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词典》是社会科学辞典系列之一。《社会学词典》选收社会学学科相关的名词术语、思想理论、重要人物及代表著等词条2300余条。
本书侧重于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结构性变迁的相关性研究。既着眼于历史变迁的纵向展开,力求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前期制度性变迁所引致的乡村社会演变的基本轨迹和发展脉络,又着力于区域角度的横向展开,以揭示不同社会、文化要素在乡村变迁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在相对比较的意义上力求透过社会、经济、文化的地域差异揭示隐含其后的共趋性和普遍性特征,并通过区域演进的不平衡性呈现整体历史进程的同质性意义。
《人的可靠性分析:人因差错风险评估与控制》是一部人的可靠性分析论著,系统地介绍了人因差错风险评估与控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书中概述了人的可靠性分析的相关定义、发展和流程;介绍了人的可靠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基于人的可靠性分析的一般流程,分别从分析过程、验证与应用、资源需求、优势和局限等方面。
一本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教学参考书,以往的理论手册通常都按思想家和学派分人头叙述,主要侧重介绍,本书写法和编排独特。从不同的传统切入分析,包括了学术传统、国别传统、知识传统、主题和叙述、全球视角等五大部分。分别请各个领域的专家撰写文章梳理社会理论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重要理念。其中国别传统中尤其提到了社会理论中的意大利、西班牙、北欧、中东欧等地域的学术发展,意大利部分强调了社会理论与马基雅维里等古典理论家的学术关联,而中东欧社会理论的进展最近几年逐渐收到学界的密切关注,许多中东欧国家的社会理论研究因其社会背景与中国的相似性,对中国学界更有借鉴价值。
盛昭瀚、张军、刘慧敏等著的《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案例分析(附光盘)》定位于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案例分析与实验指导。在介绍计算实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七个社会科学领域实际问题计算实验研究的案例剖析,详细介绍了从问题分析、系统建模、计算实现,一直到实验结果评估的整个实验研究过程。每个案例基于一种建模工具或编程语言,详细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通过本书介绍的案例分析,读者可以运用所学的技能,结合需要研究的社会现实问题,独立完成计算实验研究的过程,书写实验报告书,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学术论文。
由卢永彬、刘亚娟、张丽莎编著的《下一站社企(公益与商业的30次相遇)/点赞社区与公益系列》分为三部分,包括”上篇过去.传承”,介绍靠前的社会企业如何尝试着将过去与当下、现在与未来相连接,拾起文化中的瑰宝、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分为非遗文化、戏剧人生、环境保护、可持续时尚四个章节;”中篇现在.融入”介绍与生活相关的社企形态,包括美食、生命体验、各类弱势群体的保障及如何融入社会等,具体分为美食与生活、科普体验、群体关怀三个章节;“下篇未来.创新”介绍社会企业家们如何搭建底层技术,输出社会创新的原力,具体分为公益孵化、公益咨询、培育成长三个章节。本书适合大众及公益从业人员阅读,用于借鉴经验并拓展思路。也适合喜爱公益事业,探索社会创新的人士阅读,特别是面临就业、择业、创业抉择的年轻
本书主要从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意义、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问题挑战、战略选择与实现路径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建议。同时,还构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19年和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时空动态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各省(区、市)受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建设水平存在明显的异质性。
《江苏近代手工业艺人从业状况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综述报告的形式对江苏近现代手工业艺人从业状况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主要围绕:江苏近现代手工艺人的来源与构成、传承与工巧;手工艺人的生存状况、依赖与生存;手工艺人与手艺相传、生存的竞争与江苏近代社会,以及手工艺人群体的近代化问题和手工业及其艺人的现状及其未来生存的内容进行阐述。举要内容如下:本课题下篇是专题研究,计有:陈筱娇《金陵刻经处雕版印刷技艺传承研究》、唐雅敏《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杨晓枝《近代苏州丝织手工行业管理状况及相关制度研究》、贺丹《手艺的坚守——南京秦淮灯彩世家手艺传授方式考察与探究》、陆培亚《如皋风筝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郭氏风筝”为例》等,既有“宏观史学”的全方位考察,又有微观史学的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就,,在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效果。毋庸讳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耕地的缩减,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湖泊的淤浅,干旱区荒漠化、沙化的加速,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等等环境恶化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时难以避免的现象;有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无知,采取唐突的措施所造成的后果;有的则是当政者为单纯追求政绩,不计后果,盲目开发引起的环境恶化。以上种种,都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界过度索取或无序干预后所引起,其实质是人地关系的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又往往并非一代人所造成的,而是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本书系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该书叙述了1368年至
《城市湖泊水环境演化及草型生态系统重构——以无锡蠡湖为例》主要以太湖流域的典型城市湖泊——无锡的蠡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蠡湖自然环境、水环境、水生态系统的系统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剖析蠡湖水环境、水生态系统的现状特征、退化过程及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同时,以蠡湖的草型生态系统重构过程为例,探讨了城市湖泊中重构草型生态系统的目标、途径、技术手段及草型生态系统的维护、管理与调控措施,以期为我国城市湖泊水环境改善及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全球变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蓄积的国际学术研究进展,总结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成就。书中-3章概要地介绍了全球变化、全球硕循环与气候变暖、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科学问题,其目的是为初步该研究领域的读者提供基础知识和国际学术动态;第4-9章按生态系统类型系统地总结了碳循环与碳蓄积的外研究进展;0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碳通量观测方法进行了概述;1章评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的主要成就。 本书为从事全球变化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科技技人员提供了外研究状况的基本信息,可供全球变化科学、生态学、地理学、资源学、环境学以及农学、林学、草地学等研究领域的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基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