷,船舶电气工程卷。主要内容包括船舶电机与电器、船舶电站、船舶电力系统、船舶电力推进、船舶机械电气控制、综合船桥系统、船舶电磁防护技术、船舶电磁兼容、船舶电气工艺。 本书主要供从事船舶电气设计、制造
本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有:介绍中国沿海城市发展港口的主要动力和相应的政策背景,探讨中国港口城市的四个关系,研究外部因素如何影响个别港口城市的发展,回顾和评论国家政策与体制对于港口城市发展的作用。 本书町供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学习。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曾取得过巨大成就,若干方面领先于世界。出土的相关实物以及绘画,古籍中的各类船图,散存于中国大陆及台湾各家机构,其他国家亦有收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王冠倬多悉心收集、整理,精选海内外诸家所存实物及图式六百余幅,编辑成《中国古船图谱》,集各类中国古船式样于一书,实前所未见。作者还将研究成果撰写《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作为本书主线,以文导图,以图辅文,两者相得益彰,勾画出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发展的壮阔画卷。本书是中外史学工作者、文物工作者、科技史研究人员、广大教师、学生、造船工作者及美术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中外船史图说》是研究与海洋相关的近代史特别是世界造船史,航海史和海军史等重要领域的基础资料,极具收藏价值。《中外船史图说》以船舶历史为主干,同时还建立造船史、驶船史和用船史三个辅干,简要清晰地表述了世界各地的船舶类别、造船技术、航海与驾驶技术、航运与贸易、海军与海战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总体上勾勒出中外船舶发展史的大格局,表达方式新颖,内容深广,图片恰当而独特,堪称中外船史的理想之作,可以作为中外船史的基础资料和工具书。 全书采用年表形式,简要明晰,便于查考。
本书共分为6章,内容包括铝及其合金的基本性能、铝-镁合金的焊接性能、焊接材料、铝-钢过渡接头的焊接性能、焊接工艺及设备、铝船体建造工艺。 可供从事船舶设计、科研、制造等科技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丛书·航海技术系列:船舶主流机型服务手册》是根据MAN柴油机公司和Wansila柴油机公司2000年至2012年期间随购机时提供给船东的“服务通函”编写而成。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丛书·航海技术系列:船舶主流机型服务手册》旨在为使用上述二大机型的船东、船舶管理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指导。 全书共分4章,内容涉及二大柴油机公司主要机型:MAN公司的MC/ME-C/-E机型以及部分四冲程柴油机;Watsila公司的RTA/RT-flex等机型。手册针对各机型的主要部件、系统、运行管理、操作及其维护保养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改进,还对故障排除提出了建议及应对措施。 本书由上海市航海学会组织英文资料翻译,集业内资深专家编写而成。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丛书·航海技术系列:船舶主流机型服务手册》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