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十三章,主要介绍了生态农业道路的必然性、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体系、生态农业模式(一元产业模式、二元产业模式、多元产业模式、克服逆境模式)、生态农业技术(节水节能技术、废弃物利用技术、营养供给技术、病虫害控制技术)、生态农业的流域模式布局和生态农业的管理等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本书可作为农业、生态领域研究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农业、生态与环境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
《中国农区杂草识别图册》共收录111科、573属、1246种杂草的彩色形态图片5170余帧。本图册具有图像直观、实用的特点,可供基层广大植保技术人员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使用。
《浙江省常见树种彩色图鉴》从浙江1400余种木本植物中筛选出381个常见树种(主种)和550个附种介绍给读者。每个主种均配有精美的彩色照片,同时给出中名、拉丁学名、科名、属名、保护等级及其形态、分布、特性等文字描述,还有相近种检索表和附种图片等内容。 《浙江省常见树种彩色图鉴》图文并茂、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可供林业、园林、环境保护等部门工作者,植物专业师生,花木种植经营者,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考。
本书以作者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在中国科学院做博士后期间完成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为基础撰写而成,主要介绍了与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有关的内容。全书分为两部分,篇覆盖条件下田间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以麦秸覆盖条件下的田问试验数据为基础,阐述了土壤水分运动数值模拟及其有关内容;第二篇长江河口地区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及动态预测,结合三峡工程对下游河口地区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论述了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及其有关内容。
《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 苹果》组织苹果产业技术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承担了该书的编写任务。《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 苹果》在编写时,按照《中国果树科学与实践》全套书的总体要求,以苹果产业技术为主线,针对我国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重要技术问题,梳理、确定了若干主题,按照“总结过去、分析现状、着眼未来”的基本思路,以应用性研究层面的重要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为主要论述内容,在对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着重对近年来的技术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编写的内容力求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以期对未来技术发展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150种保鲜剂配方与制作》选取保鲜剂产品158种,涉及配方约300个。每种产品包括特性、用途、用法、配方、制作及注意事项。所选品种及配方力求环保、健康、经济,制作方法简便、安全。 《150种保鲜剂配方与制作》供精细化工、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行业人员使用。
《土壤修复技术方法与应用(第2辑)》由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编译,本书与《土壤修复技术方法与应用(辑)》为系列译著,是一本介绍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实例的专业书籍,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适合从事土壤环境管理、科学研究及土壤修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需要,也可供普通读者阅读。第二辑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的特性、环境行为、污染风险的表征与修复治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应对和处理地下水污染的不同策略和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污染土壤反应墙修复技术的工作原理、设计与应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