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自动识别系统记录的船舶轨迹为研究对象,根据船舶水上活动特点,综合交通运输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系统且详细地介绍船舶轨迹基础处理方法与典型分析应用,主要包括船舶轨迹数据基础处理方法、船舶轨迹数据存储管理方法、水上交通安全态势评估方法、水上交通活动模式挖掘方法、船舶时空行为识别发现方法、船舶领域统计建模分析方法、船舶尾气排放动态表征方法、船舶气象航线优化推荐方法等。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指导性,可作为高等院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海事管理学科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教材,还可作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学者、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海事管理人员等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图文并茂,侧重中国航海历史人文,拟在学术前辈的研究基础上,融合近年来相关领域的新资料、新观点以及考古发掘新成果。在编写体例上,读本将突破以往注重以年代为主线的方式,拟以航海若干主题为线索,注重技术与文化同步梳理,内容涵盖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舟船、航海技术、港口、海外贸易、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脉络与文明成果,并将其置于世界航海史视野下,形成对照视野,体现世界文明的影响与联系。形式上,该读本注重结合海博馆藏品与展项,图文并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读者系统、有序、深入浅出呈现中国古代航海文史知识。
《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设计基础(原书第2版)》从车辆力学、动力传动系、新能源车辆构型、储能装置、电机及其控制、内燃机、混合动力控制策略、冷却系统以及车辆通信等方面对纯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设计进行了全面的讲解。《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设计基础(原书第2版)》内容涵盖了大部分国际上有关电动汽车的研究成果,其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丰富、系统性强、条理清晰。在进行内容讲解时,作者能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论述层层递进,详略得当,概念和原理详细、精辟,使读者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图文以及具体的实例,论述更加详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读者接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含惯容器的隔振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及惯容器的具体应用与探索。首先,分别介绍了隔振器技术、传统隔振技术及ISD隔振技术的研究概况。其次,开展了惯容器动力学特性分析,揭示了惯容器的本质。第三,基于惯容器的动力学特性,从理论上推导了含惯容器的单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并且结合试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第四,推导了含惯容器的双层及多层隔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然后,设计开发了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产品,详细设计、校核及优化了惯容-橡胶复合隔振器结构,并将其应用于柴油发电机组隔振设计,分析了柴油发电机组
本书是由我国科技史学者、中科院院士杨槱教授继《帆船史》后的又一本船史著作。杨槱教授长期从事船舶的生产、教育和研究工作。现在他更以其求真务实的精神,致力于中国和外国船舶史的研究。本书以简练的笔法,扼要地叙述了蒸汽机船、铁船、邮船、商船、渔船、游艇、军用舰艇、工程船舶等等各种轮船的发展过程,以期读者能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有关船舶和海洋的丰富的知识,并使读者对一些事物,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是一本科学性较强的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