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脑机接口、植入芯片、人工器官、神经增强药物、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等为代表的人类增强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书尝试从伦理学和哲学层面对人类增强技术引发的种种问题进行哲学理论的反思。包括如何在医疗实践中区分治疗和增强,如何认识技术增强个体的自主能动性,如何平衡个人自主权利与保护人类基因原真,如何看待超能力个体的社会地位,如何评估人类增强技术对社会阶层固化的影响,如何评判身体功能与技术产品的融合趋势,以及如何理解身心二元关系在人类增强中的价值蕴含等。 作者提出,对人类增强技术的评判应超人类主义和生物保守主义的二元对立,重新在人和技术产品相互定义和相互建构的“后人类”观点中敞开面对但审慎地应对人类增强的挑战,并充分认识到人类物种存在形态正在发生转变的未来图景。
本书拟收入费孝通先生三部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这三本书是费先生开始尝试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概括的代表作,比较凝练地体现了费孝通对这一问题的集中思考,实际上它们在他写作中也是一个系列。本书正是这三本小书的汇编本,希望能借以对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社会研究作一全面而系统地呈现。
本书围绕烟气脱硫脱硝这一主题,在简要阐述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战略与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理论基础、湿法、半干法和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与设备、烟气脱硝及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与设备以及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建设管理。 书中首先介绍了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政策与法律标准,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排放及其控制等,然后介绍了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理论基础。第5~7章分别系统地介绍了湿法、半干法和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第8、 9章分别叙述了烟气脱硝和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后面三章分别介绍了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经济分析,烟气脱硫脱硝工程建设与管理,以及烟气脱硫脱硝设备。附录中介绍了烟气脱硫脱硝产业与国内外部分公司。书中对应用较广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在相关章节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本书可供从
本书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厂力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本书努力再现往昔的观念世界,引证史料丰富具体,涉及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其他人物,并大量引用诗歌和文学资料,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轨迹打开了一扇窗。
本书系统介绍了恶臭样品采集、测试、控制及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重点论述了我国现行的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及恶臭污染控制的常用技术和装置。本书力求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晰,并充分注意必要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使环境监测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环境管理人员在学习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并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附录部分列出了我国现行恶臭污染排放标准和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试标准、各种恶臭物质的阈值和部分恶臭物质的物化特性。
王国维自视其《殷周制度论》为经史二学上的大文字,但其藏经学于史学的进路一再被遮蔽。本书由史而经,由王国维而上及历代诸儒,对西周王制要素的继统法、封建、禘礼,尤其是宗法等,进行了翔实而具有系统的阐发,试图在规模、广度与深度上呈现西周王制的几本架构、制度基础、精神原则和理念根基。本书的特色在于:基于经史之学的进路,立足于儒家思想的大视野,对西周王制做了别开生面但又根植于经典的诠释,尤其是对继统法、宗法等进行了集大成性的研究,对《殷周制度论》与三代王制的理解提供了新的可能进路,也为中国思想的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恢宏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