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本图鉴记载中国大型菌物资源 509 属 1 819 种, 根据形态特征共划分十大类群:大型子囊菌 196 种,胶质菌 21 种,珊瑚菌 47 种,多孔菌、齿菌及革菌 637 种,鸡油菌(含钉菇类) 11 种,伞菌 653 种,牛肝菌 130 种,腹菌 75 种,作物大型病原真菌 16 种和大型黏菌 33 种。其中以中国为模式产地的有 370 种(约占全书所载种类的 1/5 ),本书作者首次发现并已发表的有 260 多种(约占全书所载种类的 1/7 ),而且不少种类为中国或东亚特有种。本图鉴所载种类均以中国资源与图片为依据,并经过严谨的分类学考证,因此,较为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大型菌物资源的实际情况。 本图鉴所载种类均配有宏观形态和(或)生境彩色照片,以及主要宏观形态特征、显微结构特征、生态习性、经济用途(食用性
《广东植物图鉴》的编撰,拟分上下两册出版,共精选出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维管束植物彩色图片7000多张,含近300科,1938属,6160种(含亚种、变种),约占广东维管植物总种数的85%,其中蕨类植物54科,133属,种416;裸子植物10科,31属, 62种;被子植物236科,1774属,5637种。为节省篇幅,方便使用,图谱力求简明扼要,每种植物仅记载了中名、学名,以及所属科、属名称。科的排列,蕨类植物按秦仁昌1978年系统,裸子植物按郑万钧1975年系统,被子植物按哈钦松1934年系统;科内属、种则按拉丁字母顺序排列。书后附有科、属名称索引。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也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本书是作者研究团队30多年研究工作的积累,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采用生态学的理论和土壤科学的方法,以总结黑土研究的主要成果为目的,以论述黑土生态过程为主线,系统阐述了黑土的形成,黑土的分类及其形态特征,黑土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长期施肥对黑土肥力的演变规律,黑土有机质平衡理论与应用,黑土养分管理与高效利用,黑土耕地地力评价,作物适宜性评价,黑土区粮食生产能力,黑土保护机械及农化产品,黑土培肥改良关键技术与模式,障碍土壤培肥改良技术与模式,肥沃耕层构建,黑土可持续发展战略。力求使读者对黑土生态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以此推动全社会对黑土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确保在中国未来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册第三版)》集成了21世纪以来中国植物保护科技发展成果,反映了当今中国植物保护科技事业发展的概貌,展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技发展策略与方向。尤其突出在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与可持续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中册第三版)》的内容更为全面、系统、丰富。
本书是一本享有极高国际声誉的园艺百科全书,共分为两部分:“营建花园”和“养护花园”,部分主要是园艺规划和种植栽培,章为“花园的规划和设计”,帮助你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花园,然后分章介绍了观赏乔木、观赏灌木、攀援植物、月季蔷薇类植物、宿根植物、一二年生植物、球根植物、香草、水果、蔬菜等各类植物的种植、修剪、繁殖及土壤方面的知识;第二部分教你如何选择种植设备和材料,把植物置于合适的环境中,在进行花园维护时所需要的工具,以及如何快速判定疾病征兆并控制上百种昆虫。 你不可错过本书的几宗“最”: 1. 最详尽的信息:全面涵盖花园设计、园艺技术、植物选择和栽培、病虫害治理,信息详细程度无与伦比。 2. 进的技术:与《DK 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并驾齐驱,全新第四版更有更新的逐步技术、植物名录、从
《荷莲中国 荷花你在哪里?》洋洋洒洒地记载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寻荷点,无论旅游爱好者,还是摄影发烧友,或是科研工作者,都能给你很清晰的指引!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丝丝缕缕记录了作者的体验和感悟。即使你未能亲自去实地,但也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