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元春文集(土壤卷)(精)》选入了包括作者石元春58年前的研究生论文在内的42篇文章,按内容分《土壤学篇》、《盐渍土及改良篇》和《水土资源与环境篇》。卷內有作者在《地学综合体》、《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现代资源环境现》等方面的心得。
本书以中微量元素肥料为主线,兼顾大量元素、有益元素、环境保护、植物营养、平衡施肥、腐植酸肥料、氨基酸肥料、生态肥料等新型肥料的推介。从植物营养和生态农业入手,系统地介绍植物的中微量元素营养,植物、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形态及我国土壤、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针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对土壤重金属、农药、化肥污染状况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科学可行的防治补救措施;对生物有机无机生态肥,腐植酸、氨基酸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及有益元素肥料也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甘孜州生态优越,地形地貌复杂,野生蔬菜资源极其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我们对实地考察的野生蔬菜资源进行收集,并整理成册。 《甘孜州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介绍了甘孜州的野生蔬菜资源种类、分布及食用功能,并对野菜分布区的土壤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甘孜州野生蔬菜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方法。为了便于开发利用野生蔬菜资源,书中对甘孜州常见的有毒植物单独列出,以便识别,防止误食。同时还对可利用的野菜的驯化栽培技术进行了叙述。
本书对乡村振兴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规划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梳理,对外乡村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围绕着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结合规划编制的通用框架,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推进路径、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工程与投资估算、规划实施措施等7个方面,对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提出了典型规划案例;对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进行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典型村庄规划编制的方法。
《杂交高粱遗传改良》从杂交高粱的来源和发展开始,全面介绍了杂交高粱遗传改良的成果和成就。全书17章,分别论述了杂交高粱遗传改良的理论基础、主要性状遗传,优势利用的途径、亲本系创造及杂交种选配、配合力育种、群体改良、优势固定,遗传资源,产量、品质、抗旱、抗病虫等性状改良,生物技术、配套技术及产业化等。此外,还附录了我国主要高梁杂交种简介、主要高粱杂交种制种播期调节、部分高粱遗传资源对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育性表现等。 《杂交高粱遗传改良》全面、系统、翔实地叙述了外杂交高梁遗传改良的成就、成果、经验、做法和规律,有助于中国高粱学者很好地了解杂交高粱遗传改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杂交高粱遗传改良》适于农业科技工作者,大、中院校师生等。
《农业病虫草害原色图解系列图书》全套共4册,分别为《农作物病虫草害原色图解》《果树病虫草害原色图解》《蔬菜病虫草害原色图解》《植保技术服务原色图解》。该套图书内容经过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研究比较,书中所描述的病虫草害均是发生比较严重、生产上需要重点考虑的防治对象;同时对这些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分生育时期介绍了综合防治方法;书中配有病虫草害田间发生与为害症状原色图片,图片清晰、典型,易于田间识别对照。 《蔬菜病虫草害原色图解》收集了26种蔬菜上的300多种重要病虫草害,对每种蔬菜上重要病虫草害发生的各个阶段症状特征进行了描述,对部分常见但不是特别重要的病虫草害列出了识别症状与防治方法;针对生产上重点发生的病虫草害,不仅介绍了其不同发生程度时的施药防治
本书收录了我国主要野菜220种,并对它们的识别特征、营养成分、药用功效、食用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每种野菜均配有实地拍摄的形态鉴别彩色图片。还提供了96种野菜菜肴成品图片、各种野菜采集时间表和野菜名称索引,方便读者鉴别和制作野菜。本书可供广大野菜爱好者及野菜开发部门、食品烹饪部门、宾馆饭店、教学及科研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主要介绍改革开放40年来内蒙古草原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预测预报、绿色防控的技术及取得的成效、成果和成绩,总结过去的经验,展望美好的草原植保事业未来,内容包括内蒙古草原有害生物现状及草原主要有害生物及应对方案。
为切实提高对外农业投资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自2013年起,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在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的指导和支持下,启动了企业对外农业投资合作信息采集工作(以下简称信息采集),在全国范围内(不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及港、澳、台地区)开展了信息采集。2019年度的分析报告总体回顾了截至 2018年年底中国企业对外农业投资的情况,系统梳理并分析了投资国别(地区)、省份分布及行业特征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