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中下游淡水湖泊群》是作者历经长期的湖泊科研实践,在广泛汲取业已出版问世的上述专著成果的基础上,以江淮中下游平源湖泊总体为对象而撰写的一部系统性、综合性专著。其重点在于阐述本区湖泊分布的地域特征及江(河)湖相互作用下的湖泊演变过程与机理,湖泊的主要功能与效应及历史时期湖泊资源开发利用评述,进而对新中国成立后湖泊资源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辩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人与湖泊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及湖?白开发利用与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湖泊整治的应对之策;最后以洞庭湖为实例,就湖泊生态功能保护规划的编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概略剖析。
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及相关理论问题备受外学界关注。在研究历史环境变迁的基础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治理环境危机的历史经验及措施,是《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的目的及要旨。从多学科视角、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全面探讨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环境的变迁,是《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的主要研究路径。 《道法自然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视角和路径》在深化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环境史、边疆史乃至中国环境史、世界环境史领域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对现阶段提高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的能力、强化西南乃至中国生态恢复及重建的能力和技术手段、促进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资鉴价值。
环境作为新型有机污染物可对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相比水体常规污染物具备完善的监控管理措施,水环境中环境类污染物研究和管控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全面开展长江流域重庆段的环境调查工作,掌握长江流域重庆段环境的污染现状,了解环境的环境风险,识别风险区域、提出管控对策是响应国家和重庆市的政策要求,是支撑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手段,也是确保水环境安全、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需求。 《长江流域重庆段环境类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价》共8章,章首先介绍了环境类化学品的概况,分析了长江流域重庆段环境类化学品风险管理的技术需求。第2章系统介绍了流域环境类化学品风险管理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第3章叙述了环境类化学品的监测方法,为第4章开展水体潜在环境类化学品的全扫描筛查,及第5章开展水体和沉积物中重点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案例研究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理论与实践丛书》的一个分册,从理论到实际、从基础到应用、从分类到综合、从实物到价值,采用国家分期试点编制案例讲解的形式,以承德市和宽城满族自治县为例,以自然资源资产与负债的存量、流量核算为目标,以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为对象,全面阐述如何整合资源属性、资源利用过程、资源数量和质量变化信息,如何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实物型和价值型的存量与流量账户,有利于形象、深入地了解如何构建适宜于我国实际情况的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对国家和地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探索与实践、示范与推广有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