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华夏民族屡屡从废墟重建文明的"天书" 宋朝是中国文化的极点,宋朝建筑学集大成者《营造法式》,被史家称为"天书"。一方面指其难懂,二方面喻指读懂了可造出天堂。梁思成先生从父亲梁启超处获赠此书,发誓要读懂并让别人也能读懂。本书完全保留梁先生多年研究所作的注释、解说以及手绘图,并新增全本译文以及图文并茂的知识小链接。曾经连大学教授都挠头难读的"天书",现在人人都能读懂了。
《中国盾构》由陈馈,王江卡,周蓓主编
本书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详细讲解了西门子S7-200 SMART系列PLC的基础与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共10章,主要介绍了PLC的基本概况、S7-200 SMART PLC的硬件、S7-200 SMART PLC编程基础、S7-200 SMART PLC基本指令的使用及应用实例、S7-200 SMART PLC功能指令的使用及应用实例、数字量控制系统梯形图的设计方法、模拟量功能与PID控制、S7-200 SMART PLC的通信与网络、HMI与变频器、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实例等内容。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实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强,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对有一定PLC基础知识的读者也会有很大帮助。本书既可作为电气控制领域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本科院校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控制等专业的参考书。
《全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金考卷 .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由 天明教育造价师资格考试研究组编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电力行业》为依据,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现场实用知识与操作技能,并辅以工程实例。 本书共十四章,主要内容有静电场、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电磁与电磁感应、电容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电路的过渡过程、磁路和铁心线圈、电工测量仪表、电子技术基础、电工的应用、电工安全用电等。 为了便于自学、培训和考核,各章均有大量有代表性例题、复习题及解答,文后还附有试卷。 本书适用水力、火力发电厂、供用电、城镇(农村)工矿企业、电力排灌站、火力(水力)建设和电力机械修造等部门各专业各个工种的初、中、高级工、技师培训考核使用,也适用于其他有关人员学习。
《全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金考卷.建设工程计价》由天明教育造价师资格考试研究组编
《全国一级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金考卷.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水利工程》由天明教育造价师资格考试研究组编
《中国盾构》由陈馈,王江卡,周蓓主编
有这样一些工程被誉为“超级工程”,它们通常规模宏大、技术复杂-般应用多项突破性的科学技术,而且在所建造的时代,它们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超级工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甚至成为一个国家国力强盛的标志影响深远。如今,中国的“超级工程”,因其建设的难度大、速度快、科技含量高,已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为了把这些体现中国人智慧的“超级工程”展现给广大的小读者,“中国超级工程丛书”编著团队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的视角出发,从专业的工程建设信息中筛选出小读者感兴趣的知识点,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感受“超级工程”的震撼,了解这些了不起的工程背后的有趣故事。读以致用、读以致知、读以修为、读以致乐,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之旅,小读者可以了解当今中国先进的制造业、设计水平、无与伦比的施工效率,以及高性价
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即便是在“七七事变”后艰难困苦的流徙岁月,他也从未放弃。梁先生基于调查写成的《中国建筑史》是由中国人自己书写的本民族建筑史,它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本书汇聚多位消防工程领域工作者的多年教学、科研及实践经验,以新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近年来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的学科发展和新技术应用编写而成,力求将消防科学同具体消防问题有效结合,既注重提高消防科学相关的理论水平,又注重解决消防工程的实际问题。全书共分十六章,主要内容包括电气消防系统概述,电气发热,电气火灾原因分析,电气绝缘材料的阻燃措施,常用电气装置防火措施,各类民用建筑场所电气防火与火灾疏散,电气装置防火安全检测,雷电防护与接地,静电防护,灭火器的选择配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防灾与减灾系统,电气防爆,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的调试、验收与维护,电气火灾的扑救及火灾事故的处理等。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迅速提升,各种各样的电网工程新技术的实现,使其在完善电网工程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增加着电网工程的竞争激烈度。《电力系统运行理论与应用实践》主要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基本信息、电力系统运行理论与应用实践、电力工程BIM技术的应用,同时对电力运行的风险辨识管理与电力运行的实践操作进行了分析,其次着重强调了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实践与基本理论。希望通过本书可以给从事电网工程与电力工程技术建设与智能电网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