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卢永彬、刘亚娟、张丽莎编著的《下一站社企(公益与商业的30次相遇)/点赞社区与公益系列》分为三部分,包括”上篇过去.传承”,介绍靠前的社会企业如何尝试着将过去与当下、现在与未来相连接,拾起文化中的瑰宝、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分为非遗文化、戏剧人生、环境保护、可持续时尚四个章节;”中篇现在.融入”介绍与生活相关的社企形态,包括美食、生命体验、各类弱势群体的保障及如何融入社会等,具体分为美食与生活、科普体验、群体关怀三个章节;“下篇未来.创新”介绍社会企业家们如何搭建底层技术,输出社会创新的原力,具体分为公益孵化、公益咨询、培育成长三个章节。本书适合大众及公益从业人员阅读,用于借鉴经验并拓展思路。也适合喜爱公益事业,探索社会创新的人士阅读,特别是面临就业、择业、创业抉择的年轻
本书面向实际,从实例入手,阐明社会科学统计方法,致力于实例和统计软件的一体化。主要内容包括抽样和测量、描述统计、概率分布、统计推断:估计、统计推断:显著性检验、两组比较、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分析、线性回归和相关、多元关系概述、多元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多组比较:方差分析(ANOVA)、组合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定量和分类预测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逻辑斯蒂回归:构建分类响应变量、高级统计方法概述。本版增加了许多新练习,强调实际数据的应用。每章后包括配套课后习题及拓展综合练习,便于读者对统计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本书堪称“社会工作的百科全书”,提供了关于社会工作实务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书中涵盖了社会工作总体实务,社会工作价值观、与案主会谈的原则、当代咨询理论、性咨询、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家庭工作、组织工作、社区实务工作、社会工作评价、社会工作评估、一般系统理论、跨文化社会工作等内容。特别是,本书为社会工作实务 提供了众多的工作模式,包括性治疗技巧、催眠、生物反馈、放松技巧、调解、神经语言学方案、环境治疗、任务中心技巧、系统脱敏、家庭咨询理论、女性主义干预、交往分析、现实疗法、理性疗法和行为疗法,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中学到广泛的技能和干预技术。
本书侧重于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结构性变迁的相关性研究。既着眼于历史变迁的纵向展开,力求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前期制度性变迁所引致的乡村社会演变的基本轨迹和发展脉络,又着力于区域角度的横向展开,以揭示不同社会、文化要素在乡村变迁中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在相对比较的意义上力求透过社会、经济、文化的地域差异揭示隐含其后的共趋性和普遍性特征,并通过区域演进的不平衡性呈现整体历史进程的同质性意义。
《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城市密度杠杆》介绍城市容纳了多的居民,城市也是经济活动最多、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最密集的地方。创新性的城市战略表明可持续的城市形态和绿色城市是可实现的。要培育可持续的城市聚居区。城市政府面临着引导城市增长方式改变的挑战,这种增长方式需要制订更广泛的战略以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并支撑可持续发展。《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城市密度杠杆》作为联合国人居署的《致力于绿色经济的城市模式》四本丛书之一,研究了紧凑城市和它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益处。全书阐释了紧凑城市概念和有规划的(相对于无规划的)城市扩张如何支持可持续的城市模式,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带来福利。通过适当的管理,紧凑城市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并能支持推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相关政策。
《社区教育创新与社区参与式治理:成都市锦江区东光街道的实践探索》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光街道社区教育创新进行了实践探索,强调通过社区教育的力量,使社区居民自觉、自主地参与改善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进而实现良性的社区治理,形成了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大教育全服务”社区教育格局。
《社会学大纲》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李达先生的力作。《社会学大纲》由五篇组成,分别是:唯物辩证法;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的经济构造;社会的意识形态。作者对各篇的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全书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说理透彻、行文流畅,曾被毛泽东称为 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列主义哲学科教书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我们已经见证了社交媒体、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科技奇迹的诞生与进化,这些科技工具让我们能够以前所未见的规模和深度采集并处理有关人类行为的数据,从而为研究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路径。这本书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将改变下一代社会科学家和数据科学家探索世界的方式。 