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兵编著的《复合肥料配方制订原理与实践》从 复合肥生产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贯穿复合肥生产 产前、产中、产后的农化服务体系。在产前过程中, 系统探讨了区域配方和作物专用复合肥配方制订的主 要方法,包括15-15-15延伸法、化肥区划法,采取了 独创的适合企业特色的“4 x”试验设计对配方进行 筛选调整;在配方的工业化过程中,重点研究配方的 安全性和经济性,如物理化学性质的控制,填料的选 择,工艺选择,微量元素及肥料增效剂的添加;在产 后的推广应用中,采取等量、不等量、等价等灵活的 示范设计,突出配方肥的增产、增收效果,通过建立 农化服务专家网、培训网、试验示范网、测土施 肥网等技术普及手段,使配方肥尽快地为农户所接受 。 《复合肥料配方制订原理与实践》可供配方肥料 生产企业使用,也可为农
本书全面系统叙述了甜高粱的起源和传播;外甜高粱生产概况及利用价值;甜高粱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甜高粱生长发育阶段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甜高粱遗传、品种遗传改良、良种繁育技术、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甜高粱制糖、加工乙醇、造酒及其工艺等。
《作物产量:生理学及形成过程》一书是为那些正在试图更好地理解作物的活动,尤其是作物形成对人类有价值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人们准备的。撰稿人都是不同研究领域内世界知名专家,他们分别从事特定的、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纤维等重要农作物有关生产过程的研究。 当今世界人口正在持续增长,21世纪中叶将会达到高峰并稳定下来。关于达到高峰时的人口水平有许多争论,大多数人估计在100亿人以内。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亿人的食物安全还得不到保障。 过去的50年间,农业研究领域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使得世界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大约2.5倍。考虑到新增人口对食物的需求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在未来的50年农业研究者必须重复这一成就。
《葡萄遗传育种与基因组学》以葡萄遗传育种与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成果为基础,阐述了葡萄遗传育种的理论、实践性成果以及葡萄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内容。全书共分9章,对葡萄的植物学分类与品种分类、重要性状遗传特点、种质资源研究、育种方法与进展、转基因、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葡萄遗传育种与基因组学》是我国部关于葡萄遗传育种与基因组学的著作,可为果树工作者以及对果树遗传育种与基因组学研究感兴趣的科技人员提供参考。
《储藏物甲虫彩色图鉴》主要内容:植物检疫是保护我国农、林、牧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就虫害而言,种类繁多,而且因地区而异,一旦入侵,往往对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储藏物害虫是危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害虫类群,经济意义十分重大,是植物检疫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害虫类群。《储藏物甲虫彩色图鉴》记述了储藏物甲虫34科315种和亚种,包括具有经济重要性和检疫重要性的种以及常见种。对于无分布且具有检疫重要性的种则给与限度的收集,这对于植物检疫工作尤为重要。凡图鉴中介绍的种,除银合欢豆象之外均包括在上述两本专著中。书中在科的特征描述之后种检索表或某些种和属的检索表。有的属包括的种较多,又进一步提供属的种检索表。
永续农业关注科学设计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环境,是关于人类居住土地的哲学思考。这本《永续农业概论》是澳大利草根学者比尔·莫利森对其长期观察、实践和实现再生产永续发展农庄社区理念的经验总结。本书中包含的话题有:节能的区段分析、规划和设计方法;温带、干旱地带和热带地区房屋的安置和设计;都市永续农业:庭院布局、土地获得和社区系统;篱笆、棚架、温室和树阴房的利用;鸡和猪的饲料系统,林木作物、木场地与家畜的整合;温带、干旱地带和热带气候下的果树园和家庭造林地:永续农业庭院节能设计和技术;如何影响房子和庭院周围的微气候;大量可选择的植物种类的名录,包括气候耐受度、高度和用途。
本书是一部编者从事玉米新品种遗传育种工作近30年来,将玉米遗传学、生理生化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实际玉米育种的具体研究方法、技术、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玉米新自交系的选育理论、途径、技术、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新杂交种的筛选和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的专著。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新颖,可供农业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与使用。
本书是一部编者从事玉米新品种遗传育种工作近30年来,将玉米遗传学、生理生化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实际玉米育种的具体研究方法、技术、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玉米新自交系的选育理论、途径、技术、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新杂交种的筛选和鉴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的专著。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内容翔实、新颖,可供农业科技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与使用。
荔枝原产中国,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热带南亚热带特产水果,其色、香、味,享有“岭南果王”和“果中珍品”的美誉,深受外消费者的喜爱。而你们手上的这本《荔枝良种及栽培技术》是《新农村建设丛书》之一。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荔枝生产的重要性与经济价值,荔枝的生物学特性与优良品种,荔枝优质栽培技术,荔枝栽培新技术,荔枝病虫害防治以及荔枝采收、贮藏保鲜与加工。
《中国古农书集粹》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基础,从先秦至清代的2000多部农业典籍中, 次系统地精选152种结集影印出版,每种均附有提要,填补了目前中国农业文 献集成方面的空白。这些农书汇集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精华,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在类别上有综合类、时令占候类、农具 类、土壤耕作类、大田作物类、园艺作物类、竹木茶类、植物保护类、畜牧兽医类等等。本书为园艺作物类一 ,收录《二如亭群芳谱》。
为了加大农业标准的宣贯力度,扩大标准汇编本的影响,满足和方便读者的需要,在总结以往出版经验的基础上策划了《中国农业行业标准汇编(2023)》。本次汇编对2021年出版的415项农业标准进行了专业细分与组合,根据专业不同分为种植业、畜牧兽医、植保、农机、综合和水产6个分册。 本书为《中国农业行业标准汇编(2023种植业分册)/中国农业标准经典收藏系列》收录了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鉴定技术规程、采收储运技术规范、品种试验规范、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要求、种质资源描述规范、等级规格等方面的农业标准,并在书后附有2021年发布的标准公告供参考。
为了加大农业标准的宣贯力度,扩大标准汇编本的影响,满足和方便读者的需要,我们在总结以往出版经验的基础上策划了《综合性行业标准汇编(2025)》。本书收录了2023年发布的绿色食品、土壤肥料、农机、农产品加工、能源、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农业标准78项,并在书后附有2023年发布的3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中国花生遗传育种学(精)》(作者禹山林)分四篇二十五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花生遗传育种的理论以及外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当今花生育种研究的进展。《中国花生遗传育种学(精)》篇花生遗传学,详细介绍了花生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性、生育期与休眠性的遗传特性,以及性状的相关分析和连锁遗传、细胞遗传和分子遗传的科研成果。第二篇花生育种方法,逐一介绍了花生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分子育种等各种育种方法的特点及运用。第三篇花生特定目标育种,则针对我国花生生产区域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介绍了花生育种目标的制定、高产育种、品质育种、早熟育种、抗旱育种、耐涝与耐荫育种、抗病育种、抗虫育种和作为饲料作物和地被植物的育种。第四篇品种审(鉴、认)定与种子生产
以个人独力撰写综合性的农史,本书是一个开端。中国农学史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本书在绪论之下分编展开叙述,即是缀好的说明。作者从中国传统农学体系自身的特点入手,结合各自时代背景,详细介绍了中国农学史的发展与演变。而穿插于行文中的许多考证,则具有颇高的学术价值。书中另一特色是对地方性农书的介绍和分析较为详细深入.因为农业说到底是地域性鲜明的产业,综合性豹农学正是建立在地域性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