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智远主编的《中国蔬菜育种学(精)》内容由总论和各论两篇组成。总论部分概要论述了中国蔬菜育种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育种目标,以及技术途径与创新育种方法、良种繁育、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等基础理论与知识;各论部分较详细地介绍白菜、甘蓝、番茄、萝卜等30余种蔬菜作物的育种概况和育成品种、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与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目标与主要鉴定方法、育种途径和实例及良种繁育技术等。
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种子生理学著作,也是一部种子生理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成果汇编。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生理研究组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取得的成绩与重要进展。全书共分:综论,种子生命力的控制,种子超干燥贮藏,种子休眠与萌发,种子吸胀冷害与渗透调控及种子活力与生活力六篇;并着重突出有关种子超干燥贮藏保存种质,种子吸胀冷害与渗透调控和种子活力等内容,这是当今种子生理学的新兴热点,体现其在关键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进展。本书将有助于种子生理学、种子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创新。 本书可供种子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种子生理研究和种子检验工作者参考,也可供植物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书包括干燥理论和干燥技术两个方面。在千燥理论方面介绍了农产品干燥机理,特性及干燥过程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在干燥技术方面,介绍了农产品的微波,真空冷冻及热泵干燥的工艺及典型设备,并重点说明了果蔬、鲜花和牧草的干燥方法。本书注重引入农产品干燥的研究成果,提供研究动态,有助于读者开阔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可供农产品及食品加工领域的科研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蚕丝业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远胜人们熟知的中国古代发明。自古农桑齐名,为中华民族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蚕丝之光”曾普照欧亚。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明与进步,建立了不朽功勋。 日本明治维新,以蚕丝业为其主要经济支柱,大力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了现今蚕丝业的基本技术体系,被誉为日本的功勋产业。近半个世纪以来,日本蚕丝业日趋衰微,已难见昔日光辉。 本书旨在介绍蚕业科技领域一些基础性的新近研究,内容包含了蚕的发生、生长发育、营养生态、病原病理、遗传与遗传工程、基因组研究、蚕丝与丝蛋白的结构、性能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录蚕基因的符号、名称和表现型。以供从事蚕丝研究的科技人员和教师参考
内容包括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遗传规律、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的数目变异、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数量性状的遗传、近亲繁殖和优势、细胞质遗传、群体遗传等十三章。 遗传育种学是为农科种植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分遗传学和育种学上下两篇,上篇为遗传学,下篇为育种学。 育种学部分内容包括育种与农业生产、育种目标、种质资源、植物的繁殖方式、引种和训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回交育种、远缘杂交及倍性育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在植物种中的应用、品种审定和推广、计算机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等十二章。 遗传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遗传育种学又是实验科学,其发生与发展依赖于实验和实践,所以实验指导也附于各篇末。 本课程教
《落叶果树介壳虫及其天敌昆虫原色图谱》在“苹果园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研究成果基础上,参考有关专著和论文,结合几十年实践,发现在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樱桃、葡萄、柿、石榴、枣、核桃、猕猴桃等果树上发生的主要介壳虫有12种,并对这12种介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逐一进行试验研究,首次提出在果实采摘后消灭越冬前害虫的防治策略。《落叶果树介壳虫及其天敌昆虫原色图谱》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基本反映了在介壳虫研究和推广应用方面的新成果,可供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参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以其色鲜味美、品种多样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随着设施蔬菜的发展为蔬菜的周年生产供应提供了可能。要实现蔬菜的周年生产供应,搞好蔬菜育苗是前提和基础,俗话说“好苗半季产”,这充分体现了育苗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设施栽培蔬菜都需要育苗,特别是蔬菜反季节栽培,为了确保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成功,一般是尽可能地将最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的时段安排在蔬菜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生长阶段,将蔬菜的苗期安排在外界条件条件相对恶劣的时段,这不是说蔬菜育苗不重要,而是充分说明了蔬菜育苗的重要性。蔬菜育苗不仅节省了土地,而且缩短了蔬菜在田间生育期,有利于茬口配套和安排。蔬菜育苗有利于将蔬菜苗在个体发育的前期,利用个体小的特点在小范围内集中管理,不仅节约能源和成本,而且能够培育
动物营养学对于饲料工业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二者的结合点即为应用动物营养学。本书是外动物营养领域的资深专家就饲料工业与动物营养领域结合较为紧密的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力求做到研究前沿和实际应用的结合。 动物营养和实际生产应用结合点产生巨大的生产力。本书对这些结合加以剖析,对于加快动物营养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提供平台,力争突破科技和应用可行性之间的障碍,有效地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
贾思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编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我国古代“农书”之一,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 本书为其译注本,适合农业相关读者以及古籍爱好者阅读。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名著。本书共十卷,详细记述了古代农副业生产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几乎囊括了古代农家经营活动的内容,堪称为一部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百科全书。缪启愉先生是研究《齐民要术》的学者,与其子缪桂龙一起对《齐民要术》作了全
本书是一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技著作。内容涉及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包括我国北部春麦区、东北春麦区、西北春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重点介绍多年来特别是“八五”和“九五”以来在华北地区范围内,小麦育种和栽培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生产成就。以小麦育种、耕作栽培为主要撰写内容。与之有机衔接的还有小麦起源、演化与分布,华北小麦布局与生产,生长发育与环境,籽粒品质,环境胁迫、生物胁迫与对策,种子繁殖与检验等内容。由十二章和两个附录组成本书的体系。书的内容主要依作者们各自的研究资料写成。书后的大量参考文献既是有关内容的写作参考依据,也为读者提供了有益信息。写作中在引用别人的资料、数据或图表时,均注明出处。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小麦科研工作者和农业院校有关专