大数据的10个共同特征是什么? 如何通过数据预测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 如何在短时间内对100万个星系进行分类? 大规模数据采集面临着怎样的道德伦理困境? 科技公司是否在监视我们的行为,数字时代是不是将我们带进了“全景监狱”呢? 在计算社会学这一新兴领域,作者阐述了数字革命如何扭转了社会科学家和数据科学家观察行为、提出问题、开展实验和进行大规模协作的方式,详细描述了大批真实的案例,并且划定了面临伦理挑战时需要遵循的4项原则。 这本书用全新的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就,,在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效果。毋庸讳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耕地的缩减,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湖泊的淤浅,干旱区荒漠化、沙化的加速,以及城市化过程中,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等等环境恶化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时难以避免的现象;有的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无知,采取唐突的措施所造成的后果;有的则是当政者为单纯追求政绩,不计后果,盲目开发引起的环境恶化。以上种种,都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界过度索取或无序干预后所引起,其实质是人地关系的不协调,而这种不协调又往往并非一代人所造成的,而是有其历史的继承性和延续性。本书系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该书叙述了1368年至
盛昭瀚、张军、刘慧敏等著的《社会科学计算实验案例分析(附光盘)》定位于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案例分析与实验指导。在介绍计算实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七个社会科学领域实际问题计算实验研究的案例剖析,详细介绍了从问题分析、系统建模、计算实现,一直到实验结果评估的整个实验研究过程。每个案例基于一种建模工具或编程语言,详细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步骤。通过本书介绍的案例分析,读者可以运用所学的技能,结合需要研究的社会现实问题,独立完成计算实验研究的过程,书写实验报告书,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学术论文。
本书尝试跳出“校长作为专业人员”的角色定位,从更为宽广的“社会人”视角出发理解校长工作。校长工作被视为一个积极的自我实现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它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本书将校长的专业状态同他们的生活状态、生存条件放在一起加以审视。一个朴素的观点是,只有同时关注校长的“七情六欲”和生存境遇,从生命意义和生态系统的高度出发,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专业状态。书中所构建的“测评指标体系”,能够为校长选拔、培养和评价服务。
《江苏近代手工业艺人从业状况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以综述报告的形式对江苏近现代手工业艺人从业状况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主要围绕:江苏近现代手工艺人的来源与构成、传承与工巧;手工艺人的生存状况、依赖与生存;手工艺人与手艺相传、生存的竞争与江苏近代社会,以及手工艺人群体的近代化问题和手工业及其艺人的现状及其未来生存的内容进行阐述。举要内容如下:本课题下篇是专题研究,计有:陈筱娇《金陵刻经处雕版印刷技艺传承研究》、唐雅敏《晚清吴地乡土艺人行会组织机制与作用研究》、杨晓枝《近代苏州丝织手工行业管理状况及相关制度研究》、贺丹《手艺的坚守——南京秦淮灯彩世家手艺传授方式考察与探究》、陆培亚《如皋风筝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郭氏风筝”为例》等,既有“宏观史学”的全方位考察,又有微观史学的
本书系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之一种。该书以清代、民国时期塔里木盆地的和田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业开发对塔里木地区生态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大国。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地球上的各种地貌,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它的类型。因此地域之间的极大差异,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特色。要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对国情、地情没有深刻的了解,就不可制定出科学的政策,否则不仅会遇到种种困难,还可能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本丛书的编写,就想解剖几个典型地区,以求从中能得到一点启示。虽然上述五个地区还难以覆盖全国,但有其的代表性,则是可以肯定的。
一本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教学参考书,以往的理论手册通常都按思想家和学派分人头叙述,主要侧重介绍,本书写法和编排独特。从不同的传统切入分析,包括了学术传统、国别传统、知识传统、主题和叙述、全球视角等五大部分。分别请各个领域的专家撰写文章梳理社会理论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重要理念。其中国别传统中尤其提到了社会理论中的意大利、西班牙、北欧、中东欧等地域的学术发展,意大利部分强调了社会理论与马基雅维里等古典理论家的学术关联,而中东欧社会理论的进展最近几年逐渐收到学界的密切关注,许多中东欧国家的社会理论研究因其社会背景与中国的相似性,对中国学界更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