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懋可纵横于中国农业史、社会史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使他在这部拓荒性著作的撰写中左右呼应、水到渠成。在这部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中国4000年来的经济、社会、政治制度、观念、知识和表达方式,与所在的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土壤、水、植物、动物之间既互利共生又竞争冲突的漫长历史故事。书的靠前部分讨论了大象南撤、森林破坏、战争、水利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勾画出中国环境史的“一幅总图”;第二部分选择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和河北遵化三个典型地区的个案,用“特写镜头”对“总图”进行细化和强化,具有浓厚的经济一社会史色彩;第三部分以“大自然的启示”、“科学与万物生灵”、“帝国信条与个人观点”三章考察了中国历目前的环境观念
本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着重述了发酵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参数控制,较详细地叙述了发酵产物的生物合成、发酵动力学和参数控制的原理,也适当介绍了现代发酵中的工程菌发酵、计算机控制等有关问题。分论部分叙述了与药物有关的抗生素、维生素、甾类等各类发酵产品的产生菌和发酵的有关问题。 本书可作为物制药专业和有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抗生素工厂或其他微生物发酵工厂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介绍了碳化硅纤维的现状与发展、制备与工艺、结构和性能等。全书共分7章,包括绪论‘高性能碳化硅纤维的先驱体,碳化硅纤维先驱体的流变性能,碳化硅基纤维制备的关键工艺,碳化硅基纤维的微结构与性能演变,吸波型碳化硅基纤维,聚碳化硅转化制备连续氮化硅纤维。
本书系统介绍了土壤和固体废物中污染物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对近年土壤、沉积物和固体废物介质中广为关注的常规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了介绍,分析方法中包括样品采集、前处理、分析测试、质量控制与保证、数据处理等分析的全过程。本书可供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监测、分析测试等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内容关注社会与社会控制,关注其如何被维持,如何被认识,如何受到挑战等,全书探讨了社会公共生活和组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仪式,惯例和观念。
本书收集整理了包括美国、荷兰、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欧盟、北大西洋和东大西洋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OSPAR)等国际组织筛选评估、监测和处理的化学污染物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并对我国先后出现的不同层次的污染物名单做了系统性描述,指出了我国在污染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制定环境化学污染物名录的意义、指导原则和方法途径。 本书文献资料丰富,可以为各级环境管理和监测部门制定相关法规和监测规范提供参考,也可以为从事环境毒理、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的科学研究人员提供翔实的资料和方法。本书也适合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